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記者 彭斐    每經編輯 梁梟    

1月下旬,臨近農曆新年,山東人口第一大縣滕州年味正濃。城區主幹道龍泉路兩側掛滿彩燈,處處流光溢彩,一派喜慶祥和之景。

不過,滕州城區往南十多公里外,正威華能(山東)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正威華能)的員工們並沒有過年的喜悅心情。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實地調查中獲悉,這家頂着“棗莊市招引建設的單體投資額最大的製造業項目”光環的公司長期無訂單,正處於停產的危機之中。

多位正威華能員工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證實,自2023年7月、8月份以來,公司已經完全停產,目前正常出勤的車間一線職工只剩20餘人。

沿着龍泉路一路向南,就進入了滕州的工業園區,正威華能就位於道路最南端。1月下旬,記者來到正威華能廠區看到,廠區工作人員的十多輛汽車、電動車散亂地停在門口。下午兩點剛過,就有三三兩兩的員工打卡下班。佔地600餘畝的廠區內,除了離大門最近的兩個鋼結構廠房外,後方數百畝土地上只有幾處在建的鋼結構。此外就是大片枯黃的荒草,在寒風中低頭搖曳。

廠區的空曠之景,更襯得“正威(世界500強)”的標牌格外顯眼。廠區大門和車間都有這樣的標牌,它們展示出正威華能這家公司的強大背景。從出身來看,正威華能項目總投資高達120億元,其背後是有“世界王”之稱的王文銀所控制的深圳正威(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正威集團)。

正威華能陷入停產危機背後有哪些隱情?是否與正威集團有關?記者由此開展多方走訪調查。

對於李帥和其餘20多名仍堅守在車間的同事來說,就算可以進入廠區,能做的也只有出勤、發呆,按點上下班。圖爲正威華能廠區每經記者 彭斐 攝

職工打卡被拒絕入廠,四個月只領到一個月工資

龍年春節臨近,但正威華能職工李帥(化名)卻沒有一絲過年的喜悅——他已經四個月沒有拿到工資,更擔心春節後失去工作。

按照國務院公佈的節假日安排,2月10日纔是春節放假時間。不過,2月2日一早,李帥和十餘名職工到正威華能門口發現,前一天還能正常出入的公司,此時已是大門緊閉,打卡機也無法進行指紋識別。

詢問物業保安後,李帥等人被告知:“2月1日下班後,人力資源已重新(安排錄入指紋),只給保安錄入指紋……人力資源和部分銷售後勤去山東華能(注:山東華能電纜有限公司,正威集團控股的位於滕州的另一家企業)產區辦公。”

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於2月6日嘗試詢問正威華能相關人士,但對方以工作忙爲由,未予以正面回應。而對於李帥和其餘20多名仍堅守在車間的同事來說,就算可以進入廠區,能做的也只有出勤、發呆,按點上下班。

實際上,類似的情況在2023年時就已出現。去年10月份,在與《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交流時,另一位正威華能人士透露,夏天上班就是拔草、打掃衛生,也有一點生產任務。

但在公司口中,針對上述情況又有另一種表述。2023年10月31日,正威華能微信公衆號曾發佈“美化公司環境、共建清潔廠區”的文章,稱上述情況是爲做好防火工作、保護員工生命安全。不過,該文章目前已經被髮布者刪除。

事實上,《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多個渠道獲取的信息顯示,正威華能自2023年10月份以來,已經全面停產。沒了造血能力,職工工資的發放也成了問題。

“公司正常是每月15日發放上一月工資,但去年10月份以來,只是在11月上旬發放了10月份的餐補(每天25元,按出勤天數計算),其他工資、績效分文未發。”包括李帥在內,多名正威華能在職員工向記者表示,在此期間,大家找到工作就自動辭職了,公司目前正常出勤的職工僅剩20多個。

一位與正威華能在職人員往來密切的人士則透露,公司未及時足額髮放薪資,卻在勸導職工主動離職,給出的理由是“公司不會主動辭退員工,也不會有先例給予補償”。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嘗試聯繫前述正威華能相關負責人,但該人士拒絕回應。

據李帥說,他們之所以還在堅持,更多的是想要一個說法。“我們也一直希望企業可以正常生產,就算不生產了,原本可以好聚好散協商解決勞動關係,結清工資走人,畢竟年前年後工作也不好找,我們都交了保險,希望可以領到失業金。公司目前這樣我們也能理解,大環境不好,補償也不是非要不可。”李帥表示。

有些蹊蹺的是,相比於正常出勤員工,主動離職的人反而能拿到工資。另一位正威華能在職員工向記者透露,如果員工主動離職,並且簽署公司單方面編制的協議,就能領到工資,協議的主要內容是“辭職後不能傳播、宣傳公司‘負面信息’,不能通過法律追求補償”。

