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唐曜华

节后债市延续火爆,投资债券市场的理财产品和基金受益债市火爆收益率也接近“爆表”,不少银行理财产品的近3个月年化收益率超过5%。南财理财通数据显示,16.07%的纯固收理财产品近3个月年化收益率超过5%。近3个月年化收益率超过5%的纯债型基金比例更是超过67.75%。

“行情好的时候收益高,4%-6%都有,所以现在买理财的投资者确实挺多的。”深圳某城商行理财经理告诉记者。

收益率爆表后银行理财吸金能力大增,广发证券研报显示,节后第一周理财存续规模环比上升4122亿元。据中金研报统计数据,春节前一周理财规模就出现了明显上行,环比增长9800亿元左右。

随着国债收益率节节走低,银行网点发售的国债收益率优势渐渐“消失”,深圳多家银行网点理财经理告诉记者,现在国债收益率还不如定期存款利率,还不如存定期。

债券理财收益率走高疯狂“吸金”

节后债市继续上涨“狂飙”行情,截至2月28日,中证全债指数节后8个交易日已上涨0.53%。10年期国债收益率继1月份跌破2.5%后,2月份进一步下探,跌破2.4%,下行至2月29日的2.34%。债市此轮行情于去年12月开始启动,截至2月28日,近3个月中证全债指数已大涨3.31%。

30年期国债ETF则继续“狂欢”,万得数据显示,今年前2个月,30年期国债ETF大涨7.86%。近3个月涨幅达11.05%。

债市“极速狂飙”之下,投资债券的理财产品和基金直接受益,南财理财通数据显示,近3个月上千只纯固收类产品近3个月年化收益率超过5%,占比达16.07%。近3000只纯固收理财产品近3个月年化收益率在4%以上,占比44.65%。

某国有大行APP显示,有4只正在开放中的固收类理财产品近1个月或近3个月年化收益率超过5%,“媲美”同期在售的美元理财产品。

纯债型基金(含短期纯债型基金和中长期纯债型基金)近3个月也受益债市大涨收益节节攀升。Wind数据显示,近3个月有2387只纯债型基金年化收益率超过5%,占比67.75%,年化收益率超过8%的纯债型基金也有653只。

理财产品收益率表现靓丽吸引了不少理财资金,尤其是在存款利率节节下滑后,稳健的理财产品成为不少资金的选择。“目前正值春节后存款的回流期,存款利率下调或强化理财替代逻辑。”广发证券研报分析认为,节后第一周,理财存续规模环比上升了4122亿元。

据中金研报统计数据,春节前一周理财规模就出现了明显上行,环比增长9800亿元左右。更早的今年1月份理财产品发行也体现了较强的“吸金”能力,国盛证券研报统计数据显示,理财产品新发实际募集规模回升,2024年1月理财产品新发产品实际募集规模4534亿元,较2023年12月增加740亿元。

资金涌入理财产品或进一步助推债市行情,据广发证券研报数据,理财规模的增长,也使得理财机构在二级市场的买入力度增强,上周(2月19日至23日)理财净买入669亿元,较节前一周增563亿元(节前净买入106亿元)。除了整体规模增长的因素外,受政策影响,理财资金也可能加大投资债市的比例,“近期政策开始指导部分非银机构存款科目调整,或引导部分理财存款回流债市,今年银行理财行为对债市短端资产的影响或重新加强。”广发证券上述研报分析认为。

买国债不如存定期?

低波理财产品成为部分银行网点理财经理力推的品种,“现在存款利率3年期才百分之2点几,放低波动的理财产品里面,收益大概率能超过存款利率。”上述城商行理财经理称。

另一家股份行理财经理也告诉记者,现在理财产品收益率基本在4%以上,但收益率是浮动的,受债券市场影响比较大。

债市火爆债券价格上涨后,对应债券收益率下行,持有债券的资管产品受益债券价格上涨而收益率上涨。但若投资者直接买新发行的储蓄国债则面临票面利率下降、票息收益越来越低。

2月29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2.34%,相比去年11月底2.67%左右已明显下滑。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大多从银行渠道购买储蓄国债,此前存款利率下行后国债收益率尚有优势依然是“香饽饽”。记者从银行网点了解到,上一次于2023年11月发行的3年期国债利率为2.63%,下一次发行预计在3月10日左右,目前国债利率具体多少仍未知,大概率继续下行。

可参考的数据是,中国债券信息网数据显示,近期第一次续发行的2024年记账式附息(三期)国债(3年期)票面利率仅2.04%。

国债收益率下行后对普通老百姓吸引力或有所下降。多位股份行理财经理告诉记者,买国债还不如存定期存款,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可达到2.6%,并不逊色。

从目前几类较为火热的产品收益表现来看,理财产品目前收益表现优于定期存款,定期存款则可能优于国债。不过理财产品相比存款、国债明显风险更高,容易受债券价格波动影响。储蓄国债虽然同样为债券,但投资者购入后可按约定票面利率获得票息收益,不受债券价格波动影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