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年春節檔,電影市場喜迎“龍抬頭”,8天斬獲80.25億元票房,總場次達395.42萬場,總出票1.63億張,均刷新了同檔期的歷史記錄。而受益於此,背後的參投公司也將獲益不菲。

春節檔票房勇創新高

影視行業持續復甦

隨着“史上最長春節檔”收官,據燈塔專業版數據統計,2024年春節檔總票房實現80.25億元,超過2021年的78.43億元,刷新了中國影史春節檔票房紀錄。受此影響,2月19日龍年首個交易日,影視傳媒類公司幾乎全線上漲,其中,包括上海電影等在內的多家公司均實現跳空漲停。

繼《你好,李煥英》之後,賈玲時隔三年再度以導演身份迴歸春節檔,由其導演並主演的《熱辣滾燙》領跑檔期,春節期間斬獲了27.15億元票房。等待5年,韓寒也攜沈騰、尹正等一衆原班人馬帶着《飛馳人生2》回到春節檔,期間也創造了23.96億元的票房。動畫電影《熊出沒.逆轉時空》和張藝謀的《第二十條》分別以13.87億元和13.38億元分別暫居春節檔票房榜第三位、第四位(見附圖)。

東吳證券分析認爲,2024年春節檔票房表現突出,主要系票價下行、場次增加,及優質內容供給驅動下,觀影需求強勁釋放。

據燈塔專業版數據統計,2024年春節檔平均票價爲49.1元,相較2022年、2023年持續下行。而期間放映場次達395.42萬場,創歷年新高。且以初一至初八的8天檔期統計,觀影人次達1.63億,同樣也刷新了中國影史春節檔的記錄,觀影需求持續強勁復甦(見表1)。

另外,根據燈塔專業版AI預測,《熱辣滾燙》《飛馳人生2》總票房有望分別突破40億元與33億元。《第二十條》日票房多次逆跌,根據燈塔專業版AI預測,總票房有望突破24億元。此外,第三方機構給了《熊出沒·逆轉時空》21.5億元的預測票房,該系列影片有望再次打破前作票房紀錄。

目前,2024年影片儲備顯示,已有部分影片宣佈定檔,包括《沙丘2》及《白蛇:浮生》等。還有《傳說》和《射鵰英雄傳:俠之大者》等優質國產影片待定檔。招商證券分析認爲,隨着優質海內外影片陸續上映,疊加觀衆觀影需求復甦,影視行業有望進一步復甦。

高票房背後

這些公司將獲益不菲

火爆的春節檔電影背後,多家上市公司受益匪淺。

中國電影爲票房前5名影片的主出品方,成爲春節檔押注最多且最準的大贏家。

橫店影視參投了《飛馳人生2》、《熊出沒·逆轉時空》、《第二十條》、《我們一起搖太陽》等電影。

光線傳媒繼《滿江紅》、《堅如磐石》之後,再度聯手張藝謀,主投《第二十條》。

阿里影業參與出品了《熱辣滾燙》《飛馳人生2》和《我們一起搖太陽》,同時是《熊出沒·逆轉時空》的聯合出品及發行方,也是《飛馳人生2》的聯合發行方。

除了傳統的影視公司,以互聯網票務起家的貓眼和淘票票共同出現在《飛馳人生2》的出品方名單中。此外,貓眼還參投了《熊出沒·逆轉時空》。

光線傳媒2月19日發佈公告表示,子公司主投、發行的影片《第二十條》已於2024年2月10日起在中國大陸地區公映。據國家電影專資辦數據顯示,截至2月17日24時,該影片上映8天,累計票房收入(含服務費)約爲13.42億元。公司來源於該影片的營業收入區間約爲4億元至4.6億元。

博納影業也表示,截至2月17日,公司參投的影片《飛馳人生2》已斬獲近24億元票房,位居春節檔票房成績第二名。作爲《飛馳人生2》的重要出品方之一,此次是公司第五次攜手韓寒。此前,博納影業與韓寒合作出品《後會無期》《乘風破浪》《飛馳人生》《四海》等四部影片共斬獲近40億元票房,獲得了市場高度認可。

其實,得益於2023年電影市場的回暖,A股市場20家影視院線公司中,目前已有17家提前於正式年報發佈了2023年年報業績預告,其中8家公司實現了扭虧爲盈(見表2)。

從盈利能力來看,萬達電影的盈利金額預期最高,全年預計實現歸母淨利潤9億元~12億元,較2022年度預計增長146.8%~162.4%。

如果從預增幅度來看,則中視傳媒的增長預期相對最高,全年2.58億元~2.98億元的淨利潤預計同比預增495.93%~557.19%。

馬雲、吳秀波也“愛”影視股

觀察機構對影視股的持倉情況,以公募基金四季報披露數據來看,多隻影視傳媒股在去年四季度得到了基金的較高關注,光線傳媒、萬達電影、上海電影、華策影視4家公司的公募產品參與數量均超過了10只。

因當前2023年年報披露才剛剛開始,結合去年三季報數據統計,QFII、陸股通等也對部分影視類公司進行了重倉。如高盛集團在去年三季度新重倉了北京文化,季度末以345.69萬股的持倉位居公司第十大股東。摩根士丹利新重倉了華誼兄弟,季度末以2780.04萬股的持倉位居公司第六大股東,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則重倉了奧飛娛樂、中國電影、橫店影視等。

此外,華誼兄弟的前十大股東中,馬雲位居第二位;幸福藍海的前十大股東中,吳秀波位居第四位。不過,翻看歷史財報,馬雲、吳秀波的參投時間均已距今頗爲久遠,馬雲首次現身華誼兄弟大股東名單的時間在2009年四季度,吳秀波也是在幸福藍海2016年上市後的首份財報中,即坐穩了公司的大股東席位,且據悉,早在2011年,吳秀波就以戰略投資人的身份進入了幸福藍海。但長期來看,兩家公司的市場表現則並不算出色。

另外,去年四季度期間,華策影視還同時接待了73家機構的調研,高毅資產、摩根士丹利、新華資產管理、大家資產管理、中國人壽保險等機構均有現身,對於四季度是否也將其納入了重倉標的,還要等公司正式年報披露後纔會揭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