爲了解正威華能目前的真實經營狀況,2月7日上午,記者致電正威集團滕州項目負責人,其否認公司停產一事。但對於2月2日不再讓職工入廠的原因,該人士用“你猜”作回應。此外,對於通知中長期無訂單等事宜,該人士未予以否認。至於節後何時復工,該人士稱“等通知”。

後續,李帥又向記者透露,他們在除夕前(臘月廿八)領到了一個月工資和兩個月餐補,共計五千來塊錢,“實屬不易”。

百億項目落地計劃23億,已被移出重點項目名單

李帥是滕州本地人,他需要這份工作養家。而在目前的情況下,和他一樣沒有選擇主動離職的正威華能職工,除了堅持,更多也只剩下無奈。李帥是2020年3月正式入職正威華能的,儘管彼時正威華能還未投產,但正威集團世界500強的名號無疑是最能打動他的因素。

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正威華能成立於2019年11月18日,註冊資本金20億元。公司的經營範圍主要包括銅材、電線、電纜等產品的生產和銷售。從股權結構來看,王文銀控制的正威集團持有正威華能80%股權,其餘20%股權由滕州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局控制的兩家公司持有,持股比例均爲10%。

正威集團官網信息顯示,在2023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中,正威集團背後的正威國際集團以904.982億美元營收連續第11年榮登世界500強榜單,位列第124位。

頭頂正威集團的光環,正威華能剛成立時在棗莊一時風光無兩。據《齊魯晚報》報道,2021年3月18日,由世界百強企業正威國際集團投資120億元的正威華能金屬新材料項目在滕州市正威華能項目產業園舉行一期投產暨二期開工儀式。

在開工儀式上,正威國際集團投資委員會主席李斌對正威華能項目有這樣的介紹:該項目作爲山東省2020年重大推進項目,自2020年5月份正式動工以來,短短10個月時間,完成了近16萬平方米核心廠區建設,包括導體車間、低壓車間、研發樓等,完成大量設備安裝調試和試生產,踏上了投產運營的新階段、新徵程。

而在項目一期投產暨二期開工儀式致辭中,正威國際集團董事局主席王文銀表示:“正威華能金屬新材料項目一期僅用10個月時間項目主體建成完工,是正威集團2021年十餘個計劃投產項目中第一個投產的項目,這主要得益於地方黨委政府打造的一流營商環境。”

滕州市招商引資服務中心的信息顯示,作爲棗莊市招引建設的單體投資額最大的製造業項目,項目投產建成將對當地新材料產業“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羣”起到重要示範和引領作用。

然而,與此前宣傳的計劃投資120億元不同,正威華能項目真實的投資額可能打了不小的折扣。《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由正威華能負責建設的正威國際金屬新材料項目,在2020年、2021年、2022年連續位列棗莊市重點項目名單,三年間累計計劃投資額爲23億元。而在2023年、2024年,該項目已經不在政府公佈的重點項目名單中。

2月6日上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投資諮詢名義致電棗莊市發改委,相關人士表示,總投資以項目實際落地爲準,(正威華能)不在重點項目名單上可能是項目已經完工,或者因其他因素被調出名單。

一位不願具名的山東某地招商負責人則透露,項目引進成功與否,首先要看其最終投資,以及其投產後能否真正順利運行。以正威華能目前的情況來看,此次招商可能並不成功。

相關資料顯示,正威華能金屬新材料產業園項目總投資120億元,項目佔地1200畝,分三期建設。其中,一期項目投資60億元,佔地650畝,主要產品爲軍民兩用電纜及高鐵、船舶、國家電網線纜、高端精密線材等。

1月29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正威華能廠區看到,目前項目一期規劃使用的650多畝土地上,只建設完成了兩個車間。而項目所涉及的宿舍、研發樓等,雖然已完成外部工程,但因爲建築內部沒有裝修,至今未投入使用。

投產以來,生產似乎就一直不太正常

2024年1月5日,棗莊市政府早早公佈了2024年市重點項目名單。曾被寄予厚望的正威華能並未出現在名單中。此外,記者在正威華能廠區附近看到一塊“2023年1~12月滕州市納稅企業光榮榜”百強名錄,正威華能並未上榜,而在百強目錄不遠處就有“正威(世界500強)”的標牌。鮮明的對比之下,這個項目的現狀更引人關注。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棗莊市一年前發佈的《棗莊市202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中,正威華能作爲“龍頭企業”曾被重點提及。在“聚焦調結構、育生態,凝心聚力做優工業做強產業”的表述中,上述計劃提及:高端裝備產業,深入推動機牀及礦山裝備智能製造、精密部件產業集羣壯大規模,大力支持騰達不鏽鋼、鑫金山、正威華能等龍頭企業擴容提質。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正威華能不僅沒有實現擴容提質,這家企業是否還能正常運營,都要打一個問號。

