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2024年第一季度券商營業部投資顧問調查報告

□ 投顧對2024年A股全年走勢預判並不悲觀,有76%的投顧看漲A股。在市場運行格局方面,多數投顧認爲A股全年將會維持結構性行情,一季度A股市場可能出現先跌後漲的走勢。從配置上來看,投顧全年最看好的投資主線仍是消費股和科技成長股

□ 回顧2023年,震盪市下賺錢效應減弱,僅有34%的高淨值客戶實現盈利。展望今年一季度,48%的投顧表示高淨值客戶考慮逢低加倉科技成長股

□ 展望2024年,股票、基金等權益類資產仍是投顧眼中最值得配置的資產。其中,認爲最應配置權益類資產的投顧合計佔比達40%,佔比最高。投顧對股票倉位配置的看法較爲分化,調查顯示,有25%的投顧認爲倉位應保持在三成至五成,該項佔比最高;有24%的投顧建議倉位在八成至滿倉之間

◎記者 孫越

2023年,A股市場受諸多因素影響出現大幅調整,不過本次受訪的大多數投顧對2024年A股走勢預判仍充滿信心。在市場運行格局方面,多數投顧認爲A股全年將會維持結構性行情,一季度A股市場可能出現先跌後漲的走勢。從配置上來看,投顧在全年最看好的投資主線仍是消費股和科技成長股。

投顧期待穩增長政策進一步發力

與2023年同期相比,投顧羣體對今年一季度的宏觀經濟預期更加保守。不過,投顧對今年一季度流動性整體預期仍是“趨於寬鬆”。政策因素成爲投顧眼中影響股市走勢的首要因素,多數投顧認爲,穩增長政策持續發力將是推動一季度股市走強的主要動因。

流動性預期偏寬鬆佔主流

在本次調查中,對2024年一季度宏觀經濟形勢預期持“中性”和“樂觀”態度的投顧合計佔比爲40%。投顧對經濟增速的判斷也保守,認爲一季度經濟增速將較去年四季度上升和持平的投顧佔比接近六成,其中有46%的投顧預期一季度經濟增速將上升,認爲經濟增速與去年四季度持平的投顧佔比爲10%。

流動性政策的變動不僅關乎資金面供給的鬆緊,也關乎股票市場的資金供給狀況。根據本次調查數據,投顧對2024年一季度流動性預期仍是“趨於寬鬆”。具體來看,56%的投顧預期一季度流動性政策取向呈中性偏松或放鬆,較上一季度下降4個百分點;預期一季度流動性取向是中性偏緊及收緊的投顧合計佔比爲26%,較上季度上升2個百分點。

投顧對一季度股市流動性的看法則較爲中性。在股市流動性方面,投顧的主流看法是一季度市場將呈現存量資金博弈的狀況,佔比爲53%,與上季度持平;認爲場外資金將進一步流入股市的投顧佔比爲20%,較上一季度下降1個百分點;而認爲市場面臨諸多不確定性,資金將流出股市的投顧佔比爲16%,較上季度上升3個百分點。

穩增長政策發力將推動股市走強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2024年“要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後破,多出有利於穩預期、穩增長、穩就業的政策”。從此前更強調“穩”,到更強調“進”和“立”,傳遞出更爲積極的政策信號。

本次調查中,投顧也期盼穩增長政策進一步發力。具體來看,有35%的投顧認爲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釋放的政策信號有利於穩定金融市場、提振市場信心;28%的投顧認爲穩增長政策有望進一步發力;10%的投顧認爲有利於刺激科技、高端製造業等板塊。

政策因素成爲投顧眼中影響股市走勢的首要因素。調查顯示,20%的投顧認爲穩增長政策持續發力將是推動一季度股市走強的主要動因,該項佔比最高;17%的投顧認爲推動股市走強的主要因素是經濟增速穩定。此外,外資流入、養老金等長期資金入市、人民幣匯率穩定也是投顧眼中推動股市走強的重要因素。

對於一季度應該關注哪些影響市場走勢的風險因素,26%的投顧認爲,經濟下行壓力仍然較大是影響一季度A股市場的重要因素,佔比最高。此外,上市公司業績狀況、人民幣匯率波動、海外資金流出動向等也成爲投顧在一季度關注度較高的風險因素。

近八成投顧看漲全年A股行情

投顧對2024年A股全年走勢預判並不“悲觀”,有76%的投顧看漲A股。在市場運行格局方面,多數投顧認爲A股全年將會呈現結構性行情。

對A股全年上漲信心足

展望2024年A股市場全年走勢,有近八成投顧表示看漲。其中,47%的投顧認爲,大盤的漲幅介於0%到5%;29%的投顧認爲大盤的漲幅在5%以上;認爲大盤會下跌的投顧佔比爲20%。

在股市的運行節奏方面,投顧普遍認爲,市場不會出現明顯單邊下跌或單邊上漲的走勢。其中,36%的投顧認爲,今年A股市場將反覆震盪,部分板塊大漲,佔比最高;24%的投顧認爲,大盤將呈先跌後漲的格局;14%的投顧認爲,大盤將會衝高回落。

