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農村,現在依然有老人對大袋子的稱呼是“黃麻袋”,更常見的是許多人會用多少“麻袋”來描述的數量,比如一個人山上採摘水果,他不會說自己大概採摘了多少斤水果,而是會說自己足足採摘了幾麻袋。

“黃麻袋”或者“麻袋”是中國近代最重要的裝載貨物的工具,而生產這種工具需要一種農作物——黃麻。

黃麻植株的皮是一種強度很不錯的韌皮纖維,經過加工,它可以做成麻繩、麻袋等實用工具。

過去黃麻在長江以南地區有着非常廣泛的種植,估計幾乎每個村莊或多或少都會種植一些這種農作物,主要就是取其皮。

然而,這幾年黃麻在中國似乎變得相當罕見了,90年以後出生的人估計都很少聽說過這種作物,也不知道黃麻袋長啥樣。

黃麻可以長到兩三米高?AbuNayeem

讓人意外的是,這種幾乎已經成爲中國歷史的作物,卻在印度乃至整個南亞地區有着相當廣泛的種植,許多農民甚至靠它養活全家。

那麼有趣的問題是,爲什麼中國突然就不怎麼種植黃麻了,而南亞地區卻依然如此受歡迎呢?

黃麻到底是什麼東西?

用植物韌皮纖維製作成織物材料被稱爲麻織,麻織在古代有着非常廣泛的用途,普通老百姓的衣物基本都是用麻織製作的。

不過,麻織的種類也很多,中國常見的有亞麻、黃麻、苧麻等,其中苧麻是中國特有的,被稱爲“中國草”,中國最古老的服裝織物材料可能就是苧麻,出土的最古老苧麻衣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700年前,而苧麻製作的繩索等歷史更加悠久。

不要我問怎麼知道這個!我現在生活的這條街道就叫苧麻路,我們這裏發現的古代苧麻相關的文物特別多,甚至很可能就是人類苧麻織物的發源地(我們這個地區)。

好像有點扯遠了,我們今天要聊的是黃麻。

黃麻獲取的韌皮纖維叫做黃麻纖維,而獲取黃麻纖維主要有兩種作物,圓果黃麻和長果黃麻,兩者的培育起源都存在許多爭議,主要就是中國和印度之爭。

黃麻的文物是非常少的,因爲它具有吸水特性,容易被生物降解,所以想通過文物瞭解它起源於哪裏是很難的。

不過,中國種植黃麻絕對有着非常悠久的歷史,最早的文字記載都可以追溯到北宋期間,而印度梵文中是沒有“黃麻”這個名詞的。

不管黃麻的栽培起源於哪裏,長期以來它都是種植面積第二廣泛、產量第二大的天然植物纖維,僅次於棉花

剛收穫的黃麻ShahnoorHabibMunmun

黃麻能夠如此受農民的歡迎,自然是有它的優勢,它雖然是農作物,但是跟野草一樣頑強,不需要太多的打理,也能長得很好。

農民是閒不下來的,黃麻的收穫的時間是在深秋,與其它農作物的農忙時間是正好錯開的,這時候農民正好可以有事情做。

最重要的是,黃麻纖維結構非常穩定,由它製成的麻袋、麻繩耐用性很好,支撐性能也好,是非常好的麻織。

由於黃麻纖維呈現黃色,而且編制的東西也確實很好用,所以它有“黃金纖維”的稱號

上世紀80年代,中國的黃麻纖維產量還能超過100萬噸,佔到全球一半左右,而現在每年的產量已經不足3萬噸了,它確實在中國沒落了。

不過,中國對黃麻纖維的需求還是很大的,所以現在每年需要進口黃麻纖維20至60萬噸。

IbrahimHusainMeraj

現在全球黃麻纖維產量最大的國家是印度——每年超150萬噸,超過全球總量的一半。

據信,印度直接參與黃麻種植業的人達到400萬(農民),而參與黃麻纖維加工的人達到35萬(工人),黃麻在印度算是一個比較大的產業。

不過,印度的黃麻纖維90%都用於自己國家的需求,現在黃麻的出口貿易主要是孟加拉國。

孟加拉國與印度接壤,但人口比印度少很多,該國黃麻纖維的產量也能達到150萬噸前後,只比印度少一點,兩個國家黃麻纖維的總和佔了全球的95%以上,直接從業人員將近1000萬。

那麼,到底爲什麼中國突然就不種了,而印度和孟加拉國卻依然在大力種植呢?

爲什麼黃麻在中國沒落了?

黃麻在中國沒落的主要原因是輸給了工業化,化工纖維的崛起,對黃麻這種相對粗糙的自然纖維是致命打擊。

黃麻的韌皮纖維中含有10%左右果膠,需要把這些膠質脫離掉才能得到可以使用的麻纖維,以前的方法就是收割之後直接放在池塘裏浸泡,讓它腐爛,這個過程被稱爲漚麻,本質就是把那10%的果膠給它分離出去。

漚麻的週期比較長,在中國一般深秋收割的黃麻要在池塘裏一直漚到來年的初春,這個時候整個池塘都會因爲腐爛變得發黑、發臭。

漚完之後就是要把它的皮剝下來,年紀大一點的南方朋友可能經歷過,這是相當酸爽的工作,據說剝完一天皮,整個人會像是中毒了一樣。

曬乾ShahnoorHabibMunmun

這些皮洗乾淨曬乾之後就是黃麻纖維了,然後農民會將它賣給收這個的人,之後這些纖維被進一步加工,最後被編織成麻袋、麻繩等成品。

總得來說,農民要獲得黃麻纖維工序還是挺麻煩的,而且對池塘的水質還有污染。

更重要的是,由於黃麻種植成本低,漚麻得到纖維相對粗糙,所以它是最便宜的天然纖維。

農民種農作物肯定是希望它能夠帶來收益,黃麻種植雖然簡單,也不與其它農作物有所衝突,但是它處理麻煩,無利可圖,隨着工業化的到來,自然也就慢慢淡出中國歷史。

不過,中國的黃麻現在以另外一種形式存在——那就是麻葉,炒麻葉加普寧豆醬估計很多潮汕人都喜歡。

互聯網上,關於麻葉到底是不是黃麻的嫩葉經常會有網友爭論不休。

我這邊查了下,咱們現在喫麻葉的黃麻確實和以前取黃麻纖維的黃麻不太一樣,現在是專門培育的菜用黃麻,而以前種植專門取纖維的黃麻嫩葉也能喫,但是偏苦。

最後

至於印度和孟加拉國爲什麼還在大力種植,自然是因爲他們國家的工業還不夠發達,創造不了太多的就業崗位,只能靠務農來解決就業問題。

其實,爲了保護黃麻產業,印度甚至出了一些法規,比如有些商品的包裝要求必須是用黃麻纖維製作的,不然不能上市。

不過,由於黃麻纖維可降解、強度足,而且產量還相對高,現在很多國家也都在推崇使用黃麻纖維來替代化工纖維,以達到環保效果。

也正因爲如此,現在黃麻的脫膠工藝得到了很大的改進,它對水質的污染已經相對小了,而且得到的麻纖維也非常精細,這讓它成爲一些高檔服裝、家用紡織品、無紡布的材料。

責任編輯:隨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