記者獲取的一份正威華能在2023年12月29日下發的通知顯示,該公司長期沒有生產訂單,且處於停工停產狀態,經營面臨巨大壓力和困難。前期正威華能領導通過各種方式籌集資金以確保員工工資足額及時發放。但“時至今日,確實無資金進行薪資發放,公司各級領導通過各種方式在努力擺脫當前困境,但收效甚微”。對於上述通知的真實性,多名正威華能在職員工予以確認。

值得注意的是,自2021年3月份投產以來,正威華能的生產似乎就一直不太正常。在李帥的記憶中,自投產以來,正威華能還沒有滿負荷生產的時候,但“公司一直都是斷斷續續生產,在疫情最嚴重時,還留了一部分在閉廠生產”。

一位在2022年就已離開的正威華能前員工則透露,公司投產以後,經常有棗莊市,甚至山東省裏的領導到廠區參觀。爲了展示生產線的忙碌,公司經常會搞一些“假生產”的情況,比如從外面運一些不是正威華能生產的電纜成品到廠區,車間行車來回空轉等情況。

對於是否真實存在上述情況,《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嘗試聯繫正威華能相關人士,但均未獲得回應。在這位已離職的員工看來,正是因爲這種裝模作樣的“假生產”,他在入職第四個月就選擇主動辭職。

值得注意的是,《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滕州市多位政府人士處獲悉,因爲拖欠工資,當地勞動、信訪等部門已經介入。而在2023年12月底下發的通知中,正威華能向勞動稽查部門及政府各級領導反映了當前實際情況:公司長時間無生產訂單,長期嚴重虧損的現狀,已無力準時、足額髮放員工薪資。

投產僅3年就停產 行業下行還是集團拖累?

投產不到三年,正威華能這個百億級項目就遭遇了停產危機。而此前,正威華能一度被地方政府視爲招商典型。面對如今的困局,地方政府方面也頗爲無奈。在與《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交流時,滕州市一位政府人士透露,雖然有20%國有持股,但正威華能屬於民營企業,當前的經營困難政府也不好過多幹預。而對於經營困境出現的原因,企業給出的解釋是受大環境影響。

《每日經濟新聞》於1月30日前往持有正威華能10%股權的滕州市城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在得知記者採訪內容與正威華能有關後,包括辦公室負責人、職員在內的多位人士以不瞭解相關情況爲由拒絕了採訪。

在與《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交流中,一位正威華能的銷售負責人透露,目前公司的情況,主要還是受集團的影響。包括企查查在內的多個第三方平臺顯示,2023年12月5日,正威集團16億元股權被凍結,凍結期限至2026年12月3日。正威華能是該筆股權凍結的標的企業。

從目前情況看,或許正是這次股權凍結,讓正威華能徹底喪失了流動性。一位正威華能員工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在討要欠薪時,領導給出的解釋是公司賬戶目前被凍結,只能進不能出。

李帥向記者透露,在1月31日,公司(指正威華能)在微信羣發佈通知:爲保障全體員工年前部分工資的發放,經公司領導研究決定於近期銷售一批呆滯品,銷售款項用於全體員工的工資發放。對此,記者嘗試向正威華能相關人士求證,但電話無人接聽。

在山東某地政府招商部門人士看來,這些做法並不能解決實際問題。企業陷入經營困境的主要原因:一是銅線、電纜行業進入低景氣度週期;二是公司商業模式是否具有可持續性存疑。

媒體相關報道顯示,正威華能項目是正威國際集團打造的首個軍民融合電線電纜項目,與山東省軍用線纜龍頭企業山東華能線纜合作,形成了創新孵化、加工生產、應用交易等完整產業鏈。

然而,作爲銅加工下游領域的電線電纜行業已經逐漸飽和。中商產業研究院的報告顯示,近年來電線電纜產量逐年增加,但增速有所放緩,僅維持個位數增長。

除了下游電纜行業增速放緩外,2023年以來,正威集團旗下多家產業園陷入輿論風波。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不完全統計,正威集團宣稱旗下擁有超40個產業園區、科技城、創新中心等項目,涉及新材料、集成電路、金屬、玉石等多個領域。從公開報道來看,多個產業園已經涉及停工、拖欠薪資等各種糾紛。

在上述政府招商部門人士看來,和正威集團的營收體量相比,正威華能項目的金額不算大,但背後反映出正威集團狂奔擴張的後遺症:在全國各地上馬多個百億級項目,一旦某個環節出現差池,就會引發連鎖反應。

2月18日是節後開工第一天,李帥和大約10名員工按照正常上班時間來到正威華能門口,保安按物業要求不予開門。關於正威華能復工的最新進展,記者也將持續關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