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不佳是規模縮水重要原因

同最高峯時的近120家相比,國內百億私募的數量,已經減少了25%。

據私募排排網最新數據,截至2月21日,國內百億管理規模私募共計98家,其中主觀私募51家,量化私募32家,“主觀+量化”策略並行的百億私募15家。

相較於2023年底的104家,目前百億私募總數減少了6家。具體來看,包括勤辰資產、運舟資本等知名機構在內的10傢俬募退出了“百億俱樂部”,友山基金等4傢俬募機構則加入百億級陣營。

自2021年11月以來,百億級私募數量始終維持在100家以上,最高時接近120家。業內人士分析,近年來市場行情震盪導致業績不佳,最終削弱了投資者信心,是百億私募數量縮水的重要原因。

整體而言主觀機構成掉規模重災區,開年業績表現不佳的頭部量化機構則依然“堅挺”。

明星基金經理周應波掌舵機構也掉出百億私募行列

根據私募排排網最新統計數據,截至2月21日,百億級私募數量爲98家,較年初的104家,減少了6家。

具體來看,截至2月21日,今年以來共有4傢俬募成爲新晉百億級私募;10傢俬募掉出百億級梯隊,其中包括漢和資本、勤辰資產、運舟資產、正圓投資等知名私募。自2021年11月以來,百億級私募數量始終維持在100家以上,最高時接近120家。

第一財經記者梳理材料發現,退出百億私募梯隊的機構,多采用主管策略。

明星基金經理搭臺創業的勤辰資產,就是一家主觀私募。該公司成立於2022年2月,彙集了林森、崔瑩等多位“公奔私”明星,他們在公募時期管理規模均超百億。“奔私”後,他們也憑藉較爲穩健的業績贏得了持有人青睞,規模於2023年年中突破百億。

同樣退出百億陣營的運舟資本,成立於2022年3月,同年7月正式完成登記備案。該公司由中歐基金前投資總監、明星基金經理周應波創立,其總經理陸文俊也擁有大型公募基金高管及合夥人經驗,曾任中歐基金專戶投資總監、銀華基金副總經理分管投資。

2023年8月下旬,有關“知名百億私募運舟資本因近期部分重倉股急跌、產品被迫強平”的消息在投資圈持續發酵。相關消息稱,周應波管理的產品所持有的深桑達A(000032.SZ)、太極股份(002368.SZ)、崑崙萬維(300418.SZ)等個股,近期持續急跌甚至單日跌停,被某券商上海分公司席位進行了“強平”處理。

隨後,運舟資本方面回應稱系謠言,公司所管理的私募產品從未進行過槓桿交易,不存在因加槓桿、個股組合下跌而強平的可能;此外,公司管理的產品也並未設置平倉線,因此不會因淨值下跌而被動平倉或清算。

業績不佳但量化機構規模仍“堅挺”

銓景基金FOF基金經理鄭彥欣對第一財經記者解釋了主觀機構成掉規模“重災區”的原因:“百億私募以股票策略爲主,近年行情震盪下行的背景下,股票策略的百億級管理人也難以做出正收益,導致投資者信心不足,轉而投向其他策略或資產。”

據第三方平臺統計,今年1月有業績記錄的24320只私募基金平均虧損8.44%,正收益佔比僅爲22.22%。其中,百億級私募1月平均回撤7.27%,百億級量化私募平均回撤更是高達10.72%。

通聯數據顯示,截至2月23日,勤辰資產名下有數據顯示的18只私募產品中,僅1只成立至今取得正收益,其餘17只產品均有虧損,其中勤辰創贏成長1號1期成立至今虧損近10%。

因旗下產品淨值大幅回撤,周應波近期向投資者公開致歉。

在月度投資觀點中,周應波承認,自己2023年三季度以來“先政策底、再市場底”的判斷錯了:“錯了就要認,做投資還是要敬畏市場”,並稱會做好應對措施,即時將把控回撤作爲中心任務,加強學習和迴歸投資的本質,加強絕對收益投資框架的完善。

周應波認爲,“機構成長股慣性”、“0-1行業投資”和“安全邊際認知不足”三個問題,導致過去一年多時間,運舟資本在諸多選股案例中,失敗多而成功少。

雖然一月份市場下跌較多,但周應波對2024年會是震盪、轉折的年份總體判斷維持不變,並認爲通過供給側約束、國企改革等方式能夠提高ROE的行業,值得更多地關注與重視。

除主觀產品外,不少量化產品淨值開年回撤同樣嚴重。第三方平臺數據顯示,截至2月8日,幻方500指數增強欣享21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和幻方1000指數增強欣享2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今年以來回撤超20%。同期穩博1000指數增強1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回撤達24.29%,靈均中泰量化30專享領航8號私募證券投資回撤更是高達29.83%。

儘管量化私募淨值遭遇重挫,但截至2月21日,百億量化私募仍有32家,在百億私募整體佔比中近三分之一。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