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财联社

记者 史思同

3月6日,贵阳银行发布2024年绿色金融债券(第一期)发行公告表示,该行将于3月11日至13日发行人民币30亿元绿色金融债券,债券期限为3年期。财联社记者根据Wind统计发现,这是继上饶银行之后,2024年以来第二家拟发行新一期绿色金融债的银行。

值得一提的是,开年以来,多家银行先后发行各类金融债券及二级资本债券,但与往年同期相比,绿色金融债券发行数量及规模明显下滑,而二级资本债的发行却有所升温。

银行业分析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银行发行绿色金融债券有助于推动银行资产结构的优化,同时也是履行社会责任、支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在经历了前几年的快速增长后,绿债市场正在逐步回归理性,银行在发行绿色债券时更加注重项目的质量和效益。未来随着绿色项目和技术的成熟,绿色债券的发行成本有望降低,吸引更多投资者参与。

贵阳银行再发30亿绿色金融债券

“本期债券的募集资金将依据适用法律和监管部门的批准,用于《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 年版)》规定的绿色产业项目。”贵阳银行在第一期发行公告表示,本期绿色金融债券募集资金拟投项目共计15个,涉及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和基础设施绿色升级四大绿色产业领域。

近年来,贵州银行积极发力绿色金融,已先后多次发行绿色金融债。据了解,2018年7月,该行获准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开发行不超过 80 亿元人民币的绿色金融债券,后先后于2018年8月及2019年9月先后发行50亿元、30亿元绿色金融债。随后2023年2月,该行发行30亿元绿色金融债券“23贵阳银行绿色债01”。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末,贵阳银行绿色贷款余额291.79亿元,较年初增加9.63亿元,增速3.41%,同比增速10.79%。

“贵阳银行近年来频繁发行绿色金融债券,反映该行积极响应国家绿色发展战略,支持绿色产业和项目融资的行动。”在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看来,这种举措有助于推动银行资产结构的优化,同时也是银行履行社会责任、支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通过发行绿色金融债券,贵阳银行能够吸引更多聚焦ESG目标的投资者,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其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品牌形象。

据了解,银行发行绿色金融债券募集资金专项用于绿色产业项目贷款,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参与发行绿色金融债券规模迅速扩大,参与银行也在不断增多。

“发展绿色金融,为商业银行新的业务和利润增长点,拓宽收入来源与盈利能力;有助于优化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推动银行经营转型升级,更好应对ESG风险。”有行业分析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商业银行积极发力绿色金融债券发行,主要是在双碳目标下,近年来,商业银行绿色信贷支持力度持续加大,部分银行通过发行绿色金融债券为绿色信贷筹集资金;政策支持发行绿色债券具有成本方面优势;银行通过发行绿色金融债务拓展盈利增长空间,优化资产负债结构等。

2024开年银行发行绿色金融债券积极性降低

不过,财联社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绿色金融债券的数量及规模较往年明显收窄,开年至今仅有2家银行发行绿色金融债券,发行规模合计50亿元。相比之下,2023年同期已经累计有5家银行发行了绿色金融债券,总规模高达216亿元。

Wind数据显示,2024年开年以来,有10家商业银行共发行金融债券950亿元(含即将发行)。其中,建设银行、浦发银行及南洋银行分别发行300亿元、300亿元、25亿元金融债;平安银行、北部湾银行及昆仑银行分别发行150亿元、40亿元、5亿元小微专项金融债;平安银行、富滇银行分别发行50亿元、10亿元三农专项金融债;贵阳银行、上饶银行分别发行30亿元、20亿元绿色贷款金融债。

对此,明明分析指出,2024年开年,绿色金融债券发行数量及规模较往年降低主要在于两方面原因。一是市场环境变化,今年以来银行较多发行聚焦于资本补充及tlac相关要求,聚焦绿色目的的债券发行有所回落;二是项目储备问题,银行可能在前期已经发行了较多绿色债券,需要时间积累新的项目储备。

“在经历了前几年的快速增长后,绿债市场正在逐步回归理性,银行在发行绿色债券时更加注重项目的质量和效益。”明明认为,未来趋势可能是绿色金融债券市场将更加成熟,发行标准和信息披露将更加完善,同时,随着绿色项目和技术的成熟,绿色债券的发行成本有望降低,吸引更多投资者参与。

年内4家银行二级资本债发行规模达1900亿元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相较绿色金融债,2024年银行发行二级资本债时间则有所提前,并且数量规模均远超往年。数据显示,开年以来共有4家银行发行二级资本债达1900亿元,其中农业银行700亿元、中国银行600亿元、建设银行500亿元、恒丰银行100亿元。

“二级资本债主要是商业银行补充二级资本的常规工具。”上述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近年来由于部分银行盈利放缓,内源性补充资本能力有所下降,加之宽信用与不良资产处置压力等,部分银行资本补充压力较大,需通过发行“二永债”等确保资本充足率处于合理区间。

据了解,银行资本补充来源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依靠自身盈利积累的内源性资金;另一种是通过发行二级资本债、永续债、可转债以及IPO等外源性渠道。在行业人士看来,2024年,在监管约束和补资本诉求下,各类商业银行仍面临较为刚性的补充资本压力,后续银行“二永债”放量或依然是大趋势。

在明明看来,国有大行大规模发行二级资本债一方面是为了满足监管要求,提高资本充足率,增强风险抵御能力;另一方面,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银行需要更多的资本来支持其业务发展。同时,在当前的利率环境下,发行二级资本债的成本较低,可以锁定较长期限的融资成本。

他认为,银行大规模发行二级资本债,表明银行在积极优化资本结构,增强自身资本实力;同时也反映了银行对未来发展的信心,以及对监管要求的积极响应。“不过,银行在发行二级资本债时也需要注意债务成本和资本结构的合理性,确保长期稳健发展。”他表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