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了兩年多的低迷之後,美國生物技術企業的首次公開募股(IPO)情況,也是該行業健康狀況的一個重要指標,終於重現復甦跡象。

2024年前六週見證了一系列生物科技IPO發行,大部分單筆融資額達到約1億美元或以上。這些IPO,再加上生物技術的兩個旗艦股票基金的復甦和交易激增,給了行業觀察人士樂觀的理由。

投資銀行Baird董事總經理普羅尼(Mike Perrone)稱:“目前的一些趨勢是朝着正確的方向發展的,如果他們得以持續,我們就可以確信,最糟糕的情況已經過去了。”

不過,情況能否持續,仍存變數。在1月底和2月初連續兩週密集推進IPO活動後,至今尚未有新的生物技術企業披露IPO計劃或定價。對於尋求IPO的企業來說,擁有處於測試後期藥物的企業最容易獲得產品,而研製藥物尚處於早期階段的企業則仍然困難。分析師預計,生物製藥企業大規模IPO進程可能還要等到今年底甚至2025年。

Kyverna Therapeutics首席執行官馬格(Peter Maag)稱:“市場對生物製藥企業上市仍然非常有選擇性,傾向於後期、去風險的類型。”該公司今年籌集的資金在所有生物科技類IPO中最多。

近期的IPO加速會否曇花一現?

根據BioPharma Dive的數據,自今年年初以來,已有8家生物技術公司發行IPO,共籌集了大約12億美元,遠超過去兩年。2023年同期,僅有4家公司發行IPO,共籌集了3.75億美元;2022年,雖也有8家企業上市,但僅籌得6.75億美元。在今年謀求上市的生物科技企業中,CG Oncology、Kyverna Therapeutics和ArriVent Biopharma的融資額都超過了最初的預期,最終上市價格也比起初定價高。三隻股票目前的交易價格也都高於其IPO價格。這被認爲是市場需求復甦的體現。

但值得一提的是,過去兩年中,生物科技企業IPO活動經常在一段時間爆發後,重新幹涸。業內人士對於今年會否重現這種模式觀點不一。

Pitchbook高級醫療保健分析師海拉爾(Kazi Helal)表示,行業企業成功上市的激增,可能會說服其他生物科技類企業利用這一勢頭。 “我相信,目前這個階段,會有更多企業願意去推行IPO,因爲現在市場上有資金,他們總不想在沒有資金時,成爲最後一個去融資的吧。”他稱。

Brown Rudnick風投集團聯合負責人科恩(Michael Cohen)則持謹慎態度。他預計,2024年末和明年初纔會有更多IPO活動。該機構的生命科學副總裁傑夫斯(Chris Jeffers)認爲,需要等到4月IPO發行情況落定,才能更好判斷生物科技企業今年的IPO窗口是否真正打開。

硅谷銀行的生命科學和醫療保健業務董事總經理弗蘭克(Kale Frank)提示稱,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或更廣泛市場的波動性,也可能影響相關IPO活動的節奏。如果新上市企業業績不佳,可能會促使其他企業調整IPO計劃。

“你會看到一些IPO活動的爆發時期,但也會看到一些活動凍結的時期。大量的生物科技類企業都正在觀望。”他稱,“目前積壓的上市公司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

風投資金也押注IPO復甦

在業內人士對生物科技企業IPO復甦能否持續仍存爭議之時,風投機構已開始押注這輪復甦。

2021年末開始的生物科技企業IPO放緩的影響很快蔓延到風投機構。通往公開市場的道路變得更長,迫使生物科技企業以更低的估值私下籌集更多資金。風投機構也變得更加挑剔。Pitchbook、硅谷銀行和滙豐銀行的年度報告都顯示,過去兩年,生物科技類企業獲得的風險投資總額大幅下降。

而眼下,年初的IPO復甦已經開始改變這一局面。普羅尼稱,因爲如果能夠上市,企業上市獲得的估值往往“與最後一輪風投時的估值持平或更高”。爲此,風投機構已提前佈局,向生物科技類企業投入更多資金,押注復甦。

科恩表示,在過去三個月,他觀察到針對初創生物企業的種子輪和a輪融資數量“顯著增加”。“風投機構正以2022年第一季度以來從未見過的熱情,支持這些新公司。” 在他看來,許多相關企業在過去兩年的“寒冬期”要麼被收購,要麼被淘汰,“爲風險投資者支持新的生物技術騰出了帶寬”。傑夫斯補充稱,一些數年前已籌集資金並仍持有資金的風投機構,也正受到投資者的壓力,要求其儘快採取行動。“總體來說,私人市場又回來了。風投確實更加挑剔,但資金肯定又流動起來了。”他稱。

弗蘭克對這一趨勢表示贊同。他稱不僅僅完全針對初創企業,對生物科技類企業的風險投資今年以來“總體上”也有所增加。風險投資者現在有時間研究他們的投資組合,並決定把現金放在哪裏。他們也意識到,公開市場的狀況已“更加明朗”。

處於藥物研發後期的企業更容易上市

值得一提的是,自2023年初以來,能夠成功上市的生物科技企業的類型發生了變化。根據BioPharma Dive的數據,自那以來的28次IPO中的一半以上,以及最大的10次IPO中的9次,涉及企業的藥物研發都已處於中期或後期測試階段。相比之下,只有6家尚未對藥物進行人體試驗的企業成功上市。這六家企業平均籌集資金爲約8800萬美元,其中三家融資不足1000萬美元。而在2020年和2021年,大多數上市的生物科技企業都在進行臨牀前或1期測試。行業人士認爲,這一轉變反映出投資者開始偏向更安全的押注。如今,擁有早期或更廣泛製藥技術的企業處境會更艱難。

MPM BioImpact的聯合董事總經理巴登(Christiana Bardon)稱:“那些研製藥物離投產應用尚有五年左右時間的企業,在目前這個市場環境下,根本難以崛起。”

基因編輯生物科技企業Metagenomi就是一個例子。該公司尚未指定主要候選藥物,但已與Ionis Pharmaceuticals和莫德納(Moderna)建立了合作關係。Gunderson Dettmer律師事務所的合夥人埃利希(Tim Ehrlich)稱,該公司上市的努力,被行業觀察人士視爲對美國IPO市場是否已向早期製藥企業開放的一場測試。“要想真正看到行業IPO強勁勢頭,我們需要看到有機會上市的企業類型的擴大,也就是那些尚未進行人體試驗的初創型生物製藥企業也能上市並取得良好表現。”他稱。

Metagenomi(MGX)確實於2月上旬成功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但發行價爲15美元,處於發行區間15美元到17美元的最低端位置,發行625萬股,募資9375萬美元。上市首日表現欠佳,收盤價爲10.31美元,較發行價下跌31%。該股目前爲11.78美元,處於破發狀態,市值已縮水約五分之一。普羅尼稱,“在可預見的未來,預計會有更多同樣的情況發生。這會加劇人們對IPO市場會否對更多生物製藥企業開放的懷疑。”

弗蘭克也表示,臨牀前生物科技企業不得不適應這種情況,以引起投資者注意。“投資者對一些涉及更宏觀敘事、需要更長時間落地的企業的耐心已經不像幾年前那樣了。因而,這些初創類企業必須走出一條真正可行的臨牀之路。”他補充道,事實上,公開市場沒有資格也不適合評判許多進行中的早期科學研究,因爲在這一階段,市場很難從中提取價值。也因此,在生物科技領域,一些風投機構似乎更偏好在引入其他投資者之前,先在內部孵化公司。這種方法旨在降低風險,強化發展計劃。如此一來,當這些企業真正向前發展時,它們纔會“真的很成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