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劉煜輝:建言平準基金,依託透明化制度夯實預期|問策資本市場①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龐華瑋 廣州報道 

近期建立平準基金的呼聲再起,2月2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就此專訪了中國首席經濟學家理事劉煜輝。

劉煜輝指出,在經歷三年市場震盪調整後,短期內股市再承壓。其建議應儘快建立平準基金。

他認爲,平準基金資金來源可以分短期和長期兩步走,短期2萬億-3萬億元,長期目標則逐年補充至10萬億甚至更多,關鍵是讓市場投資者儘早、透明、全面地瞭解這個規劃。

當下股市分析

21世紀:近期股市出現較大調整,怎麼看當前的股市?

劉煜輝:從趨勢來看,2021年至今,中國股市已經歷三年熊市。自2021年2月份以來,滬深300指數近乎腰斬。

而從短期來看,股市無疑已呈現流動性承壓狀態。目前市場出現大面積股票沒有承接、沒有買入力量,買入的力量許多是來自於“國家隊”維穩資金的干預。

背後是當前市場估值體系失靈,投資人沒辦法判斷公司價值,即當前公司股價跟公司本身沒有太大關係。

21世紀:本輪股市調整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劉煜輝:強美元、高利率,以及地緣政治引起的高油價等因素對人民幣匯價、人民幣資產形成了一個很強的底層壓力。

股票市場短期來看是一個信心的“投票機”,即在股市的熊市趨勢中間,短期出現了極端風險厭惡情緒。

建議推出平準基金

21世紀:爲什麼建議設立平準基金,是否是建立平準基金的好時機?

劉煜輝:平準基金,顧名思義,就是要平準掉,對沖掉或消除掉投資者人性的“趨利避害”,讓市場平穩運行。

我國應儘早建立平準基金,越快越好。

股票市場本身是一個信心的“投票機”,平準基金就是一種信心的制度保障,建好以後,如果從心理上深刻地改變了投資者心裏的“趨利避害”的行爲選擇,其實目的就達到了。

以美國爲例,2021年美股出現了四次熔斷繼而開始出現金融危機,關鍵時刻,美聯儲打破常規,迅速介入,並表示將爲美國的股票市場提供無限量的流動性支持。

美聯儲這番發言直接讓美國股票市場從熔斷、極端恐慌的風險中擺脫出來。因爲美聯儲背後站着美國聯邦政府,這就是美國中央政府背後的信用。然後市場各種場外資金開始入場,股價擺脫了恐慌性下跌的股災,股指直接上去了。

美聯儲最後到底買了多少股票?實際上它並沒有買入股票。

“國家隊”救市也是一樣的道理,中國如果建立一個類似於平準基金的規劃,大家看重的並不是平準基金會出多少錢,而是平準基金的背後所站立的一個強大中央政府的信用。有中央政府的信用背書以後,那些恐慌的投資人就不會再拋售股票,市場拋售壓力就會急劇下降,股市迴歸正常。

相應地,場外的投資人看到有中央政府的強大信用,即中央政府願意站在中國股票市場的身後給予支持,同時看到現在股票估值很低,將會踊躍進入市場,形成強大的買力,買力和賣力平衡就會發生根本性轉變,市場就上去了。

這個救市過程中間,你說“國家隊”維穩基金——這個平準基金,它真實買入了多少股票,說不定它一股都沒買,也不需要買,關鍵是建立這麼一個保障信心的機制。

21世紀:“國家隊”維穩資金入市,是否能起到平準基金的作用?

