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普全球評級公司在一份報告中表示,隨着加工技術的進步,臺積電等半導體公司面臨水資源短缺的風險。

從智能手機到電視,日常消費設備中都使用了半導體芯片。臺積電是全球最大的芯片代工商,爲英偉達和蘋果)等公司生產最先進的處理器。

芯片製造行業是一個需要大量水資源的行業,因爲工廠每天消耗大量的水來冷卻機器,並確保晶圓片沒有灰塵或碎片。

標普全球信用分析師Hins Li表示:“水的使用和芯片的複雜程度之間有直接的聯繫,因爲晶圓廠在每道工序之間使用超純水(經過極高純度處理的淡水)來沖洗晶圓。半導體越先進,工藝步驟越多,消耗的水就越多。”

標普的數據顯示,臺積電在2015年升級到16納米工藝節點後,單位用水量增長了35%以上。

標普表示:“我們認爲,這主要是由於向高級節點的遷移,這需要更多的製造工藝。鑑於臺積電在先進芯片製造領域的主導地位,與水有關的潛在運營中斷可能會擾亂全球科技供應鏈。”

不過,標普指出,臺積電的主導地位使這家芯片巨頭能夠“鎖定終端需求,並通過價格上漲彌補銷量下降。”

該機構表示:“如果該公司能夠保持其技術領先地位,那麼任何產量波動對臺積電業務狀況和盈利能力的影響可能都是可控的。”

這家臺灣芯片巨頭生產了全球約90%用於人工智能和量子計算應用的先進芯片。

在供水有限的情況下,臺積電還可以專注於生產更先進的芯片,而不是通常利潤率較低的成熟芯片,標普稱這可能提振利潤。

該報告指出,在產能擴張和先進工藝技術需求的推動下,半導體行業的用水量正以每年中位數到高個位數的速度增長。全球芯片製造商的用水量已經與擁有750萬人口的香港相當。

標普表示:“水安全將成爲半導體公司信用狀況日益重要的因素。對水資源的不當處理可能會擾亂企業的運營,損害財務業績,並可能影響客戶關係。”

“與此同時,氣候變化正在增加極端天氣的頻率、乾旱的頻率和降水的波動性,限制了芯片製造商管理生產穩定性的能力。”

責任編輯:於健 SF069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