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貿易已連續18個月萎縮。今年沒有驚喜,可能還有驚嚇。

曾打遍全球幾乎沒有對手的“德國製造”也失去了光環。

德國聯邦統計局2月5日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由於全球需求疲軟,2023年12月德國進出口降幅超出預期,當月出口額環比下降4.6%,此爲一年來最大降幅,進口下降了 6.7%。

同時,經工作日和季節性調整,德國2023年全年出口額下降1.4%,進口額下降9.7%。

德國進出口數據出爐後,歐洲經濟界再次表達了對歐洲這一最大經濟體健康狀況的擔憂,擔心德國可能會重新陷入衰退。

實際上,除了外貿疲軟外,德國在2024年還將面臨多重挑戰。

荷蘭國際集團(ING)經濟學家布熱斯基(Carsten Brzeski)在近期報告中寫道,“有時感覺就像德國有人打碎了一面鏡子,導致了七年的黴運。彷彿過去四年的疫情、供應鏈摩擦、能源危機和結構性缺陷還不夠,2024年的開端也沒有任何好轉。相反,新的一年給德國經濟帶來了新的問題:政府緊縮措施、火車司機持續罷工、紅海危機造成的供應鏈中斷。事實上,今年第一季度德國經濟再次收縮的可能性似乎更大。”

全球經濟分析公司BCA Research首席新興市場/中國策略師布達吉安(Arthur Budaghyan)則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我認爲,全球貿易在2024年的大部分時間裏都在收縮。”

驚喜並沒有出現

實際上,德國外貿在2023年11月曾經反彈。當月,德國出口額爲1312億歐元,進口額爲1108億歐元,出口額環比增長3.7%,進口額環比增長1.9%,大幅超過此前預期:3.7%爲自2022年2月以來德國出口額實現的最大環比增幅。

不過,彼時長期關注德國市場的布熱斯基就警告稱,11月的改善是在長期令人失望的數據之後的技術改進,而不是實質性好轉的跡象。

“與德國經濟的其他部分一樣,出口仍然陷入衰退和停滯之間的暮色地帶。” 布熱斯基表示,“自2022年初以來,出口在六個季度中有四個季度拖累了經濟。”

他指出,供應鏈摩擦、全球經濟更加分散等因素都對德國出口行業構成壓力。而全球需求降溫、地緣政治衝突和紅海危機正在加劇結構性問題。

“展望未來,德國今天的工業訂單數據改善幅度太小,不足以爲未來幾個月工業活動的大幅反彈做好準備。事實上,德國工業訂單實際上已經萎縮了近兩年。2022年,德國工業訂單月均下降0.8%,2023年前11個月再次月均下降0.4%。訂單量比2021年中期水平低約25%。”布熱斯基表示。

布熱斯基“一語成讖”。5日德國外貿數據發佈後,德國媒體用“黑色12月”來形容此次數據發佈。

“30年來最疲軟的結果”

如前所述,2023年12月的德國進出口出現了令人驚訝的急劇下降,當月德國出口額環比下降4.6%至1253億歐元,創一年來最大降幅。

此前有經濟學家預計,繼11月的強勁增長後,12月出口僅會下降2%左右。

VP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吉澤爾表示:“這證實了我們的假設,即德國經濟今年將繼續萎縮。”

德國聯邦統計局上月宣佈,經價格調整後,2023年德國國內生產總值(GDP)比上年實際下降0.3%。

具體看,12月,德國對歐盟國家、非歐盟主要貿易伙伴的出口都出現了下降,其中對歐盟成員國出口下降5.5%,至675億歐元;進口下降了7.4%。

在與非歐盟國家的貿易中,2023年12 月德國出口的大部分產品銷往美國。經季節和日曆調整後,12月德國對美出口環比下降5.5%至127億歐元。對中國當月出口額爲75億歐元,環比下降7.9%;對英國出口額爲74億歐元,環比下降4.3%;對俄羅斯出口爲7 億歐元,環比增加0.4%,同比下降26.7%。

