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夏時報

記者冉學東 見習記者 李想 北京報道

繼國有大行於2023年12月末相繼下調了定期存款掛牌利率後,中小銀行再次掀起跟隨降息潮。

近日,桂林銀行、柳州銀行、榆樹農商行、樺甸農商行等多家銀行密集發佈存款利率調整公告,涉及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大額存單等多種存款產品,下調幅度爲10至60個基點(BP)不等。

業內人士普遍認爲,存款利率仍有可能進一步下調。目前,需要確保“金融穩定”和“內外均衡”,下調存款利率幅度可以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協同財政發力,有助金融市場回暖。

銀行相繼降息

早在2023年12月末,國有大行相繼下調了定期存款掛牌利率。如今,又迎來新一波中小銀行存款降息。

春節過後,包括桂林銀行、柳州銀行、榆樹農商行、樺甸農商行等在內的吉林、廣西等地銀行近日密集發佈存款利率調整公告,下調存款利率的品種,涉及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大額存單等,下調幅度爲10至60個基點不等。

2月21日,榆樹農村商業銀行表示,根據利率市場化需求,該行決定從2024年2月22日零時起,統一調整活期存款、三年及五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利率執行上限,活期存款利率下調至0.2%;三年及五年期利率下調至2.7%。

吉林樺甸農商行也於2月21日發佈公告,根據利率市場化需求,決定從2024年2月22日零時起,統一調整活期存款、三年及五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利率執行上限,即將活期存款利率由現行的0.25%下調至0.2%,下調5個基點;三年及五年期利率由現行的2.8%下調至2.7%,均下調10個基點。

柳州銀行在公告中表示,該行於2月21日對部分存款產品執行利率進行調整,其中一年期定存利率從2.25%下調至2.15%,三年期定存利率從3.4%下調至3.2%,五年期定存利率從3.8%下調至3.2%。

同時,2月19日,柳州銀行公告顯示,該行3個月及6個月定期存款利率較此前下調10個基點;3年及5年定期存款較此前分別下調20個、60個基點。並且,對於個人大額存單存款利率柳州銀行也有所下調。其中三年期大額存單下調20個基點至3.25%,五年期大額存單下調70個基點至3.25%。

2月20日,桂林銀行發佈公告稱,調整單位整存整取五年期存款產品執行利率至3.2%。

桂林銀行也已多次調整單位整存整取五年期存款利率,該存款產品利率累計下調了70個基點。去年6月,該行發佈公告稱,調整此項存款利率至3.9%;今年1月該行再發文稱,調整此項存款利率至3.35%。

對於中小銀行相繼下調存款利率的原因,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主要是爲了適應當前的經濟形勢和央行的貨幣政策導向。隨着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和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央行可能會採取降低市場利率的措施來刺激經濟增長。銀行下調存款利率可以減輕自身資金成本,同時鼓勵企業和個人更多地進行投資和消費,而不是將資金存入銀行。此外,存款利率的下降也有助於穩定匯率和抑制資本流出。

降息在路上

此前,央行在2023年第四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指出,持續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進一步完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形成機制,發揮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作用,促進社會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

2月20日,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佈,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1年期LPR爲3.45%,5年期以上LPR爲3.95%。本次1年期LPR報價保持不變,但5年期以上調降25BP。

據悉,甬興證券研究報告認爲商業銀行存款利率下調之後,一方面有助於緩解商業銀行淨息差,降低商業銀行負債端成本;另一方面存款利率下調意味着我國利率中樞水平進一步下行,有助於推動無風險利率下行,拓展商業銀行向實體經濟讓利空間,實現金融高質量發展。

而對於中小銀行而言,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表示,銀行主要目標是賺取息差,對於大多數中國人,存款第一訴求是安全,中小銀行在存款利率上有吸引力,大銀行在安全性上有吸引力。而如今,息差縮小後中小銀行若是降低存款利率,則吸引力下降,若是抬高存款利率,那麼息差將完全喪失。另一方面爲,中小銀行在銀行市場間也很難獲得“便宜資金”。中小銀行需要從大銀行批發資金,註定會增加一道中間商差價。

存款利率是否還有可能進一步下調?長城證券研究報告認爲,雖然自2022年以來銀行存款掛牌利率已歷經四輪調降,但由於存款定期化,銀行的整體存款成本率並未下降,考慮到銀行今明兩年的息差壓力,後續存款利率也有望繼續下調。

一位業內人士也分析,存款利率仍有可能進一步下調,目前,需要確保“金融穩定”和“內外均衡”,下調存款利率幅度可以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協同財政發力,有助金融市場回暖,降息仍然在路上。

江瀚則認爲,這取決於未來宏觀經濟環境和貨幣政策的變化。如果經濟增長繼續放緩或面臨通縮風險,央行可能會進一步降低基準利率,銀行爲了反映這一變化,可能會再次下調存款利率。

“存款利率也不能無限制地下調,”他進一步分析,“過低的存款利率可能會影響儲戶的收益,進而影響到居民的儲蓄意願和消費能力。因此,銀行在調整存款利率時需要權衡多方面因素,做出符合當前經濟形勢和銀行自身發展需要的決策。”

責任編輯:孟俊蓮 主編:張志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