廣州白雲機場客流量最大,上海機場營收最高。但要說賺錢的路子,還得看海南機場

來源:出行一客

文 | 鄧霞

編輯 | 王靜儀

2023年,擺脫疫情的陰影,出入機場的旅客人數明顯增多,民航業穩步復甦。

誰是中國機場之最?出行一客(ID:carcaijing)從機場客流和財務表現兩個維度出發,對幾大機場進行分析。

據不完全統計,上市機場公司主要有廈門機場(600897.SH)、海南機場(600515.SH)、深圳機場(000089.SZ)、白雲機場(600004.SH)、上海機場(600009.SH)、首都機場(00694.HK)六家。

六家上市公司,七大機場(上海機場包括浦東和虹橋兩場),誰年頭忙到年尾,誰悶聲賺大錢?

先說結論:2023年,最繁忙的機場依舊是廣州白雲機場,旅客吞吐量達6317萬人次,航班起降量達45.61萬架次,客流量四年蟬聯中國第一。

而說最賺錢,手握浦東機場和虹橋機場的上海機場,毫無懸念地拔得頭籌,憑藉前三季度79.21億元的營業收入,91.81%的同比增速遙遙領先。

海南機場也不遑多讓,靠着房地產業務、酒店業務、物業管理業務等“副業”,賺得盆滿鉢滿,前三季度歸母淨利潤錄得7.9億元人民幣,遠高於其他機場。

但本次分析具有一定的侷限性:上市機場公司並不完全等同於機場本身(例如海南機場公司旗下除三亞鳳凰機場,還有其他幾家小型機場),機場的財務表現也無法完全體現一個機場的綜合實力與整體表現。

01

廣州白雲:客運量最大

2023年,廣州白雲機場旅客吞吐量爲6317萬人次,航班起降量爲46萬架次,第四次奪得全國客運第一的冠軍。

緊隨其後的是上海浦東機場與北京首都機場,2023年旅客吞吐量分別達5425萬人次和5288萬人次,與冠軍的差距顯著。

廣州白雲機場的客流量最高,賺錢能力也自然不弱。業績預告顯示,2023年,白雲機場扭虧爲盈,預計年度歸母淨利潤爲4.38億元至5.36億元。

2023年廣州白雲機場再度奪得第一,這得利於白雲機場在疫情放開後的迅速反應和積極動作。2023年1月8日,白雲機場迎接首個入境“免隔離”航班;中國試點恢復旅行社出境團隊旅遊業務後,2月5日白雲機場又送出首個出境遊旅行團。

在迎來送往中,白雲機場率先從疫情的陰影中走出,單日國內客流量最高超22萬人次,創造歷史新記錄。

但白雲機場能連續四年穩坐“最繁忙機場”的寶座,關鍵並不僅僅在於此。

首先,廣州本身的高流量就給了白雲機場一個高起點。據廣州市政府報告披露,2023年廣州市全市接待遊客2.3億人次。就在剛過去不久的三天元旦假期,廣州累計接待市民遊客達589.3萬人次。與之相比,今年“火到發紫”的哈爾濱,同期累計接待遊客也不過304萬人次。

其次,白雲機場是廣州現有的唯一機場——北京有首都和大興、上海有浦東和虹橋、成都有雙流和天府。而廣州,只有白雲。

事實上,在2019年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正式投入運營前,北京首都機場才一直是中國客流量最大的機場。在首都機場被大興機場分流後,廣州白雲機場便順勢而上,當上了“榜一大哥”。

如果以城市爲單位,廣州尚且稱不上“航空第一城”。

根據出行一客(ID:carcaijing)統計,排名第一的是上海,2023年浦東機場與虹橋機場累計旅客吞吐量爲9675萬人次。其次是北京,首都機場和大興機場兩場合計運輸旅客9228萬人次。

第三是目前並未有機場公司上市的成都。成都機場日前宣佈,成都國際航空樞紐旅客吞吐量突破7000萬人次大關,在中國內地城市中次於北京、上海。這樣算來,廣州連前三都沒排進去。

但目前廣州的第二機場也正在穩步推進中,之後北上廣蓉都會進入雙機場時代。

2020年,廣東發改委在回覆網友提問時宣佈,位於佛山高明的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將主要用來承擔廣州白雲機場國際航空樞紐的輔助功能。

據瞭解,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預計在2025年底完成主體工程建設。建成後,預計近期(2035年)旅客吞吐量將達到3000萬人次,遠期(2050年)達到5000萬人次。

中山大學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教授鄭天祥指出,廣州是前往“一帶一路”、東南亞以及歐洲的門戶,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既符合國家提出的珠東向珠西均衡發展,也能形成“雙龍出海”的格局。

02

上海機場:營收最高

在中國,機場的營業收入主要分爲兩部分:航空性收入和非航空性收入。

航空性業務指與飛機、旅客及貨物服務直接關聯的基礎性業務,包括貨站貨服收入、地勤業務收入等;在主業基礎上,衍生出來各類副業,包括機場商業、辦公室租賃、停車場酒店、免稅收入等都屬於非航空性業務。

機場做的是流量生意,客流量的高低,可以說直接決定了一家機場公司的營業收入高低。

上海是中國旅客吞吐量最大的航空樞紐城市,毫不令人意外,擁有虹橋機場和浦東機場的上市公司上海機場,營收在六家上市公司中排名第一。

2023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錄得79.2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91.81%,歸母淨利潤爲4.97億元,去年同期虧損21.03億元。

緊隨其後的是廣州白雲機場,2023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爲46.07億元,同比增長39%;歸母淨利潤爲2.7億元,上年同期爲-6.3億元。