德國工商會 (DIHK) 外貿專家赫爾韋格 (Carolin Herweg) 表示:“2023 年對德國出口業來說是艱難的一年。”

“繼2009年金融危機和2020年的疫情之後,這是三十年來最疲軟的結果。” 她表示,高通脹率、利率上升和地緣政治風險抑制了對“德國製造”商品的需求,參與國際競爭的公司今年可能仍面臨壓力。

“高能源價格和地方官僚主義將在未來幾個月抑制出口公司的情緒。”赫爾韋格警告稱,“此外,紅海局勢持續緊張,這導致衆多航運公司自2023年12月中旬以來避開了這條對德國也很重要的貿易航線。”

客觀而言,2023年,全球外貿需求疲軟,疊加諸多下行因素。

外經貿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教授、中國世貿組織研究會研究部主任崔凡對第一財經記者解釋道,WTO在去年10月份曾預測,2023年全球貿易量將增長0.8%,同時可以看到2023年全球貿易“量漲價跌”,根據目前(貿易)量和(貿易)額之間的差距,大體上推斷2023年全球的貿易額可能下降5%左右。

在這種情況下,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的多位專家均表示,在目前全球貿易的現狀下,外貿“保份額”是最重要的。

這意味着,要觀察在“整個全球市場的份額是不會下降、能夠維持的”。崔凡表示,一個要看“量”,一個要看份額,還要看製造業佔一國 GDP的比重。

“新的一年裏表現更糟”

新年伊始,但德國出口業從業人士恐怕開心不起來:調查顯示,德國出口行業的情緒陰雲密佈,大多數行業仍預計未來幾個月出口將下降。

2024年1月,德國經濟研究所(IFO)出口預期指數從2023年12月的負7.1點降至負8.4點。

“德國出口經濟在新的一年開局較差。” IFO調查主管沃爾拉貝(Klaus Wohlrabe)表示,“出口商需要新的動力。”

根據 IFO的調查,1月,德國36.9%的製造企業表示缺乏訂單,高於2023年10月的 36.0%。

服務業的情況也好不到哪裏去。5日的一項調查顯示,由於需求疲軟,德國服務業1月的商業活動連續第四個月下降。

可以看到的是,全球需求疲軟對德國製造業造成影響。

德國私人銀行Hauck Aufhaeuser Lampe首席經濟學家克魯格 (Alexander Krueger) 表示:“全球經濟太疲弱,無法提供任何動力。”

達吉安(Arthur Budaghyan)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我認爲今年全球貿易將面臨挑戰,而對全球貿易的積極看法是不合時宜的。”

“儘管全球貿易已經連續18個月萎縮,但我們不能指望它在連續幾年中持續下滑。在任何一個大週期中,都有一些小週期(mini cycle)。最近亞洲出口的改善就是一個小週期,是長期低迷中的短期改善。”

達吉安解釋道,雖然韓國等亞洲經濟體的一些數據顯示出口有所改善,但這種暫時的改善可能是受半導體週期對人工智能芯片需求的推動。

他認爲,要看到的是全球貿易週期中期的改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大體上上調了其預測,但我認爲全球貿易將再次令人失望,尤其是在今年下半年。”他稱。

IMF最新預計,2024年世界貿易增速爲3.3%,2025年爲3.6%,低於4.9%的歷史平均增速。

5日,經合組織(OECD)發佈最新經濟預測顯示,德國經濟今年再次落後於國際增長,OECD將德國2024年GDP 增長預測下調了一半,至0.3%,而法國、意大利和西班牙的表現預計將明顯更好。

OECD經濟學家科斯克表示:“這主要是因爲能源密集型產業在德國經濟中的比重比其他歐元區國家更大。”

由於德國經濟放緩給整個歐元區帶來壓力,OECD對歐元區今年的增長前景不樂觀,將此前預測的0.9%的增長率下調至 0.6%。

(記者高雅對本文亦有貢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