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平安銀行召開業績發佈會。

平安銀行黨委書記、行長冀光恆在發佈會上介紹了戰略改革三大階段性成果:一是堅持“零售做強、對公做精、同業做專”戰略方針,三大板塊穩步發展;二是以組織架構改革爲關鍵抓手,實現了總行與分行職能的強化與協同;三是通過改革提升精細化的管理水平。

專精特新客戶數增長160.5%

具體來看,2023年,平安銀行營業收入1646.99億元,同比下降8.4%;歸母淨利潤464.55億元,同比增長2.1%。2023年末,平安銀行資產總額55871.16億元,較上年末增長5.0%;資本充足率13.43%,較上年末提升0.42個百分點。

平安銀行副行長項有志在業績發佈會上表示:“在過去幾年營收高增的情況下,平安銀行也控制了費用,而在收入下降的情況下,更強調節約費用的工作。此外,在風險成本方面,進行了收益資產組合的調整,帶來信用損失的下降。”

2023年,平安銀行淨息差爲2.38%,同比下降37個基點。平安銀行在年報中表示,在資產重定價及支持實體經濟的背景下,未來淨息差下行壓力仍然存在。該行將積極調整資產負債結構,加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完善客戶定價管理體系,持續優化存款成本。

“受持續減費讓利、調整資產結構及市場波動等因素的影響,平安銀行的淨息差和營收同比下降。”冀光恆表示,平安銀行積極應對市場變化,一是持續優化信貸投放和客戶服務,推進數字化轉型富農業務,夯實營收的基本盤。二是不斷優化成本,強化投入產出的意識,推行精細化管理,精簡日常開支,更多聚焦中低風險的客羣,嚴控風險成本。未來將繼續優化業務品質,實現量質齊升。

“事實上,淨息差下降是行業整體需要面對的問題。”博通諮詢金融業資深分析師王蓬博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平安銀行通過數字化轉型以及減少在信用卡中心的人員投入等方法,有效地根據市場變化控制了成本,建議其未來繼續深化在數字化方向的改革,在降本增效的同時找到第二條高增長道路。

財報顯示,2023年,平安銀行在新能源、新基建、新制造“三新賽道”資產投放規模達2045.52億元,同比增長32.5%。2023年末,對公客戶數75.40萬戶,較上年末增加13.81萬戶,增幅22.4%;專精特新合作客戶數較上年末增長160.5%。

實用金融商學院執行院長羅攀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過去,平安銀行的優勢在於個人客戶端,其依靠強大的平安生態,包括銀行、保險證券、基金、租賃、消費信貸等形成了較大市場體量,但是由於普惠金融的進一步發展和市場存、貸利差的持續壓縮,競爭愈發激烈,利潤越來越少,相反,企業端的金融服務需求更多,服務鏈條和利潤空間相對更大。“因此,平安銀行加大企業端業務的開發,尤其是專精特新企業的服務,將有望改善經營結構,提振利潤空間。”

風險抵補能力保持良好

年報顯示,資產質量方面,2023年末,平安銀行不良貸款率1.06%,較上年末上升0.01個百分點;逾期貸款餘額及佔比較上年末實現雙降;逾期60天以上貸款偏離度及逾期90天以上貸款偏離度分別爲0.74和0.59;撥備覆蓋率277.63%,風險抵補能力保持良好。

2023年末,平安銀行房地產相關的實有及或有信貸、自營債券投資、自營非標投資等承擔信用風險的業務餘額合計2841.96億元,較上年末減少394.39億元;理財資金出資、委託貸款、合作機構管理代銷信託及基金、主承銷債務融資工具等不承擔信用風險的業務餘額合計807.95億元,較上年末減少87.74億元。

地方政府融資平臺風險管理方面,2023年末,平安銀行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廣義口徑風險業務餘額1721.86億元(含實有及或有信貸、債券投資、自營及理財資金投資等業務),較上年末增加168.62億元。其中,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含整改爲一般公司類貸款和仍按平臺管理貸款)貸款餘額789.93億元,較上年末增加118.09億元,增幅17.6%,佔發放貸款和墊款本金總額的比例爲2.3%,較上年末上升0.3個百分點,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貸款質量良好,無不良貸款。

此外,平安銀行2023年度利潤分配預案顯示,綜合考慮股東投資回報、監管機構對資本充足率的要求以及業務可持續發展等因素,平安銀行擬每10股派發現金股利人民幣7.19元(含稅),合計派發現金股利139.53億元。本次派發現金股利後,平安銀行剩餘未分配利潤爲2044.38億元。以上預案須經平安銀行2023年年度股東大會審議通過。綜合來看,2023年平安銀行分紅率達到30%(分紅金額/淨利潤)。

在業績發佈會上,冀光恆談及分紅方面時表示:“過去一直有意願提升分紅比例,但由於盈利主要用於補充資本,所以比例不高。2023年,平安銀行資本充足率有所好轉,故本次分紅比例提高到30%。未來平安銀行會積極優化資本效率和回報率,努力爲投資者創造更多的價值。”

(文章來源:證券日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