在市場運行格局方面,有61%的投顧認爲A股全年將會呈現結構性行情。

一季度A股或先跌後漲

具體到今年一季度的行情,有74%的投顧認爲市場有望上漲,與上一季度基本持平。其中,54%的投顧認爲,大盤漲幅介於0%到5%;20%的投顧認爲大盤漲幅在5%以上。

調查顯示,年輕投顧對一季度A股走勢和漲幅更樂觀。對於今年一季度A股走勢,在從業時間爲10年以上的投顧中,有69%的投顧認爲一季度A股市場有望上漲,較上一個季度提升2個百分點。在從業時間爲1年至5年的投顧中,看漲一季度A股行情的投顧佔比更高,達到73%。

在市場運行格局方面,多數投顧認爲一季度A股市場可能先跌後漲。具體而言,30%的投顧認爲大盤將呈先跌後漲的格局,佔比最高;29%的投顧認爲,一季度A股市場將反覆震盪,部分板塊大漲;12%的投顧認爲,大盤將會在一季度衝高回落。

在操作策略方面,有37%的投顧認爲一季度應當靈活掌握主題性投資思路,該項佔比最高;20%的投顧認爲一季度應該選擇價值投資,專注優質公司;13%的投顧認爲避險爲上,保持低倉位並較少操作。

科技成長與消費股仍是主線

投顧在全年最看好的投資主線仍是消費股和科技成長股。具體來看,科技成長股受到42%的投顧青睞,較去年同期提升7個百分點;消費股受到25%的投顧青睞,較去年同期下降13個百分點;煤炭、化工、有色等週期板塊受到6%的投顧青睞。具體到一季度,科技成長股獲得42%的投顧青睞,佔比最高;25%的投顧看好消費、醫藥股;12%的投顧看好軍工股。

調查顯示,不同從業年限的投顧對板塊配置的偏好有所不同。在從業時間爲1年至5年的投顧中,43%看好科技成長股,排名所有選項首位。從事投顧業務超過10年的資深投顧中,37%看好消費、醫藥股,35%看好科技成長股。

2023年,人工智能熱潮興起,科技股經歷了炒作、回調,整體走勢爲“衝高回落”,多數投顧仍認爲,展望今年一季度,市場還需要一段時間消化高估值。有33%的投顧判斷科技板塊仍將處於調整階段,佔比最高;有23%的投顧認爲科技板塊整體調整到位,估值相對合理;有20%的投顧認爲科技板塊中的部分股票具有估值吸引力。

在科技板塊中,投顧最看好的細分領域是數字經濟和人工智能,佔比分別爲29%和28%;華爲產業鏈獲18%的投顧青睞;半導體板塊獲得10%的投顧青睞;光伏、風電等新能源板塊獲7%的投顧青睞。

在消費股方面,2023年消費股整體表現較爲平淡,但今年開年以來,旅遊、預製食品、美容護理等消費類板塊反覆活躍。調查顯示,有37%的投顧判斷消費板塊仍將處於調整階段,佔比最高;有22%的投顧判斷消費股整體估值合理;有16%的投顧認爲消費板塊中的部分股票具有估值吸引力。

權益類資產最具配置價值

在大類資產配置方面,調查顯示,展望2024年,股票、基金等權益類資產仍是投顧眼中最值得配置的資產。其中,認爲最應配置權益類資產的投顧合計佔比達40%,佔比最高。

A股配置價值最高

在大類資產配置方面,有40%的投顧建議,把股票、基金等權益類資產作爲全年的主要配置方向,相比上一季度下降了7個百分點;認爲應把債券作爲主要配置方向的投顧佔比爲31%,較上一季度上升了14個百分點;有10%的投顧建議配置黃金等貴金屬,較上一季度下降了4個百分點;認爲應該持幣的投顧佔比爲14%,較上一季度上升了1個百分點。

投顧對倉位配置的看法較爲分化,調查顯示,有25%的投顧認爲倉位應保持在30%至50%,該項佔比最高,較上一季度下降3個百分點;有24%的投顧建議倉位在80%至100%之間,較上一季度下降1個百分點;20%的投顧建議倉位在0%至30%之間,較上一季度下降4個百分點。

基金產品吸引力有所下降

2023年,市場行情缺乏賺錢效應,新基金髮行冷清。相比較股票,公募基金在投顧眼中的吸引力有所下降。本次調查結果顯示,認爲2024年公募基金產品吸引力相較股票下降的投顧佔比爲61%,較上一季度上升了5個百分點。

從投顧反饋的高淨值客戶去年四季度基金投資規模變動情況看,有69%的高淨值客戶贖回了基金,較上次調查上升了8個百分點。其中,22%的高淨值客戶大幅贖回基金,47%的客戶小幅贖回基金。有12%的高淨值客戶在去年四季度選擇申購基金,與上次調查相比下降了5個百分點;還有20%的客戶保持基金的投資規模不變,較上次調查下降1個百分點。

