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持續創下新高時,跨國巨頭對電動車的態度卻發生了戲劇性的轉變。

近日,梅賽德斯-奔馳宣佈,決定將原定在2025年實現電動汽車銷量佔比50%的目標推遲五年至2030年,並將在未來十年繼續更新內燃機汽車產品陣容。“逆電動化”“中國變成了電動汽車孤島”等言論也引發了不少爭議。

3月15日至3月17日,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4)上,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回應了關於新能源汽車的種種質疑。

歐陽明高表示,中國引領了電動化變革,201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成爲全球第一;2016年,在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市佔率超過1%之後,其他國家纔開始轉型。在智能化方面,電動汽車具有智能化的先天優勢,燃油車自動駕駛是無法與之相比,發動機控制的難度很大、控制的精確性不足,響應的時間無法相提並論,這是一個常識。

“電動化是經過20多年反覆論證的既定戰略和技術路線,不能動搖,無需改變。”歐陽明高強調。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也在演講中指出,新能源汽車是不可逆轉的趨勢。同時,新生事物在中國市場變革的速度和效率比國外要快。全球新能源乘用車去年的整體滲透率約爲18%,在中國,整體滲透率超過了35%,屬於“從量變到質變的關鍵期”。伴隨新能源汽車研發力度的持續增強,新車的投放數量也在快速提升,我國新能源汽車變革進度持續深入,正在突破迭代的臨界點。

“上一週新能源車的滲透率已經突破了48.2%,如果按照這個速度發展下去,我估計未來3個月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可能會突破50%,甚至會高,形成新能源汽車在市場的主導地位。”王傳福預測說。

不過,王傳福也指出,市場競爭日趨激烈,新能源汽車行業進入了一個慘烈的淘汰賽階段。一方面,中國汽車工業經歷了70年的發展,已進入結構性的調整,縱觀全球汽車強國之路,產業集中度提升是必然階段。

小鵬汽車董事長、CEO何小鵬也發表了類似的見解。

他表示,未來三年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將開啓激烈的淘汰賽。而“智能化”將會成爲小鵬汽車從淘汰賽中脫穎而出的法寶。未來一個月,小鵬搭載高等級智能駕駛10萬-15萬元級別的A級汽車將問世,推動“科技平權”。

有意思的是,車企大佬們在演講中的互相嗆聲,已經印證了行業競爭之激烈。

在何小鵬之後,華爲常務董事、消費者BG CEO、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餘承東表示,以前在智能泊車、智能駕駛方面國內市場做得最好的是小鵬,但今天華爲來了,這個局面要改寫,“這個行業很卷,我們提供技術幫助大家一起來卷。”

值得注意的是,餘承東還透露,華爲車BU預計今年扭虧爲盈。他介紹說,“華爲車BU過去一年虧100億元,後來虧80億元,去年虧了60億元,今年大概能夠實現扭虧爲盈,得益於我們和合作夥伴打造的高端車型的大賣。今年前三個月,自選車業務實現扭虧爲盈;華爲車BU業務,接近盈虧平衡的邊緣,我預計從4月份開始,往後應該能實現扭虧爲盈,實現良性的正向的發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