劉煜輝:現在雖然大家知道這個市場有維穩資金,每天不斷地在維護市場,但是投資人心裏沒底,大家不知道到底這個是不是制度。如果不是制度,而是臨時性的操作,反而會增加大家心裏面的恐慌。

比方說,大家看到今天市場下跌很多,此時有一個維穩的力量陸續買入——肯定是“國家隊”進去維穩。但是,假如明天股市不跌了,此時這個代表國家中央政府的信用還支不支持股票市場,對此投資人心裏沒底。

因爲相關部門沒有告訴公衆:“國家隊”要通過一個什麼方式入市,如何募集,有多大的規模,怎麼操作,觸發了什麼條件會啓動操作等問題。

所以重要的是中央政府的信用,一定要形成一個透明化的制度,讓整個金融市場的投資人都知道,這將會重新構建每個投資人的心理預期。

21世紀:對於“國家隊”的入市維穩工作,有何建議?

劉煜輝:針對當前“國家隊”日常維穩工作,可以考慮維穩資金從正面擊潰科創50、科創100的空方力量。只有正面擊潰“風險厭惡”,才能迅速地激活 risk on。

怎麼做?

21世紀:平準基金需要多大規模?

劉煜輝:至於規模,短期三五千億美元,是可行的(注:約2.15萬億-3.59萬億元人民幣),長期目標逐年補充至十萬億甚至更多人民幣,根據中國資本巿場的市值規模來測算,與之相配套。

如果是一種心理保障機制的話,當然越多越好,甚至如果相關部門能明確表示“無限量流動性支持”就更好。

因爲它本身就是一個心理保障機制,代表着中央政府的信用,即願意爲中國資本市場提供平穩發展的保障,那麼設立平準基金的目的就達到了。

從心理保障機制的角度來講,如果市場進入平穩的買賣狀態,這筆錢實際上就是一種技術性的賬戶操作,平準基金這筆錢實際上可能是用不上的,即不用真金白銀買入股票,而相當於打仗時的“預備隊”,作爲我方勝利的保障, “預備隊”並不一定要派上去打仗。

比如,如果在平準基金制度下,相關部門說,股市3000點以下就會入場買入股票,那麼市場就不會跌破3000點。因爲在股市接近3000點時,市場自然有各種套利資金進去,因爲它們知道到3000點以下國家隊就會兜底,把股市買上來。

21世紀:平準基金的資金來自哪裏?

劉煜輝:以什麼樣形式來建立這筆錢,是財政拔款的?央企的海外帳戶的外匯資金?央行爲維穩機構提供的借貸資金?……

其實並沒有那麼重要,至少目前是這樣。

目前從資金來源來看,建立平準基金可以分短期和長期兩步來走:

短期內,在央企海外帳戶本就有大幾千億美元的外匯未結匯入官方外匯儲備,可以考慮從這筆錢中劃轉一部分,結匯轉入央行外匯儲備,央行對央企海外帳戶發行一張類似互換收益憑證,比方說3~4個點的收益憑證,風險由央行擔保。

這個就是個技術問題,左口袋右口袋。這是個短期快速的方法。

長期而言,還是要進入長期國債的預算規劃,形成系統性的平準基金長期補充機制,中央銀行可以爲此提供特殊流動性支持。

關鍵是讓市場投資者,儘早、透明、全面地瞭解平準基金這個規劃,“避害”的心就會逐漸消失了,迴歸資本的正常的“趨利”狀態,這次股災流動性危機就解除了。

21世紀:推出平準基金之後可能要面對什麼問題和風險,如果出現極端風險,如何防範?

劉煜輝:我們是通過一套機制降低發生災難性的金融市場恐慌的危機。

事實上,過去10年,中國股市發生了多次流動性風險,比如,2015年-2016年、2018年-2019年、2022年到現在再度發生。過去10年頻繁發生流動性風險,我們應當總結市場基礎設施制度建設的經驗教訓。

我沒辦法回答,在建立了平準基金之後,市場會不會發生極端的風險,當然任何風險的發生都是有概率的,建立平準基金機制,是保證市場平穩運行,儘可能少發生這種極端事件,或者說,建立平準基金的目的就是,當發生這種極端事件時,我們有一個強大有效的機制,迅速的解決和終結這種危機狀態。

(作者:龐華瑋 編輯:姜詩薔)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