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演兵場3月12日報道:今日,《解放軍報》刊登了一幅新疆軍區某團在高原上開展紅旗-17A導彈裝填訓練的照片,畫面中的彈藥裝填車正忙碌地爲紅旗-17A導彈發射車填裝模塊化彈藥,兩臺戰車塗有同款數碼迷彩,“戰味”十足。

在2019年的國慶閱兵式上,紅旗-17A防空導彈系統首次驚豔亮相,標誌着中國在野戰防空領域取得了又一重大突破。這款備受矚目的防空利器,官方代號ADK017A,在繼承前型紅旗-17優秀基因的基礎上,進行了諸多革新。

資料圖:解放軍裝備的道爾-M1,紅旗-17在此技術上研製

最爲明顯的改進之一,是紅旗-17A採用了更爲輕便的6X6輪式底盤。這種底盤賦予了導彈系統卓越的機動性和越野能力,使其最高時速達到90公里/小時,真正實現了“快打、快撤”的戰術要求,大大增強了戰場生存能力。無論是崎嶇的山地、泥濘的沼澤,還是平坦的公路,紅旗-17A都能迅速部署到位,隨時準備應對空中威脅。

資料圖:19年閱兵式上的紅旗-17A

除了底盤的革新,紅旗-17A在電子設備方面也實現了顯著升級。電掃雷達作爲系統的“慧眼”,能夠迅速捕捉並跟蹤目標,爲導彈提供精確的制導信息。光電裝置則能在夜間或惡劣天氣條件下提供清晰的戰場態勢感知,確保導彈系統在任何環境下都能發揮出最大效能。此外,數據天線的優化也提升了導彈系統的通信能力,使指揮系統能夠更高效地協調作戰行動。

資料圖:外貿型的紅旗-17AE展示行進間射擊能力

作爲我軍當前的野戰防空主力系統,紅旗-17A在防空體系中的地位已顯著超越04和09式自行高炮。值得一提的是,紅旗-17A已具備行進間發射的先進能力,能夠在行進過程中爲己方部隊提供有力掩護。從目標發現到鎖定,再到精確計算數據直至導彈發射,整個過程僅需十幾秒,展現了紅旗-17A無與倫比的快速反應能力。

此外,紅旗-17A採用了模塊化的打擊單元組,配備了2套4聯裝發射箱,總計8枚地空導彈。這種模塊化設計有效縮短了作戰間隙,只需更換髮射箱便能繼續參與作戰,進一步提升了持續作戰能力。

資料圖:之前的紅旗-17的彈藥裝填車還未使用數碼塗裝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紅旗-17A的車載導彈數量與“道爾”-M1保持一致,但與“一車十六彈”的新款“道爾”系統相比仍有一定差距。然而,這並不影響紅旗-17A在我軍野戰防空領域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隨着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升級改進,演兵場相信紅旗-17家族將會在未來迎來再一次“蛻變”,繼續爲野戰部隊撐起“防空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