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趙明超

在開年以來的震盪行情中,ETF正成爲資金逆勢入場的工具。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月23日,超千億元資金藉助權益類ETF持續入市。其中,滬深300ETF成爲“吸金”主力,多隻滬深300ETF的淨申購額均超過200億元。

超千億元資金湧入權益類ETF

近期,多隻寬基ETF頻頻放量。據Choice估算,截至1月23日,今年以來權益類ETF淨申購額已超過千億元。

數據顯示,滬深300ETF是資金入市的主力。具體來看,截至1月23日,今年以來易方達滬深300ETF淨申購額爲283.17億元,嘉實滬深300ETF淨申購額爲226.75億元,華夏滬深300ETF爲217.51億元,華泰柏瑞滬深300ETF淨申購額也超過200億元。

1月24日,多隻寬基ETF再度放量。數據顯示,華泰柏瑞滬深300ETF成交額爲73.74億元,易方達滬深300ETF成交額爲41.22億元,嘉實滬深300ETF成交額爲31.96億元。同時,多隻港股ETF也出現放量。華夏恒生互聯網ETF成交額爲37.95億元,華夏恒生科技指數ETF成交額爲36.3億元,華泰柏瑞恒生科技ETF成交額爲25.82億元。

中信證券看來,自2023年10月23日中央匯金宣佈將在未來增持ETF後,以華夏上證50ETF和華泰柏瑞、易方達、華夏、嘉實旗下滬深300ETF爲代表的5只大盤寬基ETF,在多個交易日都曾大幅放量。統計各類ETF半年報和年報披露的前十大持有人數據可以發現,中央匯金2015年買入的大部分產品至今仍沒有減持。根據2023年ETF半年報數據,中央匯金躋身11只ETF的前十大持有人名單,其中10只爲寬基ETF,並沒有明顯的行業偏好。

在存量ETF吸引資金湧入的同時,基金公司也在加速“上新”。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易方達基金、嘉實基金、富國基金、銀華基金、華泰柏瑞基金、大成基金、平安基金等10家基金公司集中上報了中證A50ETF。此外,易方達基金、華夏基金、博時基金、景順長城基金、鵬華基金5家基金公司上報了回購系列指數ETF。公開數據顯示,中證回購指數發佈於2023年10月17日,從滬深市場選取回購比例較高的100只上市公司證券作爲指數樣本,以反映滬深市場高回購比例證券的整體表現。

基金髮聲看好後市

站在當前時點,多位知名基金經理鮮明發聲,認爲當前權益市場配置性價比突出,有較多結構性機會可以把握。

易方達基金經理黃浩東表示,2024年不妨更樂觀一些。從量化分析的角度來看,A股權益資產性價比指數已來到近5年的高點,處於98%分位數左右。當前權益資產正處於歷史上極具性價比的位置,而歷史上每一輪行情往往就在這種高性價比的底部區域誕生。

交銀趨勢混合基金經理楊金金表示,從調研情況看,中下游一些細分行業出現改善跡象,隨着企業自由現金流的顯著改善,股東回報有望大幅提升。

匯添富基金表示,中國人民銀行通過降準釋放低成本、長期穩定資金,保持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同時釋放出積極信號,表明穩增長政策正在不斷髮力、逐漸落地,有利於提振市場信心,有利於推動股市企穩回升。A股後市行情可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