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在被證監會通報涉嫌重大財務造假後,曾有“史上最貴ST股”之稱的*ST左江(300799.SZ,下稱“左江科技”)復牌首日一字跌停,市值縮水至約43億元。

作爲A股市場知名妖股,左江科技曾在一年多的時間裏大漲超過800%,但在2023年12月其芯片業務真相曝光後,短短的9個交易日大跌約85%。

涉嫌重大財務造假究竟因何而起?是否因其備受質疑的芯片業務?1月31日,《華夏時報》記者就相關問題致電左江科技,其工作人員回應稱,通報是證監會發的,去問證監會。

北京時擇律師事務所臧小麗律師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指出,監管層在對違規上市公司調查過程中,一般不會通報階段性調查進展情況。罕見通報左江科技財務造假事件,意味着後續可能會被當成典型案件處理。

大漲8倍妖股現形

2023年11月24日,證監會對退市風險公司左江科技立案調查。

2024年1月30日下午,證監會發布通報稱,現已初步查明,左江科技2023年披露的財務信息嚴重不實,涉嫌重大財務造假。該案目前正在調查過程中,將盡快查明違法事實,依法嚴肅處理。

證監會同時表示,始終將保護好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作爲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上市公司財務造假嚴重誤導中小投資者交易決策,必須予以嚴厲打擊。證監會將繼續保持“零容忍”執法高壓態勢,從嚴從快查處各類造假行爲,強化行政民事刑事立體追責。嚴格執行退市制度,使造假“保殼”者“應退盡退”,讓造假亂市者付出慘痛代價。

公開資料顯示,左江科技全稱爲北京左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7年,2019年10月在創業板上市,保薦機構中信證券。公司主要從事信息安全領域相關的軟硬件平臺、板卡和芯片的設計、開發、生產與銷售。

受益於市場追捧芯片概念股等因素,2022年4月29日至2023年7月14日,*ST左江股價區間最大漲幅達到驚人的830%,最高觸及299.8元/股,市值達300億元,同時多次刷新A股史上ST股最高價紀錄。

在此期間,左江科技曾對外宣稱,2022年11月,其子公司北中網芯科技有限公司鯖鯊NE6000系列網絡數據處理芯片(DPU)研製成功,NE6000是國內首顆可提供25G和100G接口能力的自主可控芯片,也是國內首顆擁有200Gbps的數據平面可編程的網絡數據處理芯片。

然而,2023年12月12日晚,在有關回復深交所問詢函的公告中,左江科技披露了其號稱“國內領先”的DPU芯片業務情況,事實上遠不及市場期望,且疑點重重。此後其股價連續暴跌,2023年12月13日至25日的短短9個交易日,左江科技累計大跌約85%。

不過,在2024年1月中旬,左江科技股價再次異動,數日出現漲停情況,公司1月23日晚宣佈停牌覈查。一位市場人士告訴《華夏時報》記者,左江科技短短几天跌去80%,有牛散在其中損失慘重。近期的異動,可能是牛散、遊資自救導致。

1月31日,在證監會發布通報後,左江科技復牌首日一字跌停,收報42.42元/股,最新市值約43億元。

芯片業務備受質疑

根據左江科技此前回復深交所問詢函的內容,2023年前三季度,其DPU芯片銷售收入僅有一筆,且會計師表示相關銷售能否在2023年度確認需要進一步判斷。

公告顯示,左江科技於2023年1月確認合同內容爲DPU芯片的收入,金額爲1261萬元,買方爲北京昊天旭輝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下稱“昊天旭輝”)。但昊天旭輝僅是貿易分銷商,實際終端用戶爲北京市巨賢科技貿易有限公司(下稱“巨賢科技”),巨賢科技是一家正試圖從芯片貿易商轉型爲芯片研發廠商的企業。

公告還稱,經公司及年審會計師覈實,巨賢科技所採購的400片NE6000芯片,截至目前,其中370片儲存於倉庫,20片由銷售人員進行市場推廣,其餘10片研發領用。

《華夏時報》記者查詢工商信息發現,巨賢科技成立於1994年7月,是一家從事批發業的企業,註冊資本爲50萬元人民幣,法定代表人爲張軍,與左江科技董事長、實控人張軍同名。不過,左江科技及其年審會計師在公告中稱,經工商查詢等手段覈實,截至目前公司董監高、實際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動人與終端客戶不存在關聯關係。

左江科技被證監會通報稱涉嫌重大財務造假,究竟是否因其芯片業務?1月31日,《華夏時報》記者致電左江科技,其接聽電話的工作人員表示,通報是證監會發的,去問證監會。

面臨多重退市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上市不到5年的左江科技正面臨多重退市風險。

財報顯示,左江科技2022年營收約5896萬元,淨利潤爲虧損1.47億元;2023年前三季度營收約3372萬元,淨利潤虧損9732萬元。若公司2023年虧損且營業收入低於1億元的情況,根據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第10.3.10條第一款規定,公司股票將存在終止上市交易的風險。

此外,公司2022年度財報被大信會計師事務所出具了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如若保留意見未消除,公司2023年被出具非標準的審計報告,根據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第10.3.10條第三款,公司將涉及終止股票上市的風險。

如今,隨着證監會通報明確其涉嫌重大財務造假,更令其退市風險陡然飆升。

臧小麗律師向記者表示,左江科技最初被立案的原因是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監管層罕見發佈階段性調查通報,明確其涉嫌重大財務造假,說明違規情節嚴重,性質惡劣。監管層發佈通報也是在向公衆提示相關風險,造假不能保殼,嚴重違法可能會被強制退市,建議投資者不要跟風炒作。

她同時指出,如果左江科技重大財務造假被查實,可能要承擔三大法律責任,即行政處罰、民事賠償、刑事追責立體追責。如此纔是真正的體現“零容忍”,保護投資者。初步判斷在2023年12月1日前買入、2023年12月2日及之後賣出的受損投資者,可待證監會公佈具體調查結論後通過訴訟索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