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能產業發展尚處於初期階段,推進過程中仍面臨諸多問題

今年兩會期間,加快氫能產業發展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報告提出,要鞏固擴大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等產業領先優勢,加快前沿新興氫能、新材料、創新藥等產業發展。同時,多位兩會代表委員提交了與氫能產業發展相關的建議。

按照《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到2025年,基本掌握核心技術和製造工藝,燃料電池車輛保有量約5萬輛,部署建設一批加氫站,可再生能源制氫量達到10萬噸~20萬噸/年,實現二氧化碳減排100萬噸~200萬噸/年。到2030年,形成較爲完備的氫能產業技術創新體系、清潔能源制氫及供應體系,有力支撐碳達峯目標實現。到2035年,形成氫能多元應用生態,可再生能源制氫在終端能源消費中的比例明顯提升。

“氫能產業發展尚處於初期階段,推進過程中仍面臨諸多問題,需將行業卡點、堵點逐步解決,才能加速氫能在各領域的推廣應用。”全國政協委員、美錦能源董事長姚錦龍表示,目前,氫能在交通領域的示範已經取得顯著效果。但氫能作爲一種“能源產品”,尚未實質性納入能源建設管理體系,在發電、儲能、工業等領域的規模化應用仍有待創新,“氫—電—氣—熱”的耦合與協同尚未形成,各領域商業化推廣進展緩慢,一定程度影響了能源體系整體效能發揮。

姚錦龍認爲,在基礎設施方面,當前與氫能儲運相關的設施發展亦相對滯後。截至2023年底,國內共建成加氫站428座,位居全球首位。但是國內加氫站的數量和分佈仍未能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尤其是在重載、長續航物流方面,氫能的優勢得不到充分發揮。瓶頸是加氫站的建設審批流程仍由各省市自行規定,非化工園區的可再生能源制氫和制加氫一體站項目管理機制雖在多個省市已建立,但國家層面尚未形成統一的規劃、建設、審批流程,基礎設施管理機制的不完善,阻礙了氫能的規模化、商業化發展進程。

氫燃料電池汽車是氫能產業發展中的重要一環。相較於純電動汽車,燃料電池汽車的能量比較高,而且加氫時間、駕駛的舒適性可與燃油車媲美。國際氫能燃料電池協會提供的一份數據顯示,根據世界主要國家燃料電池汽車發展線路圖,到2030年,氫燃料電池車保有量將達到近千萬輛,燃料電池汽車市場發展潛力巨大。

從國內市場來看,2020年,財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聯合發佈了《關於開展燃料電池汽車示範應用的通知》,並於2021年先後批覆了京津冀、上海、廣東、鄭州、河北5個城市羣,啓動了燃料電池汽車示範工作。不過,相較於純電動汽車,氫燃料電池車規模有限。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統計,2023年全國燃料電池汽車銷量爲5805輛,同比增長72%。

整體來看,氫燃料電池車的推廣數量有限,雖然在商用車場景中有所應用,但在乘用車上的應用,業內仍然存在一定的爭議。這主要也在於燃料電池商業化面臨成本高昂、加氫站基礎設施不完善等挑戰。以豐田Mirai爲例,其以進口形式在國內的起售價達74.8萬元,遠高於豐田燃油車的售價。

“從《規劃》可以看出,國家發展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的計劃和目標具有超前的前瞻性和戰略意義,但同時任務也是艱鉅的。”全國人大代表、天津榮程祥泰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張榮華表示,目前,氫能供給、加氫站建設、補貼發放、推廣範圍等方面存在亟待解決的問題。例如,按照目前的政策,氫燃料電池汽車的車輛購置補貼基本要在運營後2—3年才能收到,這對於在產業發展初期需在研發、生產等方面大量投入的企業形成非常大的資金壓力。同時,很多具備推廣條件的城市並不在燃料電池示範城市羣內,缺乏國家補貼和地方補貼的政策支持,在當前產業規模小、成本較高的情況下,產品推廣難度較大。

天能董事長張天任也表示,目前五大示範城市羣氫能示範應用指標完成情況一般,相關區域在氫氣資源稟賦及運營場景需求上,存在一定短板。相反,在一些擁有氫氣資源及應用場景需求的區域,卻因爲沒有相關補貼,高昂的購置費用導致在非示範城市羣難以形成規模化的示範應用。

對於氫能產業,姚錦龍提出四條建議:一是部門聯動,完善政策法規配套措施,可以參考天然氣和汽、柴油的管理規定,針對氫氣的“制—儲—運—加—用”各個環節,建立專門的氫能產業管理政策體系,完善相關安全標準和技術要求;二是拓寬場景,加快氫能基礎設施建設;三是創新引領,加大氫能多元示範應用;四是開放共贏,構建氫能減碳交易體系。

全國人大代表、億華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國強認爲,要推動氫能規模化應用,以規模帶動產業提質降本。他建議加大支持力度,制定相應的支持政策,同時繼續擴大燃料電池汽車示範城市羣數量。他建議打造低成本綠氫保障,支撐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一方面,通過對代表性項目給予相關支持,鼓勵可再生能源離網制氫;通過多種措施,推動52Mpa長管拖車、低溫液氫及輸氫管道等高效儲運應用、綜合能源站等加氫站建設,打造規模化低成本“綠氫”供應體系。另一方面,可通過碳市場賦能,推進氫能產業可持續發展。同時,建議加強國際間的碳排放標準合作,爲未來發展國際氫氣貿易及應對碳邊境調節機制等奠定基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