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成功吸引了微軟作爲芯片代工業務客戶,標誌着該公司在扭虧方面取得的一個關鍵勝利 。

微軟和英特爾在週三的一個活動上表示,微軟計劃使用英特爾的18A製造技術生產自研芯片。它們沒有透露具體是什麼產品,但微軟最近宣佈兩款自研芯片計劃,一種是計算機處理器,一種是人工智能加速器。

英特爾一直尋求證明自己在晶圓代工市場上的競爭實力。代工芯片業務對於這家半導體先驅來說是一個重大轉型。近期,英特爾正在努力追趕臺積電等業內領軍企業。

與此同時,微軟也在尋求確保穩定的半導體供應,從而爲自身的數據中心運營提供動力,特別是在人工智能需求增長的情況下。自研芯片還能讓微軟根據自己的具體需求對產品進行微調。

大多數所謂的芯片製造商實際並不擁有工廠,而是將生產外包給臺積電和三星電子等公司。英特爾在晶圓代工市場上遠遠落後於臺積電和三星,但該公司的目標是至少到2030年前超越三星。去年英特爾在外包業務上的收入不到10億美元,而臺積電接近700億美元,市場份額高達60%左右。根據行業研究的報告,三星在芯片代工市場的佔有率約爲1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