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證監會進一步加強融券業務監管,重磅政策迅速引起市場關注。在業內人士看來,此舉有利於加強資本市場逆週期調節,營造更公平的市場秩序。

一些參與融券業務的機構受到較大影響,量化行業也受到衝擊,其中高頻多空策略和融券T+0策略產品受限最爲明顯。不過,業內人士認爲,新規對於量化行業整體影響並不大,涉及的策略佔比極低,多數大型量化私募主要以股指期貨作爲對沖工具。在新的監管政策引導下,原本使用融券進行對沖的多空策略管理人,會傾向於轉用其他對沖工具。同時,機構可能會增加對市場中性策略和股指期貨對沖的需求,以減少對融券T+0策略的依賴。

有利於維護市場穩定運行

近日,證監會進一步加強融券業務監管,一方面,全面暫停限售股出借,另一方面,將轉融券市場化約定申報由實時可用調整爲次日可用,對融券效率進行限制,自3月18日起實施。

這一政策備受市場各方關注。中信建投證券認爲,全面暫停限售股出借進一步加強資本市場逆週期調節,有利於維護市場穩定運行。而轉融券交易機制由“T+0”改爲“T+1”則降低融券效率、制約機構優勢,有助於營造更公平的市場秩序,體現優先保護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保持了制度的透明度、穩定性、可預期性。

將轉融券市場化約定申報由實時可用調整爲次日可用,對於一部分量化私募而言,有一定影響,尤其是融券T+0策略受影響最大。

此前,融券T+0策略就飽受爭議,一些個股的短線異動被歸咎於融券T+0策略的影響。不過,大量業內人士並不認可這一說法。

“相關措施對多空策略影響很大,尤其是日內多空策略,收益可能會受到較大影響。融券從實時變成次日交易,面臨成本增加的問題。此外,量化中性策略的成本也可能會提升。”上海一家量化私募表示。

天算量化董事長何天鷹表示:“融券業務的監管加強,會對券源依賴較多的策略產生影響,比如融券T+0、融券多空和部分融券對沖的策略。尤其是將轉融券市場約定申報由實時可用調整爲次日可用,會對高頻的融券T+0策略造成一定衝擊。市場中可用券源的減少和靈活性的降低,會提高對沖的成本,直接或間接對融券類策略的收益造成影響。”

對行業整體影響有限

不過,目前使用融券T+0策略的私募管理人並不多。“這塊業務盤子很小,我瞭解的做融券T+0業務管理人僅有幾家,大的機構高峯時期規模也就十六、十七億元左右。”某大型量化機構人士表示。

何天鷹介紹,量化T+0交易通常涉及融券的需求量較大,因市場環境和各家機構的策略不同而有所差異,結合市場1月底A股融券餘額不足700億元的數據推測,預計量化T+0的融券規模可能在200億元至300億元之間。

一家大型量化私募人士認爲,融券新規對行業整體影響不大,日內高頻、T+0策略佔行業整體規模的比例很低。多家受訪量化私募也表示,以非高頻策略爲主,很少用融券對沖,主要用股指期貨作爲對沖工具。

此外,使用融券對沖受到券源不穩定影響,策略落地十分受限。“我們不做個股的融券業務。由於券源很少,這一業務雖然推行了好幾年,但一直很受限,可能你覺得某個股想做,但發現沒有券,你覺得沒有機會不想做的,券倒很充足。例如,一些波動率小的藍籌股不缺券源,但漲跌並不明顯。”上述大型量化私募人士表示,“做一筆交易總要看看勝率賠率,券源不穩定就增加了不確定性,因此我們雖然一直很關注,但考慮再三,並沒有做這項業務。目前還是以股指對沖爲主,綜合來看,使用股指對沖是最方便的方法。”

何天鷹認爲,在新的監管政策引導下,各家策略可能會轉向不太依賴融券的方向,原本使用融券進行對沖的多空策略管理人,會傾向於轉用其他對沖工具。同時,機構可能會增加對市場中性策略和股指期貨對沖的需求,以減少對融券的依賴。

不過,這些對沖方式也受到一定製約。“股指期貨對沖除了不夠精細外,還面臨較大的貼水成本波動影響;ETF融券對沖受融券保證金率提高的影響,資金利用率有所降低,但ETF券源受到的影響有限,因爲滬深500ETF、中證500ETF等寬基指數ETF並不在限售股範疇,因此不會影響出借。”何天鷹表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