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繳翼飛 北京報道 日前,各地海關陸續公佈了2023年外貿進出口情況,以人民幣計,進出口規模排名前十的省份分別是廣東、江蘇、浙江、上海、北京、山東、福建、四川、河南以及安徽。廣東作爲我國外貿第一大省,2023年進出口總值爲83040.7億元,超8萬億元,排名第一。江蘇52493.8億元,超5萬億元;浙江、上海超4萬億元,分別爲48998.0億元和42121.6億元;北京36466.3億元,山東32642.6億元,超3萬億元。

從同比增速來看,17個省份實現同比正增長,均跑贏0.2%的“全國線”,增速前十名省份均位於中西部地區。

機電產品出口助力廣東蟬聯外貿第一

海關總署廣東分署數據顯示,2023年,廣東出口機電產品3.56萬億元,同比增長0.9%,佔出口總值的65.4%。

其中,深圳依然是廣東外貿的主力。深圳海關數據顯示,2023年,深圳市進出口3.87萬億元,增長5.9%,規模創歷史新高,佔廣東省進出口總值的46.6%,較2022年提升2.4個百分點,較2021年提升3.7個百分點,拉動全省外貿增長2.6個百分點。

深圳“愈戰愈勇”的殺手鐧,在於其最具優勢的出口。截至2023年,深圳已連續31年外貿出口額居於全國首位,並且自2022年超過2萬億規模後,2023年再大增12.5%,逼近2.5萬億關口。在全國出口增速僅爲0.6%的情況下,深圳出口爲何能再創佳績?

作爲深圳出口的首要門類,機電產品的優勢仍舊穩固。據深圳海關數據,2023年,深圳機電產品出口1.78萬億元,增長6.7%,佔同期深圳出口總值的72.6%。而在細分品類中,無論是深圳過去一直佔優的傳統電子產品,還是近幾年全國均大力發展的“新三樣”,都出現高速增長勢頭。其中,機電產品中,電動載人汽車、鋰離子蓄電池和太陽能電池“新三樣”出口動力強勁,合計出口887.6億元,增長33.9%。

商務部研究院學位委員會委員白明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廣東出口佔全國較高比重,尤其以“新三樣”出口快速增長爲代表,爲全國穩外貿做出貢獻。縱觀2023年,廣東的外貿呈現兩個替代的趨勢,一是勞動密集型產業被東南亞國家替代,二是高技術產業替代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廣東高技術產業的替代力量將在2024年保持更加迅猛的增長勢頭,科技創新的投入也將逐漸轉化爲出口的優勢。

安徽省的外貿表現同樣受益於機電產品出口的增長。安徽省進出口總量在2022年增速8.9%的基礎之上,2023年增速仍達到7.8%,進出口總量突破8000億元大關,並首次躍升全國前十。其中,安徽省出口汽車72.92萬輛,增長89.8%,居全國第二位。具體來看,奇瑞汽車自主品牌乘用車出口連續21年穩居全國第一,江汽中高端輕卡出口穩居全國第一。

從近期各地兩會公佈的政府工作報告來看,“加快培育外貿新動能”成爲當前的重點工作之一。安徽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強“一帶一路”、RCEP等市場開拓,穩定和擴大機電產品、“新三樣”等優勢產品出口。山東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24年要培強做大外貿新動能,大力拓展新市場,叫響“好品山東 魯貿全球”品牌,組織境外展會260場左右。

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新聞發言人高士旺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2023年外部形勢複雜嚴峻,但機電外貿韌性十足,總結歸納就是“結構分化抵風險,量穩質升顯韌性”,傳統產業和附加值低的環節“走出去”、“產業轉移”和“新三樣”爲代表的技術密集型、資本密集型行業“產業升級”並存,這是複雜的全球經貿形勢和產業發展內在規律共同促成的階段性體現。預計2024年我國機電出口表現將好於2023年,主要是因爲行業企業去庫存接近尾聲,疫情對供應鏈的擾動逐步淡化,供需波動將逐步迴歸正常。2024年,全球機電行業去庫存進入尾聲,補庫存對機電出口的支撐作用將強於2023年,支撐2024年機電出口的同比增長。

浙江借跨境電商擴大出口

江蘇與浙江的“對決”亦值得關注。從進出口總量上看,江蘇與浙江依然保持着第二、三名的位次,總額分別爲52493.8億元和48998.0億元。但在出口方面,浙江實現對江蘇的反超,出口總值分別爲浙江35665.5億元和江蘇33719.1億元。

而在此前的多年,江蘇外貿出口額一直領先於浙江。2022年,江蘇出口3.48萬億元,增長7.5%;浙江出口3.43萬億元,增長14%。兩省的出口額也有500億元左右的差距。

