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機構近期上調了對標普500指數的目標價,顯示了對人工智能發展和經濟前景的信心。然而,在美股上漲的背後,指數的主要貢獻者依然集中於少數大盤科技股,這也讓不少人想起了本世紀初的互聯網泡沫時期。

隨着近期包括英偉達在內的多隻個股高位波動,技術指標和情緒變化風險成爲了一些市場人士擔心股指調整的理由。

擁擠是不是泡沫

高盛統計發現,標普500指數市值前十大公司佔總市值近30%,逼近歷史高位。近一個世紀以來,類似的極端行情時期共有七次,其中在1973年和2000年市場寬度見底後的12個月內,指數分別下跌23%和18%。而在1932年、1939年、1964年、2009年和2020年,12個月平均回報率爲23%。

高盛高級策略師斯奈德(Ben Snider)寫道,指數上漲的頻率高於回調,有理由保持樂觀。按照他的測算,目前前十大公司的市盈率水平遠低於互聯網泡沫時期的可比中值,盈利中值幾乎是2000年或1973年的三倍。

近期包括高盛、瑞銀、巴克萊和美銀在內的多家機構紛紛上調了對今年標普500指數目標的預期,最高已經達到了5400點,較目前點位有近6%的上漲空間。美國經濟強勁,美聯儲降息預期,以及對人工智能商業潛力的樂觀成爲了繼續看多的理由。

摩根大通首席執行官戴蒙(Jamie Dimon)近期就人工智能及其帶來的深刻變革前景發表了看法。他認爲,與上世紀90年代末的互聯網泡沫相比,人工智能所展現的前景更爲廣闊。“這不是炒作。這是真實存在的變革力量”。

美銀全球上週上調了對標普500指數的盈利預測,預計基準指數成分股今年的利潤將增長12%。報告稱,2023年是美國企業的過渡年,現在已經適應了新的更高利率和不溫不火的需求環境。微軟、亞馬遜、谷歌母公司Alphabet和Meta等科技巨頭今年將在資本支出上花費1800億美元,可能受益於人工智能投資帶來的“良性循環”。

在半導體和科技行業迅速發展的同時,電力使用的增加和數據中心的物理建設將帶動對電氣化、公用事業、商品等的更多需求。美銀預計,隨着大型科技公司進入投資週期,需求復甦將是到2025年盈利和進一步擴大利潤的關鍵驅動力。

調整什麼時候會出現

在科技股帶動下,美國股市正處於上世紀70年代以來最強勁的上漲週期之一。標普500指數在最近19週中有16週上漲,期間上漲了近25%。

德意志銀行指出,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標普500指數在四個月內持續上漲超過20%共發生過5次。其中4次是在經濟走出衰退時,1次是在網絡泡沫時期。“所以,如果你認爲科技正處於泡沫之中,或者經濟衰退只是被推遲了,你可能需要擔心。當然,上漲本身並不足以證明大幅回調是合理的。”該行首席策略師裏德(Jim Reid)寫道。

BKasset management宏觀策略師施羅斯伯格(Boris Schlossberg)在接受第一財經採訪時表示,從中長期看,股市主要受到經濟和貨幣政策的影響,這決定了市場定價和企業盈利水平。他認爲,從去年10月末開始的行情,首先起源於美聯儲政策見頂轉向的預期,然後疊加了人工智能技術迅猛發展和業績兌現的樂觀展望。

施羅斯伯格認爲,近期數據顯示,消費者支出和勞動力市場繼續成爲美國經濟支撐,軟着陸的希望看起來很大。貨幣政策前景稍有不確定性,雖然通脹正在邁向美聯儲設定的目標,但還沒有到宣佈勝利的時刻。不過從美聯儲官員的表態看,今年降息的方向是基本確認的,因此暫時沒有看到經濟或者貨幣政策出現重大風險的隱患。

隨着美股處於歷史高位,近期衡量市場波動性的恐慌指數VIX跌至近年低點。不過,市場本身的波動規律仍值得關注。美銀統計發現,美股平均每年出現3次5%以上的拋售,上次是在去年10月。

施羅斯伯格向第一財經表示,現在很難預測什麼原因最終將導致市場調整。可能是獲利回吐的需求,也可能是激進的市場情緒降溫。他提醒道,千萬不要忽略衍生品市場的影響,特別是超短期期權交易。

上週以來,包括英偉達在內多隻明星股波動明顯,可能是市場短期震盪的跡象之一。Miller Tabak的數據顯示,標普500指數相對強弱指數(RSI)已攀升至76以上。在過去兩次該指數超過這一水平後,出現了大幅拋售:2018年1月標普500指數下跌10%,2020年1月隨着疫情帶來的恐慌,標普500指數暴跌30%。該機構首席市場策略師馬雷(Matt Maley)表示:“所有這些都不意味着我們正在尋找一個重要的長期高點。但這確實告訴我,我們實質性回調的時機已經成熟。”

投資者日益增長的樂觀情緒也需要警惕。在美國個人投資者協會AAII的調查中,對未來六個月前景持樂觀態度的投資者比例上升至51.7%,這是近三年來第四次超過50%。高度樂觀通常被視爲反向指標,因爲這意味着驚喜意外的門檻提高了。

文章作者

樊志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