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2月8日訊(編輯 瀟湘)日本央行究竟何時會退出負利率政策?許多業內人士眼下給出的答案是“3月或4月”。而日本諸多的商業銀行,似乎也已早早提前翹首以待着這一刻的到來……

你會選擇把錢存放在負利率賬戶裏?能夠接受存錢還要面臨損失嗎?相信絕大多數人的答案都是不會——這其中自然也包括了過去幾年成爲日本央行負利率政策矛頭所指的日本商業銀行。

但就在去年年底,一個多年來不曾見過的景象出現了:日本商業銀行在央行的負利率賬戶上的存款餘額,史無前例地出現了激增。

根據日本央行最新公佈的12月的最新數據顯示,當月日本主要銀行的負利率賬戶中存有3.2萬億日元(約合220億美元),這是自2016年初時任央行行長黑田東彥推出非常規負利率政策以來最多的一次。

淺析負利率政策運行原理

這裏,我們可能需要先向投資者具體介紹下,日本央行的負利率政策究竟是怎樣運行的:

日本商業銀行在日本央行通常會開設兩個帳戶,一個是存款帳戶(和一般儲戶在商業銀行開設的存款帳戶一樣),該帳戶裏的存款利息仍然是正值;另一個帳戶是用來劃帳的常備經常帳戶,通常是用來支付支票等金融票據結算用的,日本的商業銀行一般會將減持國債和金融債券獲得的資金存入經常帳戶裏。

而日本央行自2016年開始實施的負利率政策,主要是通過設置包含負利率的分級利率體系,改變利率走廊下限來實現。日本央行的負利率政策不包括上述商業銀行存款帳戶裏的存量資金,只針對商業銀行經常帳戶中的超額準備金存款,徵收一個“負利率罰息”——對新增的經常帳戶存款徵收0.1%的手續費,這樣一來就產生了負利率。

而結果也就自然而然,日本商業銀行不會再把大量新增存款放入或停留在負利率的經常帳戶中。

激增背後的邏輯

在過去八年時間裏,當日本央行開始對金融機構存放多餘資金的這些賬戶收取-0.1%的利息時,央行政策制定者得到了他們想要的結果——現金流向了其他地方、流向了金融體系中更具生產力的部分,也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支持日本經濟振興和刺激通脹的作用。

但這種情況在最近幾個月發生了變化。

而其背後的原因,或許也不難猜測:日本商業銀行正在押注,日本央行眼下所實施的全球唯一的負利率政策即將結束!

三菱日聯摩根士丹利證券公司首席固定收益策略師Naomi Muguruma就表示,“一直不願在負利率賬戶中持有資金的銀行,似乎正在改變主意,因爲如果負利率政策退出臨近,就沒有必要強行(向外)投入資金來特意減少存款餘額了。”

這些負利率賬戶的金額其實從去年10月份開始就已有所攀升——當時日本央行對收益率曲線控制政策(YCC)進行了進一步調整,加劇了人們對更廣泛的政策變化即將到來的猜測。

與此同時,日本央行的政策調整也增加了債券市場面臨的不穩定性——使購買日本國債的風險變得更大(一旦日本央行轉向,日債可能大跌),這也增加了銀行在負利率賬戶中注入更多資金的理由。

貨幣經紀商Central Tanshi Co.的首席經理Yosuke Takahama指出,雖然通過套利交易,甚至也可以讓負利率賬戶中的資金獲利,但12月份數據的巨大變化,更多還是表明了人們預期日本央行將轉變政策。

根據日本央行1月政策會議的意見摘要顯示,已有一位日本央行委員表示,如果物價目標實現在望,將考慮結束負利率政策。

責任編輯:於健 SF069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