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監管下,不少IPO企業主動撤回上市申請。《大衆證券報》記者統計Wind數據發現,2023年至今,共有88個創業板IPO項目顯示爲終止(撤回),其中中信證券佔比最多,累計撤回15個項目。記者同時發現,今年1月,由中信證券保薦的輝芒微IPO項目仍有疑團待解。

輝芒微已是二度闖關上市,背後的保薦機構均爲中信證券。2021年,輝芒微申報科創板,但在被抽中現場檢查後,便火速撤回了申請文件。“一查即撤”後,中信證券繼續牽手輝芒微尋求創業板上市,但歷經兩輪問詢後,如今再次撤單。

在第二次闖關A股折戟之前,監管層曾反覆質疑輝芒微的財報中包括經銷收入、研發投入覈算和關聯方認定等數據的真實性,並且多次要求中信證券發表明確意見。

而藉助問詢,輝芒微前次IPO“一查即撤”的原因也浮出水面。“在前次IPO報告期內,公司存在小部分內控不規範的事項。”輝芒微直言,第一次撤單是因爲擔心“內控不規範導致IPO被否決”。

如此看來,首次IPO時,輝芒微或懷揣“帶病闖關”的心態?而作爲“看門人”的中信證券在首次保薦時是否勤勉盡責,一再撤單又是出於何種考慮?記者就此分別致電輝芒微及中信證券,但均未得到正面回應。

此前,證監會強調壓實保薦機構等中介機構“看門人”責任,堅持“申報即擔責”,對“帶病闖關”的,嚴肅覈查、嚴厲懲治。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月,中信證券因保薦恆逸石化可轉債項目後,相關企業出現“業績大變臉”而領罰。經證監會查明,恆逸石化證券發行(可轉債)上市當年即虧損、營業利潤比上年下滑50%以上。

記者 陳陟 實習記者 李漫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