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730萬香港常住人口算,香港外匯基金相當於爲每人賺得3萬港元。

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日前發佈了截至2023年12月底的外匯基金投資收益。儘管港股、A股表現不佳,但金管局在去年仍錄得2127億港元的投資收益。有評論稱,按730萬香港常住人口算,相當於爲每人賺得3萬港元。

投資組合的主要部分包括:債券收益爲1440億港元;香港股票虧損爲155億港元;其他股票收益爲732億港元;非港元資產的負面貨幣匯兌效應爲0.5億港元;其他投資收益爲115億港元。投資港股的虧損被投資其他股市的盈利完全抵消,記者查閱數據後發現,2023年美國、日本、歐洲、印度股市均突破或逼近歷史新高,海外國債收益率也位於近20年來的高位。

香港金融管理局行政總裁餘偉文表示,2024年最大的未知因素仍是地緣政治風險。俄烏衝突、中東衝突和紅海局勢升級等,可能對全球經濟和金融市場產生重大影響。2024年還是一個重要的選舉年。“儘管投資環境複雜而多變,金管局將繼續堅持首要保值原則,同時保持長期增長……我們還將繼續進行投資多元化,爭取更高的長期投資回報,並確保外匯基金將繼續有效地維護香港的貨幣和金融穩定。”

香港外匯投資基金逆勢大賺

2023年,儘管美聯儲持續加息,但全球主流股市一掃2022年的陰霾,反彈程度幾乎都在20%~40%,發達國家債券、黃金等都錄得不錯的收益。也正因如此,在港股低迷、恒指一度跌穿15000點大關的背景下,香港外匯基金仍能夠斬獲亮眼的投資收益。

金管局披露的報表顯示,2023年外匯基金的投資回報率爲5.2%,其中“投資組合”回報率爲6.4%,而“支持組合”內的短期美元債券因債券收益率上升而利息收入增加,回報率達5.0%,是自2009年後的最高水平。“長期增長組合”自2009年開展投資至2023年9月底的內部回報率年率爲11.8%。

根據外匯基金資產負債表,其總資產去年增加98億港元,至2023年底的4078億港元。截至2023年12月底,累計盈餘爲652.4億港元。

餘偉文表示:“2023年的投資環境極其波動和具有挑戰性。儘管美國和歐洲的銀行在年初經歷了流動性問題,但相關風險並未擴散至金融市場。儘管主要發達經濟體的通脹水平已從去年的峯值回落,但仍高於主要央行設定的目標。在經歷了一輪激進的加息週期後,美聯儲自第三季度以來已暫停升息,最近並表示政策利率可能已接近或達到峯值。由於美國經濟的彈性,投資者情緒總體上變得更加樂觀。”

不過,在金管局看來,最大的未知因素仍然是地緣政治風險,尤其是俄烏衝突和中東衝突,以及2024年全球多個大選可能帶來的不確定性。

全球資產多元配置是祕訣

全球資產多元配置是外匯投資基金的祕訣。

餘偉文表示:“在這個複雜而動態的投資環境中,外匯基金的投資表現經歷了一些起伏,但總體上實現了不錯的回報。全球股市總體上在2023年呈上升趨勢,爲外匯基金的股票持倉貢獻了積極的表現。由於高債券收益帶來了可觀的利息收入,債券的投資收益創下了新紀錄。”

就債券收益和其他股票收益,儘管金管局並沒有具體披露具體的國別,但全球主流股市2023年的亮眼表現可能爲外匯基金帶來了分散化的投資收益,同時海外債券的高票息和交易性機會亦發揮了作用。

相關數據顯示,2023年全年,標普500指數漲幅爲24.2%,納斯達克指數爲43.4%,歐洲斯托克50指數爲19.2%,韓國綜合股票指數、日經指數、印度指數漲幅也分別達18.7%、28.2%和20%;COMEX黃金全年累計漲幅達13.45%,爲2020年來最大年度漲幅。

