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能源車市“價格戰”如火如荼。不過,此次“價格戰”還是乘用車爲主,新能源商用車倒比較“平靜”。那麼,爲何商用車新能源化進程會略顯“平靜”,背後到底有何原因?

商用車是碳排放的大戶,“雙碳”目標的推進與汽車“新四化”的浪潮,正倒逼商用車向低碳化、新能源化轉型,相關政策也積極推動這一進程,如路權和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

作爲生產資料,商用車在經濟性、可靠性等方面相比乘用車有着更高的要求,產品形態也更爲複雜。近年來,各大車企紛紛佈局新能源商用車領域,推出了新能源客車、新能源重卡、新能源輕卡、、新能源皮卡、新能源物流車等產品。

新能源輕卡方面,深圳、廈門、成都、長沙等路權城市已大批量推廣;新能源重卡市場,港口、礦區等倒短場景已規模化應用電動重卡;新能源物流車方面,城配場景或封閉場景已批量使用,省錢又高效。

不可否認,路權是推動新能源商用車發展的關鍵因素。近年來,不少城市對新能源商用車開放路權,而限制或部分限制燃油商用車的路權,對於新能源商用車的推動日益明顯。

再者,油費與電費之間的“成本差”,也是推動新能源商用車發展的重要因素。去年以來,油費居高不下,相比之下電費要便宜許多,這讓新能源商用車有了“贏在起跑線”的優勢。

不過,新能源商用車普遍採購成本更高、殘值低、回本週期較長,而商用車消費者對購車價格和經濟效益十分敏感,因而對於購買新能源商用車比較謹慎,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新能源商用車的普及進程。

針對這一痛點,換電、運營平臺等新模式,可以有效解決這一難題。比如全路程、地上鐵、綠色慧聯等,其中全路程主打換電,地上鐵、綠色慧聯主打運營平臺,得到不少物流快遞企業的認可。

即便如此,新能源商用車市場還是湧入了衆多新勢力,看似平靜實則內心火熱。這其中,既有葦渡科技、零一汽車、DeepWay、怡亞通等純正新勢力,也有吉利遠程、比亞迪、特斯拉、長城如果科技、前晨汽車、宇通、金龍等跨界選手。

橫向對比之下,新勢力有組織和技術優勢,試圖通過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解決發展難題;傳統車企跨界選手試圖憑藉新能源乘用車市場的技術積澱,強力進軍新能源商用車市場,因而整個市場競爭將日益激烈。

編後語

商用車是汽車新能源化的“下半場”,2024年新能源商用車將進入爆發式增長階段。從競爭來看,新能源商用車產品進入快速發展期,市場大格局遠未定型,新舊勢力激戰即將來襲,退出或崛起都有可能,關鍵在於當下的選擇和努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