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 齊永超

在超跌、政策利好、回購以及業績向好等多重因素刺激下,醫藥股在近期迎來強勢反彈。而一些“嗅覺靈敏”的資金已經開啓行動,通過舉牌的方式對相關公司進行了“鎖倉持有”。與此同時,基於對當前投資價值的認可,醫藥公司也紛紛開啓了密集的股份回購模式,相關公司股價也迎來了不俗上漲。

北交所醫療器械股“受寵”

時隔三月再獲舉牌

近日,醫藥股迎來強勢表現,自2月6日以來,醫藥板塊整體上漲了20%,CXO、創新藥、減肥藥、醫療保健等多個細分領域迎來輪番上漲。在市場以及醫藥板塊整體處於低位節點,一些資金開始了“加碼行動”。

2 月29 日,據北交所醫療器械公司錦好醫療發佈簡式權益變動報告書稱,浙江浩坤昇發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浩坤昇發”)旗下的6只私募產品於2023年8月14日~2024年2月22日期間買入公司520.29萬股股份,佔公司股份的比例爲5.30%。對於增持目的,浩坤昇發表示,主要因認可上市公司的價值並對上市公司未來發展前景充滿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這並非錦好醫療首次被舉牌,此前即有機構對其開啓了舉牌模式。

曾於2023年11月20日,錦好醫療發佈簡式權益變動報告書稱,華睿千和旗下的9只私募產品於2023年7月6日~2023年11月17日期間購入公司559萬股,佔公司股份比例達到了5.7006%(見表1)。對於舉牌目的,華睿千和與浩坤昇發相同,同樣表示對上市公司價值的高度認可和對上市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

在多機構爭相舉牌背後,錦好醫療有哪些“閃光點”?資料顯示,錦好醫療主營業務涉及康復醫療器械和家用醫療器械,主要產品包括助聽器、霧化器、防褥瘡氣墊等。與此同時,公司還涉及芯片業務。對於公司的助聽器自研芯片進展,其在1月獲機構調研時表示,首批助聽器自研芯片目前已經全部應用於公司助聽器產品中,並且已經開始第二次流片。

此外,錦好醫療近期還有相關產品獲得入市許可的因素加持。據其公告表示,公司耳背式助聽器於2023年11月20日收到加拿大衛生部頒發的《醫療器械許可證》。錦好醫療表示,這有利於提高公司助聽器產品在國際市場的佔有率。

不過,錦好醫療的業績和二級市場股價表現則出現了一定的波動,據其於2月26日披露的2023年業績快報顯示,公司營業收入、歸母淨利潤均出現了下滑。另外從股價表現來看,錦好醫療於2023年9月1日~2023年11月27日迎來了一輪觸底反彈,期間累計上漲超過80%,不過,今年1月9日以來,公司股價則出現了高位調整,跌幅近30%。

藥品商業化提速

醫藥公司股價啓動同步上漲

在醫藥板塊整體迎來強勢反彈背後,部分醫藥股更是迎來了超越板塊的“α”表現。如3月4日當日,醫藥板塊整體上漲2%,多隻醫藥股迎來強勢上漲,如雙成藥業、潤都股份,兩家公司股價均收出“10cm”漲停,雙成藥業報收6.16元/股,潤都股份報收10.27元/股。另外,梓橦宮、匯宇製藥、美諾華等多隻醫藥股也迎來了強勢異動上漲。

據觀察,在上述醫藥股強勢表現背後,多具有一個共同的刺激因素,即相關藥品商業化迎來提速。如雙成藥業於3月4日公告表示,公司醋酸奧曲肽注射液獲藥品註冊證書;據潤都股份3月1日稱,公司奧美沙坦酯氫氯噻嗪片獲得藥品註冊證書。2月5日,公司的另一款藥品伏立康唑幹混懸液劑同樣獲得了註冊證書。