就美股而言,2023年下半年以來,美股受到降息預期的推動持續衝高,甚至在過去兩週已經幾次刷新歷史高點。當前,美國經濟軟着陸疊加一季度之後降息的論調持續支撐美股。數據顯示,美國第四季度GDP強於預期,消費者支出依舊強勁。而美聯儲最愛的通脹指標再降溫——2023年12月核心PCE物價同比增長2.9%,低於預期的3%及前值3.2%,增速創2021年3月以來新低。交易員認爲美聯儲3月降息的可能性不足50%,各大機構預計6月前後降息是大概率事件。

下一段時間,市場將關注企業盈利情況,科技巨頭的盈利備受矚目。嘉盛集團全球研究主管韋勒(Matt Weller)對記者表示,“七巨頭”(微軟、蘋果、谷歌/Alphabet、亞馬遜、英偉達、Facebook/Meta和特斯拉)佔標普500指數盈利增長的100%以上,現在“七巨頭”股票市盈率達到50倍,唯一可能拖累納斯達克100指數的只有糟糕的財報表現。

聯博基金資深市場策略師黃森瑋對記者表示,就目前來看,美國經濟“硬着陸”的風險很小,原因在於,從歷史的角度來看,美國景氣週期大約爲64個月,第一波衰退可能要等到2025年。

同時,他也提及,美國股市行業結構已發生重大變化。1998年標普500指數的行業結構週期板塊佔58%、防禦型板塊佔36%、泛科技板塊佔6%。而到2023年,週期性板塊佔比明顯減少到35%,防禦板塊佔29%、泛科技板塊佔37%,因而即使美國經濟放緩,也不一定代表企業盈利同樣跟着放緩。而且,美國上市企業的基本面仍有韌性,短期內衰退概率不高。

除了美股,日本股市2023年也是市場的寵兒。日本股市在1989年末創下當時的歷史高點,但隨之而來的是日本經濟和股市失落的30年。在30年之後的2023年,日經指數全年漲幅高達28%,錄得自1989年以來最大的年度漲幅並刷新33年新高。而這樣的漲勢並非曇花一現,在2024年的前兩個交易周,日經指數再接再厲累計上漲近8%,幫助東京證券交易所的總市值超越上海重返亞洲第一。

韋勒對記者稱,今年日本央行的貨幣政策正常化是市場的共識,但推動日本股市上漲的內在結構性因素不太可能因爲加息而改變。相反,加息本身意味着日本經濟正式擺脫通縮的困擾走向正軌,並且會有助於美元/日元套利交易的反轉和海外日元資產的迴流,這對日本經濟和股市來說都是積極因素。“目前日經指數距離歷史高點還有不到10%的距離,衆多日本金融機構對指數在年底的預測集中在36000~39000點之間。”

港股連跌四年或進入中長期底部

2023年港股出現了歷史上首次連續四年下跌。截至2024年1月26日收盤,恒生指數報15952.23點,一年以來跌幅達27.72%,年初至今跌4.98%,不過過去一週政策刺激措施推動港股反彈超3%。

“結合估值和流動性分析,港股已呈現明顯的中長期底部特徵。2024年有望進入休養生息階段,估值和盈利逐步修復。但未來需要更多利好政策及經濟基本面的支持,才能打開上行空間。”建銀國際首席港股策略師趙文利此前對記者表示。

在趙文利看來,港股面臨的主要風險或將更多集中於上半年。隨着銀行放貸意願和融資條件收緊,美國經濟衰退的風險將進一步加劇,週期敏感的風險資產將承受下行壓力。隨着美國選舉窗口臨近,地緣政治風險很可能也將於下半年升溫。“綜合考慮內外環境,預計港股在2024年大致呈W型走勢、前低後高,恒生指數波動區間介於16500~20500點。”

近期,外資投行交易員亦表示,受到政策刺激推動,香港互聯網股出現了逼空的情況,中概股亦集體反彈。

摩根士丹利中國股票策略師王瀅對記者稱:“降準和一系列支持措施應該能夠在短期內支持市場情緒。儘管如此,爲了實現可持續的股市復甦,需要更多協調一致的市場穩定努力,結合宏觀刺激政策的加強。我們的中國經濟團隊認爲,爲避免債務緊縮循環,需要在2024~2025年額外投放1萬億~2萬億美元規模的刺激政策。投資者仍需警惕後續政策不及預期的風險,以及春節前可能出現的流動性擾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