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命狂奔的Temu決定給賣家更多的自由度,不再大包大攬。

1月25日,界面新聞獲悉,拼多多旗下跨境電商平臺Temu正在籌備半托管模式,計劃於3月15日在美國站點上線,月底將擴展至歐洲站點。該平臺此前以全託管模式快速打開海外市場。

半托管主要面向海外有自己的倉庫和物流合作商,能自行完成發貨履約的跨境賣家。和全託管的包攬模式不同,半托管不再要求商家使用平臺指定的倉庫物流服務商。

這個過程中賣家需要重新開設店鋪,選擇半托管服務,然後負責上傳商品圖片或視頻、填寫基本信息、盯庫存、完成發貨履約,但可以跳過選品、寄樣、審版、圖審等流程。

對商家而言,該模式的自由度比全託管相對更高。Temu在其中承擔的角色則是商品上架銷售、比價定價、售後及客服支持。其中,定價權決定了該平臺在整個交易流程中仍具有較強的話語權。

據界面新聞了解,目前半托管在品類上沒有作區別對待,現有的全託管商家既可以轉爲半托管,也可以同時選用兩種不同的模式。

物流方面,賣家需要承擔倉庫管理、商品直接配送給消費者以及貨物退換處理,平臺方則可以提供不同的發貨選項。

半托管模式並非Temu首創,最早由阿里旗下的跨境電商速賣通提出。但速賣通的半托管允許賣家自主定價和銷售,平臺主要提供物流倉配、營銷活動等,與Temu不完全相同。

此前Temu多與海外物流服務商合作,一般配送時長大約需要7到10天。亞馬遜的Prime會員則最快一到兩天就能收到貨。若由商家自行發貨,有助於提升Temu的配送時效。

界面新聞從接近Temu人士處獲悉,經過一年多的運營,當前平臺已經有了一定規模的消費者和商家基礎,不少商家希望能承擔更多的服務環節,有更多的靈活性,因此推出了半托管模式。

自去年9月上線以來,Temu憑藉全託管模式上線狂飆,短短几個月便進駐了全球49個國家,快速覆蓋亞洲、歐洲、北美、南美、大洋洲及南非等地區,下載量突破2億。

據SimilarWeb最新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Temu的全球獨立客戶訪問量已達4.67億,位列全球第二,第一是訪客量達23.45億的巨頭亞馬遜。雙方在訪客量、覆蓋範圍、銷售額等多個方面仍存在較大差距。

全託管降低了跨境電商的經營門檻,幾乎成爲所有跨境電商平臺的“標配”。這種模式可讓商品更可控,方便國內中小商家快速接入。Temu的競爭敵手SHEIN也採取此類模式。

但當Temu起量之後,全託管的“一攬子服務”存在的各種隱患也相繼暴露。例如當訂單暴漲時,平臺合作的一些倉儲物流服務商能力跟不上,導致頻繁“爆倉”。

除Temu內部存在變革需求外,伴隨着中國外貿40年的飛速發展,誕生了一批更爲成熟、有自己倉庫物流解決方案的傳統賣家,他們並不適合全託管模式。Temu顯然希望能吸收這部分賣家加入平臺。

此外有分析認爲,Temu的半托管也可以讓海外有多餘存貨且需要低價清庫存的賣家進入。這些賣家往往集中於亞馬遜等大型電商平臺。新模式的推出,或導致各跨境電商平臺對賣家資源的進一步爭搶。

目前Temu的半托管入駐已開啓招商,除規劃上線的美國、歐洲外,東南亞、日韓、俄羅斯也在招募表上。據界面新聞了解,未來新進入的國家也將支持全託管與半托管兩種模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