而北京首都機場由於單獨在港上市,披露的客流量和營業收入都未將大興國際機場計入在內,營業收入2023年前三季度爲32.27億元,低於單場客流量更高的廣州白雲機場。

免稅業務一直是機場的“利潤奶牛”。由於後期幾乎不用投入什麼成本,出入境遊客歷來又十分買賬,機場的免稅收入主要來源於特許經營費用、店鋪租金以及銷售提成。2023年前三季度,上海機場免稅合同收入達13.1億元,佔79.21億元總營收的16.5%。

在疫情前,免稅業務對機場業績的貢獻更高,一度接近50%。據統計,2017年至2019年,日上上海向上海機場支付的免稅店租金分別爲25.55億元、36.81億元和52.10億元,佔當年營業收入的31.69%、39.53%和47.60%。

疫情導致出入境遊客銳減,出行一客(ID:carcaijing)統計發現,2022年上海機場免稅店合同收入僅爲3.63億元。直至2023年遊客逐步增多,上海機場前三季度的免稅收入才恢復到了2019年同期的45.9%。

憑藉巨大的旅客流量池,上海機場在疫情前一度有“機場茅”的稱號,盈利能力強勁,而疫情深刻改變了機場免稅業務的議價權。

2023年12月,上海機場與中國中免就免稅業務的相關條款進行調整,降低了上海機場的扣點率,採用“保底金額與實際銷售提成兩者取其高”的收費模式。

上海證券研報指出,疫情前浦東機場的免稅綜合銷售提成比例高達42.5%,此次下調比例,短期或將導致免稅業務收入有所下滑,但長期有利於免稅運營商着力於提升商品品類完整度以及價格優勢,讓機場和免稅運營商雙方利益共贏,符合市場預期。

出行一客(ID:carcaijing)留意到,浦東機場和虹橋機場在報表上的合併,也是上海機場在2023年扭虧爲盈的原因之一。

此前,上海機場的上市公司資產僅包括浦東機場。2021年6月,上海機場集團宣佈全面啓動資產重組工作,購買虹橋機場100%股權。2022年8月,資產重組工作順利完成,浦東、虹橋兩機場從此合併管理。

爲何要兩場合並,民航專家綦琦認爲:“上海機場最重要的一個盈利渠道,就是免稅品銷售的分成。由於疫情影響,免稅收入銳減,因而需要引入一些收益相對穩定的優質資產注入到上市公司內,維持上海機場這一上市公司的價值。”

兩個機場的錢放進了一個口袋,自然腰包變鼓。疊加免稅業務在2023年逐步恢復,上海機場的營業收入在2023年排名第一。

03

海南機場:淨利潤最高

出行一客(ID:carcaijing)發現,營業收入上,雖然是上海機場最高,但海南機場的歸母淨利潤卻是遙遙領先。

2023年前三季度,海南機場歸母淨利潤達到7.9億元,比排名第二的上海機場高出3億元左右。同期公司收入45.4億元,增長53.6%;扣非淨利潤6.3億元,同比扭虧爲盈增長372.2%。

這主要歸功於多元化的致富之路:除了機場管理業務,房產、物業、酒店等業務領域,海南機場均有涉獵。

財報數據顯示,海南機場上半年營業收入類目中,房地產業務營業收入高達15.22億元,相比同期9.56億元的“主業”機場管理業務營業收入,還要高出5.66億元。

緊隨其後的物業管理業務、免稅與商業業務與酒店業務分別錄得3.53億、2.6億和1.56億元。

與高成本的機場管理業務相比,這些副業明顯更具性價比。以2022年海南機場財務報告爲參考,海南機場的機場管理業務由於營業成本高企不下,毛利率僅爲1.99%——而免稅業務、房地產業務、物管業務、酒店業務(計入其他業務類目)的毛利率都在10%以上,其中免稅業務的毛利率更是高達90.56%。

海南機場2022年度報告截圖

圖/網絡

截至2023年上半年,海南機場在房地產業務領域尚有在建及土地儲備項目25個,土地面積逾6600畝。物業管理方面,海南機場擁有海南本島規模最大的物業服務企業海南物管,在管項目達191個,管理面積逾1700萬平方米。酒店業務方面,目前海南機場共有三亞鳳凰國際機場酒店和海南迎賓館2家自有自管酒店,以及海口希爾頓酒店等3家委託管理酒店。

海南機場之所以跨行業做房地產和物業管理,有其歷史淵源。

海南機場的前身爲海航基礎,原屬於海航集團。由於經營困境,海航集團於2021年1月進入重整程序。重組後的海航基礎,實際控制人變更爲海南省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並在2022年10月更名爲“海南機場設施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海南機場”),主營業務聚焦機場運營管理。

在完成更名和強調向機場業務轉型的背景下,房地產業務就顯得有點格格不入了。因此,海南機場方面不止一次表示,公司將逐步推進“去房地產化”工作,後續公司將會圍繞主業,發揮物業、酒店、免稅等房地產以外業務的多業態協同優勢。

作爲海南自貿港建設的重要參與者,業內普遍預計,海南機場有望享受政策和發展紅利。

目前海南機場通過控股+參股+管理輸出11家機場:三亞鳳凰機場是核心資產,2022年佔機場板塊業務營收約 90%;在全國8省還有10家中小機場,其中宜昌三峽機場2019年客流超300萬人次,其餘機場體量都較小。

和上海機場類似,海南機場也擁有優質的免稅資源,成爲重要營收來源。

據信達證券統計,海南機場以參股投資和場地租賃的形式參與5家離島免稅店,包括美蘭機場免稅店、三亞鳳凰機場免稅店等,2022年線下免稅銷售額約75億元,佔海南島內12家免稅店銷售額比例約21.5%。

機場是一門巨大的流量生意,越繁忙、越掙錢是所有機場的預期。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