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報消息,隨着一汽高管接受紀律審查,汽車行業的貪腐案件再度引發行業關注。 

1月27日,據中國一汽紀委、吉林省紀委監委消息:中國一汽奧迪銷售有限責任公司運營中心總監葉華明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中國一汽紀委和吉林省松原市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圖片

公開資料顯示,葉華明自2007年加入一汽-大衆以來,歷任產品經理、二手車部門總監等職位。2016年,葉調任一汽-大衆品牌華東區市場總監,次年調任爲銷售營銷總監。2020年,葉調任奧迪銷售事業部東北區總經理。2023年,葉任一汽奧迪NEV運營中心總監。

據悉,NEV運營中心作爲一汽奧迪成立的新能源專屬部門,志在打通“策略-用戶-銷售”的全維度全流程業務形態,進一步加快電動化轉型的落地。此前葉華明較多的公開露面,主要是以一汽-大衆奧迪銷售事業部東北區總經理的身份參與山東地區奧迪4S店的開業儀式。

值得玩味的是,一汽旗下大衆和奧迪兩大核心品牌銷售公司的高管,似乎往往成爲經銷商圍獵的重點對象。自2012年一汽-大衆銷售公司原副總經理靜國松案之後,一汽高管貪腐的系列案件更是一度成爲行業關注的焦點。

數據顯示,一汽集團系列腐敗案發可溯源至2011年國家審計署的審計, 從2012年一汽—大衆銷售公司副總經理靜國松被雙規起,一汽—大衆銷售公司便一直是一汽集團案的“重災區”,到2015年3月15日,一汽集團原董事長徐建一被調查,一汽集團腐敗案燒到了“最高層”。

在曾經合資品牌和進口豪華車在中國車市持續熱銷的時期,4S店一直保持超高的投資回報,奧迪4S店更是公認的“穩賺不賠”的買賣。但想要通過廠家的經銷商資質審批,拿到銷售權,開一家奧迪4S店,非常不容易。

根據靜國松案時期的媒體報道,想開4S店,必須“多方打點”廠家,申請一家奧迪4S店,“多方打點”的花費一般在600萬~1200萬元不等。需要打點的對象,既包括具有最終簽字批准權力的廠家最高負責人,也有合資外方、“掮客”等。

而在非法獲利的渠道上,這些貪腐高管的手段同樣是層出不窮。如實權層面的人物有權力批條子(大批量直接提供緊俏貨於指定4S店)、批車型(給指定4S店特批暢銷車型)、批折扣(比如一汽-大衆所有車型的8折金卡),並將“非商品車”化爲商品車,或者將“商品車”化爲磕板車(即碰撞殘次車),以次充好,或者以好充次,從而長期固定從某些4S店經銷商手裏獲得隱蔽回報。

此外,彼時靜國松案的另一大特徵便是高管的集體貪腐。在靜國松案帶給公衆的衝擊散去不到半年,一汽貪腐案又起波瀾。2013年4月,有媒體報道稱,一汽-大衆汽車銷售公司原總經理、一汽集團原副總經濟師周勇江等多名高管被帶走調查。後續判決書顯示,一汽大衆銷售公司原執行副總經理石濤與靜國松、一汽—大衆銷售公司原總經理周勇江均存在交集。 

葉華明之後,誰將接替其在一汽奧迪銷售公司的職務,此次事件又是否會如同曾經的靜國松案一樣“拔出蘿蔔帶出泥”,南都記者將持續關注。

原標題:一汽奧迪銷售高管被調查:靜國松們爲何“前腐後繼”?

編輯:吳思    責編:張松濤    審覈:馮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