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日本股市成爲全球市場中最大的焦點之一,日經225指數距離1989年泡沫破裂前的歷史高點僅咫尺之遙。

貨幣政策、盈利預期、公司治理、巴菲特效應等因素成爲海內外資金持續流入的關鍵。海通國際日本分公司CEO季屏子在接受第一財經採訪時表示,日本與歐美市場相比具有多重優勢,同時公司治理的效果還有待進一步顯現。雖然日本央行可能將退出負利率政策,對市場的衝擊相對可控。

領跑全球主要市場

自年初以來,日經225指數的漲幅接近15%,是全球主要股市的榜首。在不到兩個月內,與第二名納斯達克100指數的差距已經拉開到兩位數。

不少市場人士表示,與34年前相比,現在的市場環境完全不同,資金正在持續流向這個充滿活力的市場。季屏子對第一財經分析道,和歐美市場相比,日本股市有多重優勢,“首先是宏觀轉折點,持續30年的通縮將結束,惡性通脹的風險小,國內利率環境對市場很友好。”

日元貶值提振了出口板塊和芯片行業的強勁表現,日元兌美元匯率從2020年的103兌1美元跌至近151兌1美元的數十年低點,使日本出口在全球市場上更具競爭力。這對日本作爲汽車和零部件(如豐田、本田、普利司通)、電子產品(索尼、任天堂、佳能和京瓷)和重型機械(久保田和東芝)的主要出口商來說尤其重要。

外國投資者在不斷上漲的日本股市中增持了頭寸,根據日本交易所上週更新的數據,去年全年日本股市淨流入6.3萬億日元,今年第一個月已經達到1.16萬億日元,爲至少2014年以來的最高值,呈現加速買入的趨勢。

另一方面,季屏子認爲,日本高端製造業基礎雄厚,是近年來全球供應鏈重整的受益者,因此高端製造板塊值得繼續看好。再者,歷史上日本在很多制度方面落後歐美,包括僱傭制度,數字化進程,企業治理等,因此如果下決心推進改革,會有更多制度紅利的釋放。

事實上,即使日本股指去年以來上漲超過50%,強勁的盈利前景讓估值依然處於合理範圍。

2023年,日本國內上市企業稅前利潤率升至略低於7%的歷史新高,而1989年12月日經指數處於歷史高位時,稅前利潤率不到1%。Yardeni的數據顯示,分析師預計2024年的平均收益增長率將升至11.5%。截至1月底,摩根士丹利MSCI日本指數12個月遠期市盈率達到15.1倍,也低於MSCI美國指數20.3倍和MSCI全球指數的17.6倍。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股市的火熱也吸引了中國投資者的關注,買盤湧向跟蹤日經指數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導致多隻ETF基金宣佈盤中臨時停牌措施,並提醒投資風險。第一財經記者粗略彙總發現,標題中包含“日本”一詞的國內機構研究報告的數量從2023年下半年開始明顯增加,目前維持在每月20~30篇左右。

公司治理與巴菲特效應

公司治理也是提振日本股市信心的關鍵。東京證券交易所(TSE)去年早些時候呼籲企業專注於實現可持續增長和提高企業價值。從長遠來看,這被認爲是一個更重要的結構性發展。

季屏子對第一財經表示,公司治理如果得以全方位改善,其利好影響將非常深遠和重大,核心效應是企業淨資產收益率(ROE)的持續性提高。日本企業的平均ROE目前只有約9%,和歐美相比偏低。

在公司治理和管理準則的背後,意味着公司需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努力地爲股東帶來回報。東證所向上市公司提出的建議要求包括,推進研發投資和人力資本等舉措,以創造有助於可持續增長的知識產權和無形資產,投資設備和設施,以及業務組合重組。 另一方面,通過股息或回購來增加股東的回報。Bestinvest董事總經理霍蘭茲(Jason Hollands)認爲,從過去的歷史上看,日本市場的收益率一直很低,因爲公司喜歡在資產負債表上囤積現金,東證所新政給上市公司增加壓力,使其變得對股東友好。

好消息是,日本公司完全有能力採取部分或全部這些措施。根據Alliance Bernstein的數據,佔日本市值53.5%的公司的資產負債表上有淨現金頭寸,而美國和歐元區的這一比例分別爲39.4%和22.8%。這給了企業投資業務,以及增加股東的回報空間。

經歷了福島地震後,日本經濟開啓了新一輪復甦。然而,外界對“失落三十年”的印象使得其股市一直走勢不溫不火,也沒有反映出企業運營能力改善的實際狀況。此前,“股神”巴菲特加碼入場成爲了重要里程碑。這位“奧馬哈先知”去年4月初訪問日本, 引起了海外投資者的進一步興趣。公開資料顯示,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大手筆買入了伊藤忠商事(Itochu)、丸紅商事(Marubeni)、三菱商事(Mitsubishi)、三井物產(Mitsui)和住友商事(Sumitumo)這五家日本貿易公司的股票,並已經獲得了豐厚的回報。“股神”稱,這些公司當時的估值相當“荒謬”。

資管巨頭貝萊德繼續看好日本市場前景,“由於強勁的盈利、股票回購和其他有利於股東的企業改革,我們……現在變得更加樂觀。日本也不能免受全球經濟放緩的影響。然而,我們看到了一些因素,長期前景依然穩固。”報告寫道。

日本央行貨幣政策不確定性

在不少市場人士看來,日本央行潛在的政策轉向預期可能給牛市帶來衝擊。

根據1月政策會議意見摘要,日本央行討論了在不久的將來結束負利率的可能性。有委員表示,政策修訂的條件,包括終止負利率政策,似乎正在得到滿足。

此前有知情人士稱,儘管日本經濟陷入衰退,但日本央行仍有望在未來幾個月結束負利率。日本央行政策制定者關注的焦點是,2024年的大幅加薪是否會在明年重演,央行認爲這是日本擺脫幾十年來低迷家庭消費所必需的條件。因此,今春制定2025年薪酬水平的年度工資談判對日本央行來說仍然是重要的經濟指標。

對於未來的政策前景,季屏子認爲,去年以來日本央行已經成功多次調整收益率曲線控制政策(YCC),很大可能在未來3~6個月內會宣佈退出負利率,這主要取決於央行對日本經濟走出通縮的信心。

日本上一次加息是在2007年,伴隨着全球金融危機爆發,股市大幅下挫,日本央行隨後再次降息,並從2016年開始進入負利率階段。

對於貨幣政策轉向對市場風險偏好的衝擊,機構並不是非常悲觀,關注點主要集中在資金流入能否持續。高盛首席日本股票策略師柯克(Bruce Kirk)表示,公司治理推動回購等市場友好行爲將繼續成爲市場信心的關鍵。美銀髮布報告稱,日本投資者可能重回國內市場,“如果實際工資轉爲正值,這將有助於散戶投資者提高購買力和對通脹可持續性的信心。”

季屏子稱,今年日本貨幣政策的變化基調不是明顯收緊,而是從超級寬鬆向正常化過渡,因此對股市帶來大幅負面衝擊的可能性非常小。

責任編輯:於健 SF069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