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gure AI已經成爲馬斯克的“擎天柱”之外最受投資人關注的AI初創企業之一。該公司將與OpenAI合作,爲人形機器人開發下一代人工智能模型。

美國人形機器人初創公司Figure AI於2月29日宣佈,該公司獲得了來自微軟、英偉達、OpenAI以及亞馬遜創始人貝佐斯等投資人約6.75億美元的新一輪融資。

這是該公司繼去年上半年獲得首輪7000萬美元外部融資之後宣佈的最新融資動態,這也使得該公司的估值達到26億美元左右。Figure AI表示,將利用這筆新的融資資金加速其人形機器人的開發,以投入商業用途。

Figure AI已經成爲馬斯克的“擎天柱”之外最受投資人關注的AI初創企業之一。英特爾的風險基金以及“木頭姐”Cathie Wood的Ark Invest、Align Ventures和現有投資者Parkway Venture Capital也參與了Figure AI的投資。

Figure AI成立於2022年,該公司已經開發了一款名爲Figure 01的通用機器人,其外觀和動作與人類相似,目標是能夠用來執行替代人類的危險或者無聊的工作,例如在製造、運輸和物流、倉儲和零售等行業。這些領域被認爲是“勞動力短缺最爲嚴重的領域”。

Figure AI還表示,將與OpenAI合作,爲人形機器人開發下一代人工智能模型,最終目標是讓Figure 01能夠自主執行“日常任務”。而要實現這一目標,需要開發更強大的人工智能系統。此外,Figure AI將使用微軟的Azure雲服務進行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培訓和存儲等方面的部署。

根據本週早些時候Figure AI發佈的一段視頻,Figure 01通過繩索連接,用兩條腿行走,它的手有五根手指,可以執行類似拿起一個塑料板條箱的任務,然後再走幾步,將箱子放在傳送帶上。

人形機器人已經成爲科技界極爲“吸睛”的技術領域,吸引了大量資本的投資。英偉達創始人CEO黃仁勳去年就曾表示,具身AI將成爲推動下一波人工智能浪潮的新型人工智能。

將具有“超級智能”的大腦裝進機器人的身體,使其能夠模擬人類的行爲和動作,通過感知、推理、決策和行動來與環境互動,並具有自主決策和行動的能力,更加逼真地與人類進行互動,具備這種能力的機器人也被稱爲“具身AI”。

軟銀董事長孫正義也被曝考慮投資人形機器人公司1X Technologies,後者已經獲得了來自OpenAI等公司1億美元的融資。軟銀投資的波士頓動力也開發了多種人形機器人模型。

貝佐斯的亞馬遜投資的Agility Robotics也正計劃開設一家工廠,每年可生產多達1萬臺雙足Digit機器人。

目前在人形機器人領域,最知名的是特斯拉CEO馬斯克的“擎天柱”。就在本週,馬斯克在社交平臺X上發佈了一個最新的“擎天柱”視頻,這款人形機器人的步態更加接近於人類,可以實現自然轉彎等能力。

“擎天柱”首席工程師Milan Kovac表示:“這是我們有史以來最快的步態,速度約爲0.6米/秒,與12月份發佈的上一個視頻相比,速度提高了30%。”

據介紹,新版“擎天柱”的前庭系統、腳部軌跡,以及地面接觸邏輯得到了改進,運動規劃器得到升級,整個機器人的環路延遲也大大縮短;另外,研究團隊還爲其添加了一些軀幹和手臂的搖擺動作,使行走看起來更加自然。

腦虎科技CEO彭雷就大膽預測,“擎天柱”未來有望與馬斯克的腦機接口相結合,通過強大的腦控技術,可以讓“擎天柱”走起來。

然而,人形機器人市場尚處於發展的萌芽階段。人形機器人的開發成本昂貴,包括執行器、電機和傳感器等價格高昂的組件。高盛研究人員表示,這些成本預計在未來幾年會下降。高盛預計,單個人形機器人的開發成本已經從去年的5萬美元至25萬美元下降到目前的3美元至15萬美元之間。

根據高盛的研究預估,到2035年,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到380億美元,到2030年,人形機器人的出貨量將超過25萬臺。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