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石雨昕    每經編輯 陳星    

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綜合分析研判,今年我國發展面臨的環境仍是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並存,有利條件強於不利因素。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今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200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5.5%左右;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同步。

這些目標釋放出了怎樣的信號?需要推進哪些方面的工作?針對以上問題,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接受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專訪。

促進消費穩定增長

NBD: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確定了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左右的目標,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分別將發揮哪些作用?

張燕生:今年GDP預期增速目標定爲5%左右,高於許多國際組織和機構的預測。2023年我國投資和外貿的表現相對較弱,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高達82.5%。我認爲今年的投資和外貿如果能夠比去年有所加強,那麼消費面臨的壓力就會減輕,“三駕馬車”開足馬力、協同發力,消費、投資和出口之間的關係也會更加平衡。

投資方面,與新型城鎮化等有關的重大工程或投資是重點。此外,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從今年開始擬連續幾年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這將對投資產生非常有力的支撐。從中期來看,穩定房地產開發投資仍然非常重要。

消費方面,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促進消費穩定增長。從增加收入、優化供給、減少限制性措施等方面綜合施策,激發消費潛能。”增加收入會爲消費提供基本支撐。長期來看,消費將成爲重點。

外貿方面,我認爲今年的總體形勢應該會明顯好於2023年。儘管存在一些不利的條件,比如可能加劇的貿易摩擦、“新三樣”技術路徑的變化等,但從整體上看,全球經濟的復甦,尤其是中國經濟的表現,將爲我國外貿增長提供更好的支撐。

增強企業信心和預期

NBD:我們注意到,今年的主要預期目標提出,城鎮新增就業1200萬人以上,您認爲要實現這一目標,2024年應該重點做好哪些工作?

張燕生:我們需要採取更加積極的措施來加強就業保障。其中,增強企業信心和提高預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企業對未來充滿信心就會增加投資、擴大生產規模,從而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我們說,國企、民企、外企爲我國的經濟發展都作出了重要貢獻,如果大型央企、大型民企以及外資大廠等發展信心足、發展勢頭猛,就業毫無疑問會大幅增加。

NBD:在您看來,要支持中國經濟持續長期向好,需要做好哪些工作?

張燕生:一方面,短期解決好有效需求不足這個問題,中國經濟就會運行在合理區間。另一方面,長期來看,要實現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關鍵是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首先,提高資源再配置效率是重點。比如通過積極推進新型城鎮化和新市民化等舉措,將人才和資源要素從低生產率的部門和地區吸引到高生產率的部門和地區,從而提高資源再配置效率。其次,要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爲發展新質生產力營造良好的國際化環境。第三,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爲經濟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第四,要增加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第五,要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活力。最後,發揮中國大市場的規模效應也是關鍵,要把中國大市場的規模優勢發揮到極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