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北京2月22日訊 A股五大上市險企近日相繼披露2024年首月保費收入(指原保險保費,下同),中國人壽中國人保中國平安中國太保和新華保險共攬保費5505.96億元,同比下降2.6%。 

2024年1月,五大險企保費增速呈現分化特徵,保費收入增速“一升四降”,僅中國人壽實現同比正增長。其中,中國人壽實現保費收入2066億元,同比增長2.2%;中國人保實現保費收入1060.30億元,同比下降5.5%;中國平安實現保費收入1377.56億元,同比下降1.4%;中國太保實現保費收入703.20億元,同比下降7.5%;新華保險實現保費收入298.90億元,同比下降15.0%。 

從已公佈的保費收入數據來看,五大上市險企1月壽險“開門紅”並未如期實現。五家上市險企旗下人身險子公司合計實現保費收入約4123.64億元,同比下降4.6%,僅中國人壽保費收入同比實現正增長,人保壽險、太保壽險和新華保險保費降幅均超10%。1月,人保壽險、平安人壽和太保壽險分別實現保費收入320.04億元、989.43億元和449.27億元,降幅分別爲18.5%、3.9%和14.7%。 

“開門紅”緣何未“紅”?廣發證券分析師陳福、劉淇分析稱,銀保渠道“報行合一”調整導致開門紅保費增速普遍下滑。根據監管估計,報行合一實施後,銀保渠道佣金費率較之前平均水平下降了30%左右,預計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銀行銷售保險產品的積極性,但展望後續,費用率的下降有利於提升價值率水平,推動價值銀保的形成。其中國壽實現了保費的穩增長,預計主要受益於開門紅預售節奏較早以及銀保佔比低於同業的綜合影響;平安保費增速相比較小,預計主因銀保優才隊伍的建設成效。 

國泰君安證券分析師劉欣琦、謝雨晟也持類似觀點,其認爲預計主要兩方面原因,一是在銀保“報行合一”監管政策下階段性銀行渠道銷售保險產品意願下降,同時部分公司爲了優化業務結構主動放緩躉交業務發展;二是受過去幾年新單增速放緩影響續期增長受到壓力。 

相較壽險業務,上市險企的財產險業務表現良好。2024年1月,人保財險、平安產險和太保產險分別實現保費收入628.28億元、324.33億元和253.9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7%、1.1%和8.9%。 

其中,中國人保還公佈了財產險業務主要細分業務保費。2024年1月,人保財險車險保費收入284.36億元,佔比45.3%,同比增長2.9%;非車險業務保費收入343.92億元,佔比54.7%,同比增長2.6%。 

展望2024年,陳福、劉淇表示,財險保費收入受益剛需屬性有望穿越週期穩定增長;從綜合成本率角度看,自然災害損失迴歸穩態和風險減量的持續推進有望推動賠付率逐漸優化,而費用率則受益於監管高壓態勢所帶來的競爭趨緩有望下行。  

來源:中國經濟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