七成投顧看好北交所投資機會

2023年,隨着北交所改革的不斷深化,資金也在不斷加碼佈局這一火熱賽道。從調查結果看,在投資北交所個股的高淨值客戶中,有58%的客戶實現盈利。其中,有8%的客戶盈利高於30%;有10%的客戶盈利幅度在10%至30%。

不過在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大幅上漲後,多數投顧認爲當前北交所市場的估值有待消化。有43%的投顧判斷北交所市場目前估值較高,佔比最高;有20%的投顧認爲北交所市場中的部分股票具有估值吸引力;有18%的投顧認爲北交所市場估值合理。

展望今年一季度,投顧仍然看好北交所的投資機會,超七成投顧建議客戶配置北交所個股。其中,有54%的投顧建議適量配置;有20%的投顧建議大量配置;有27%的投顧建議保持觀察。

高淨值客戶傾向科技成長股

回顧2023年,震盪市下賺錢效應減弱,高淨值客戶的戰果較爲“慘淡”,僅有34%的高淨值客戶實現盈利。本次調查結果顯示,有約三成的高淨值客戶擬在近期加大對股市的資金投入。

平衡性操作風格佔主流

調查結果顯示,僅有三成高淨值客戶在去年實現盈利。其中,有7%的客戶盈利高於30%;有25%的客戶盈利幅度在0%至30%。

從受訪投顧所服務的高淨值客戶的操作風格看,進取型客戶佔23%,與上一季度基本持平;平衡型客戶佔64%,較上一季度下降4個百分點;還有12%的客戶爲保守型,較上一季度增加3個百分點。

在倉位方面,32%的高淨值客戶目前倉位爲六成至八成,該項佔比最高,與上一季度持平;15%的高淨值客戶倉位爲四成至六成,較上一季度下降9個百分點;22%的高淨值客戶倉位爲一成至兩成,較上季度上升5個百分點;11%的高淨值客戶倉位低於一成,較上個季度上升3個百分點。

近八成客戶曾配置高股息個股

調查結果顯示,有31%的高淨值客戶擬在近期加大對股市的資金投入;有37%的高淨值客戶表示將保持現有的證券賬戶資產投入規模;準備從股市中撤出資金的高淨值客戶佔比爲18%。在那些想要增加入市資金的高淨值客戶中,資金來源主要是現金存款的客戶佔比爲45%,較去年四季度下降了1個百分點;資金來源主要是贖回銀行理財、貨幣基金、債券基金的客戶佔比爲31%,較去年四季度下降4個百分點。

在從股市撤離資金的去向方面,定存類產品吸引力有所上升,選擇期限以年計或更長期限的銀行理財產品和定存的高淨值客戶佔比爲39%,較上一季度上升了2個百分點;選擇現金或期限靈活的貨幣基金的高淨值客戶佔比從29%上升至30%。

在配置方向上,48%的投顧表示高淨值客戶計劃一季度逢低加倉科技成長股,該項佔比最高;有25%的客戶考慮選擇加倉消費、醫藥股;有8%的客戶準備加倉軍工股。

此外,高股息個股在去年四季度悄然走強,本次調查顯示,77%的投顧表示客戶在去年四季度配置了高股息個股。對於高股息個股的配置價值,大多數投顧表示認可。其中,36%的投顧表示,高股息股分紅收益穩定;33%的投顧認爲可以安心長期持有;19%的投顧認爲抗風險能力比較強。

高淨值客戶維持對港股投資比重

2023年,港股走勢低迷,但投顧在今年一季度對港股的投資價值預期並沒有出現大幅度變動。63%的投顧認爲港股具有投資吸引力,比上季度下降3個百分點;認爲港股投資價值一般的投顧佔比由上一季度的15%上升至16%。

從高淨值客戶參與港股投資的情況看,總體維持了一定的比重。調查顯示,63%的高淨值客戶在去年四季度通過港股通投資了港股,與上次調查相比減少了6個百分點。其中,35%的客戶減少了對港股的投資,與上季度基本持平;15%的客戶加大了港股投資,比上個季度下降2個百分點;13%的客戶基本保持原倉位,比上個季度下降4個百分點。

從高淨值客戶青睞的港股標的來看,有34%的投顧表示,兩地同步上市、且H股較A股折價幅度較大的股票最受客戶青睞,佔比最高;有19%的高淨值客戶選擇了騰訊等未在A股上市的標的。此外,有19%的高淨值客戶選擇以銀行爲代表的高股息率藍籌股,比上個季度上升4個百分點。

結 語

調查結果顯示,投顧對今年一季度宏觀經濟的看法持中性觀點,近五成投顧預期一季度經濟增速回升。在中觀層面,投顧普遍認爲A股有望震盪上行。微觀層面,投顧在全年最看好的投資主線仍是消費股和科技成長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