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華嶸控股發佈公告稱,公司收到上交所對公司業績預告事項的監管工作函。此份監管函對華嶸控股扣非淨利潤將連續8年爲負,持續經營能力及營業收入連續4年略超1億元的合理性提出質疑。

連續8年扣非淨利潤爲負

監管層質疑持續經營能力

上交所監管函就華嶸控股業績預告要求其結合2023年度行業外部發展環境、相關業務的商業模式以及關聯交易開展情況等,說明報告期業務發展具體情況,連續4年營業收入保持較低水平的原因及合理性,主營業務是否具有持續經營能力;具體說明前十名客戶情況,說明公司相關業務的收入確認方式以及是否符合《企業會計準則》等規定;說明營業收入扣除相關情況,是否存在其他應當扣除尚未扣除的情況。

華嶸控股業績預告顯示,公司預計2023年度實現營業收入1.15億元至1.22億元,營業收入連續4年略超1億元。歸母淨利潤預計虧損700萬元到900萬元,扣非淨利潤預計虧損750萬元到950萬元,扣非淨利潤將連續8年爲負。預計截至2023年年末的淨資產爲1150萬元到1350萬元。

對於2023年業績預虧,華嶸控股方面表示,一方面是公司所處行業競爭激烈,市場需求沒有明顯提升,銷售不及預期,毛利率仍處於較低水平;另一方面則是因籌劃重大資產重組導致本期管理費用增加。

對於華嶸控股扣非淨利潤將連續8年爲負的情形,監管函質疑其持續經營能力是否存在重大不確定性,需要公司結合主業經營、業績持續虧損以及財務情況等說明;結合相關資產減值情況、主營業務虧損等情況,審慎評估對淨資產的影響等。

重組仍存不確定性

投資者需注意風險

據瞭解,華嶸控股從事房屋建築PC構件所配套的模具、模臺以及各類工裝貨架的生產和銷售。自2016年以來,華嶸控股扣非淨利潤已連續8年虧損,業績持續低迷。公司爲擺脫虧損困境,近年來一直在謀求重組,但是前幾次都以失敗告終。2021年,華嶸控股先後計劃收購無錫市申瑞生物製品有限公司80%股權和上海芯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00%的股權,但上述交易均已終止。

此前,華嶸控股接連收到了上交所的問詢函和監管工作函。要求公司補充披露,充分論證收購標的的必要性,以及說明是否存在置換出現有主營業務的計劃,本次交易後上市公司經營發展戰略和業務管理模式以及業務轉型可能面臨的風險及應對措施。

事實上,華嶸控股此前由於連續虧損被“披星戴帽”。直至2020年實現扭虧爲盈,才於2021年6月17日撤銷了其他風險警示,股票簡稱由“ST華嶸”變更爲“華嶸控股”。

“除了業績一直低迷,華嶸控股在近三年連續多次試圖通過收購資產提振業績,但前幾次卻屢遭失敗,根據最新的業績預告情況,華嶸控股似乎又到了‘保殼’的邊緣。”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2023年6月份,華嶸控股再次啓動新一輪重組行動,擬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方式購買南京開拓光電科技有限公司100%的股權並募集配套資金。但隨後便收到了上交所下發的問詢函,質疑其標的資產盈利能力以及本次交易是否有利於增強上市公司持續經營能力。

2024年2月20日,公司發佈交易最新進展公告稱,交易所涉及的財務顧問、審計、評估等中介機構已進行了大量前期工作,經交易各方協商一致,相關中介機構正在進行2023年末的加期審計、補充評估和補充盡職調查等工作。

證券日報》記者就公司如何應對連年虧損的經營狀況,未來有何規劃、此次重組是否遇到一些困難等書面採訪公司相關負責人。華嶸控股表示,資產重組是公司擴展業務佈局、實現外延式發展,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重要舉措,將爲公司提供新的盈利來源,增強抗風險能力,符合國家產業政策以及上市公司的實際需要。本次交易能否實施存在不確定性。

專精特新企業高質量發展促進工程執行主任袁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對於像華嶸控股這類連續虧損且屢次重組未果的公司,投資者需要更加謹慎地評估其投資價值。

中國金融智庫特邀研究員餘豐慧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監管部門對華嶸控股這類公司的重點關注,有助於維護市場秩序,保護投資者利益,促進企業規範經營。同時,公司也應積極應對監管要求,努力改善經營狀況,實現可持續發展。

(文章來源:證券日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