從定義內容來看,藥品註冊證書是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根據藥品註冊申請人的申請,對擬上市銷售的藥品的安全性、有效性、質量可控性等進行系統評價後,決定同意其申請並頒發的批准證明文件。取得藥品註冊證書,意味着商業化進程迎來提速。

近來,除了上述提及的雙成藥業、潤都股份,匯宇製藥、美諾華、仁和藥業、賽隆藥業、梓橦宮、葫蘆娃、華潤雙鶴等一衆醫藥公司也密集發佈了相關藥品獲得註冊證書的公告(見表2)。值得一提的是,相關公司股價也在近期迎來不俗上漲,如華潤雙鶴,公司股價已於近期創一年新高。

近年來,受相關利好政策加持,新藥上市迎來不斷提速。據長城國瑞證券表示,2023年,我國批准上市創新藥40個,同時多款創新藥成功闖關歐美、對外授權合作規模再創新高。中國創新藥產業已步入發展快車道,正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在國內醫保控費的大背景之下,創新藥也在積極探索多路徑發展。

醫藥公司也加入回購“大軍”

頭部公司回購金額達10億

從階段漲幅來看,如2月6日以來,不少醫藥股實現了階段領跑,如誠達藥業、金花股份金城醫藥健帆生物、海翔藥業、熱景生物等漲幅均超過30%,3月4日當日,誠達藥業更是收出了“20cm”漲停。

進一步來看,漲幅居前公司也多有一個共同因素——回購。如據誠達藥業3月1日披露的回購信息顯示,截至2月29日,公司已累計回購公司股份294.68萬股,佔公司目前總股本的比例爲1.9%;金花股份稱,截至2月29日,已回購1123.29萬股股份,佔公司總股本3%;金城醫藥稱,截至2 月 7 日,已回購422.67萬股,佔公司目前總股本 1.1%……

隨着市場此前連續調整、估值水平不斷下移,上市公司掀起了回購潮,醫藥公司的回購行爲並非個例,而是普遍現象。據不完全統計顯示,在近500只醫藥股中,今年以來有123只公司有回購動作,回購金額超過1000萬元的標的有81只;回購金額超過5000萬元的有30只。藥明康德、九安醫療、健帆生物、華蘭股份、步長製藥、華廈眼科、亞寶藥業等回購金額較高,均超過億元,藥明康德回購金額最高,超過10億元(見表3)。

另據觀察顯示,上述有回購行爲且回購金額較大的公司多具有另外一個共同點,即估值水平相對較低,截至目前,不少公司估值水平在10倍~30倍之間(TTM),如長春高新、藥明康德、樂普醫療、麗珠集團等。

回顧來看,自醫藥板塊於2020年8月觸及階段高點之後即迎來連續調整,至今累計下跌超過35%,當前,醫藥股估值水平約爲53倍,相較於2020年8月122倍的估值高點縮水近6成。另據觀察,上述不少回購金額超5000萬元的醫藥股估值也出現了大幅“打折”,如長春高新、藥明康德、金域醫學、樂普醫療等估值水平縮水均超過6成(見表4)。

與此同時,在醫藥公司估值“打折”的同時,不少標的股的業績表現正迎來向好。如近期回購金額較高的公司同樣交出了一份不俗的2023年度業績“成績單”,從業績預告來看,步長製藥、萬澤股份、亞寶藥業、翔宇醫療、康恩貝、羅欣藥業、西山科技等業績預增上限均超過60%。

對於醫藥板塊的後市機會,機構持有樂觀管觀點,如浙商證券表示,2月A股市場和醫藥行業都出現較大波動,在此背景下,3月推薦醫藥龍頭及低位預期差標的。1)在央國企市值管理納入業績考覈後,業績可能超預期、基本面持續改善標的。包括中藥、流通、醫療設備等相關標的;2)創新藥械持續突破的龍頭企業及院內剛需細分賽道;3)受國際關係影響較大,前期超跌,具有較高估值性價比的CDMO龍頭公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