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長江商報

湖北首家“種子股”康農種業(837403.BJ)披露年度成績單。

日前康農種業發佈業績快報顯示,2023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88億元,同比增長45.85%;淨利潤5325萬元,同比增長28.82%;扣非淨利潤4670萬元,同比增長29.49%。

康農種業的上市實現了湖北種企上市“零”的突破。當前,湖北大力加強現代種業建設,提出到2025年湖北種業綜合實力躍居全國第一方陣。

淨利5325萬增長28.82%

康農種業成立於2007年,2016年公司在新三板掛牌,2024年1月18日正式登陸北交所上市,爲湖北省2024年首家上市企業。公司募集資金總額爲1.47億元,用於年產2.5萬噸雜交玉米種子生產基地項目、補充流動資金。

財務數據顯示,2020—2022年,康農種業營業收入分別爲1.12億元、1.42億元和1.98億元,淨利潤分別爲3950萬元、4277萬元、4134萬元。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452.90萬元,同比增長30.19%;淨利潤794.77萬元,同比下降17.23%。康農種業稱,淨利下降主要是由於公司積極拓展東華北和黃淮海市場,銷售費用規模同比大幅增加,同時公司業績主要集中在四季度。

最新的業績快報顯示,2023年康農種業實現營業收入2.88億元,同比增長45.8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5325萬元,同比增長28.8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4670萬元,同比增長29.49%。三項主要經營業績指標均實現兩位數增長。期末,公司總資產爲5.39億元,較年初增長36.62%。

康農種業在公告中表示,公司積極拓展黃淮海地區玉米種子銷售業務,促使此項業務形成的銷售收入有所增長。本期淨利潤、扣非淨利潤增長的主要原因是2023年營業收入的增長。淨利潤增長幅度小於營業收入增長幅度,是因爲制種成本上升幅度大於銷售價格增長幅度,導致毛利率略有下降;本期拓展黃淮海市場發生的推廣費用,導致銷售費用增加。

湖北種業謀劃發展壯大

相關資料顯示,玉米已經成爲我國最重要的農作物之一,其不僅保障了糧食供給,而且也是我國飼料和工業的主要原料。康農種業自2017年起成爲了“育繁推一體化”種業企業,是作爲湖北省唯一一家玉米種業入選國家農作物種業陣型企業名單,代表湖北成爲全國69家農作物種業領軍企業之一。

截至2022年末,康農種業共儲備自交系10000個左右,已實現商業化應用的自交系168個;擁有玉米植物新品種權19項,已通過審定的自主選育雜交玉米品種77項。截至2023年6月末,公司共擁有玉米植物新品種權25項(其中親本品種13項,雜交玉米品種12項)。

湖北種業科研實力雄厚,擁有11個國家級涉種工程中心和重點實驗室、10多個院士團隊,油菜、水稻、小麥、棉花育種走在全國前列。但由於種種原因,自1997年中國第一家種企上市以來,直到康農種業上市,湖北種企才實現“零”的突破。

在康農種業上市前,我國種業上市公司共有14家,其中,湖南隆平高科、安徽豐樂種業荃銀高科、河南秋樂種業、山東登海種業、甘肅敦煌種業等公司市值都在100億元上下。相比之下,湖北雖有160多家主要種子企業,但多而分散,欠缺領軍型人物。業內人士稱,康農種業上市會提振湖北種業的士氣,希望藉助資本的力量推進種業資源整合,實現種業大省向種業強省的突圍。

2021年,湖北省啓動種業等十大重點農業產業鏈建設。當年,先後出臺《湖北省種業振興行動實施方案》和《湖北省“十四五”現代種業發展規劃(2021—2025年)》等重要文件,提出到2025年,湖北省現代種業發展取得突破性進展,種業科技創新能力、企業競爭能力顯著增強,種業綜合實力躍居全國第一方陣。2022年,華中農業大學牽頭,聯合武漢大學、湖北大學、湖北省農科院等單位組建的湖北洪山實驗室,向種業研究發力。

目前,除康農種業之外,湖北惠民農業的棉花、水稻,武漢亞非的西蘭苔,武漢楚爲的番茄等都居全國第一方陣。武漢亞非種業的高端甘藍型蔬菜、胡蘿蔔種子佔全國市場的17%左右,武漢楚爲生物的粉果西紅柿種子佔全國市場的近3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