2023年,浙江充分展現了民營外貿大省的特質,民營企業起到了“壓艙石”作用。數據顯示,浙江省有實績進出口民營企業數首次突破十萬家,出口民營企業數居全國首位。在主要出口產品中,浙江省自主品牌產品出口5704.9億元,佔出口總值比重達16.0%,已連續5年提升。

另外,近年來突飛猛進的跨境電商,也爲浙江外貿轉型升級助力。以義烏外貿爲例,目前義烏全市經登記註冊的電商主體超60萬戶,其中40%以上開展跨境電商業務,亞馬遜、速賣通、Shopee、Lazada等跨境電商平臺紛紛落地義烏。數據顯示,2023年義烏跨境電商實現交易額1211.6億元,同比增長11.8%,通過海關跨境電商管理平臺進出口166.0億元,同比增長93.0%。

同樣發展迅速的還有杭州,截至2023年,杭州規模2000萬元以上跨境電商品牌企業達832家,跨境電商企業註冊商標數4371個,跨境電商獨角獸、準獨角獸企業46家。

不少地方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到了跨境電商,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粵港澳大灣區全球貿易數字化領航區建設,力爭跨境電商進出口規模突破萬億元。江蘇省政府工作報告明確,實施跨境電商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四川省政府工作報告明確,將加快發展海外倉、中間品貿易、服務貿易、跨境電商出口。

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電子商務首席專家李鳴濤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需求收縮已成爲全球經濟面臨的共同挑戰,跨境電商作爲數字經濟在國際貿易領域的重要業態,其出現和發展適應了貿易小額化、靈活化的發展需求,更適應快節奏的現代社會,同時極大降低了國際貿易的門檻,讓更多的中小微主體可以通過跨境電商尋找商機、拓展市場、銷售產品、創立品牌,展現出強大的生命力和發展活力。浙江電商發展最早,電商生態相對完善,創新非常活躍,領先人才聚集度和產業聚集度都非常高。

商務部部長王文濤在1月26日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商務部將在2024年出臺《拓展跨境電商出口、推進海外倉發展的若干措施》、《跨境電商知識產權保護指南》等一系列支持舉措。同時,發展“跨境電商+產業帶”,鼓勵傳統外貿企業轉型跨境電商,支持頭部企業帶動上下游供應鏈協同發展,依託各地的跨境電商產業園孵化更多初創企業,支持跨境電商綜試區、“絲路電商”合作先行區的國際交流。

中西部省份設置外貿高增速目標

展望2024年,經濟大省對於外貿的增速預期較爲保守,江蘇提出2024年外貿進出口總額實現正增長,上海提出着力鞏固外資外貿基本盤,促進外資穩存量擴增量,廣東提出進出口總額增長1%的目標。相比之下,中西部省份則設置了更爲快速的增長目標,廣西提出2024年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7%以上,湖南提出增長6%以上,安徽省提出增長9%左右,陝西提出增長8%。

白明表示,與廣東、江蘇等外貿大省相比,中西部省份增速較快,但外貿體量相對較小。近年來,我國成功建設了中歐班列、西部陸海新通道、中老鐵路、雅萬高鐵、匈塞鐵路、比雷埃夫斯港等一批標誌性項目,有效發揮了重要輻射帶動作用。而且在RCEP、共建“一帶一路”等相關合作關係的基礎上,可以進一步激發中西部的出口潛力。

1月24日發佈的《西部陸海新通—西部城市的重大發展機遇白皮書》指出,在西部陸海新通道規劃下,四川、廣西、重慶的對外貿易規模位居前列,四川和重慶是中西部地區中較早進行產業引進和佈局的省市,尤其是機電、汽車等領域對外貿易規模較大。在交通樞紐能級方面,重慶處於領先地位,因爲重慶是中國西部唯一集水陸空運輸方式爲一體的綜合交通樞紐,在全國交通樞紐佈局定位中能級較高,並佔據重要位置。

另外,商務部外貿司負責人此前對《關於提升加工貿易發展水平的意見》進行解讀時指出,近年來,國內外環境發生了深刻變化,傳統加工貿易規模和佔比也有所下降,儘管如此,並不意味着加工貿易作用減小了,加工貿易目前仍是拉動中西部、東北地區外貿增長的主要動力,對穩外貿穩外資、穩住產業鏈供應鏈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白明表示,加工貿易過去一直被認爲是低附加值的,但並不意味着加工貿易已經不重要了,而是需要與時俱進的加工貿易。一方面,中西部省份需要加快優化營商環境和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因地制宜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加工貿易集羣和產業生態,另一方面,無論是哪個省份都要着力將重點轉向高端的加工貿易,抬升微笑曲線的中間部分,讓其扁平化,從而提高加工貿易的整體水平。

(作者:繳翼飛 編輯:張銘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