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可楊    實習生 魯亞男    每經編輯 梁梟    

3月18日晚間,亞信科技(01675.HK,股價7.38港元,市值69.03億港元)發佈2023年年度業績公告。

2023年,亞信科技實現營業收入78.91億元,同比增長2.0%;年度經調整淨利潤爲8.51億元,同比增長10.8%。公司“三新”業務在2023年整體增長較快(即數智運營、垂直行業數字化、網絡支撐系統),同比增長12.7%,收入爲28.99億元,佔總收入比重提升至36.7%。

3月19日,亞信科技執行董事、首席執行官高唸書在財報媒體溝通會上表示,2024年,公司會進一步關注發展的質量。“發展的速度要讓位於發展的質量,不能讓質量有任何問題,保證質量情況下進一步推進發展速度,這是我們認爲比較關鍵的。”

數智運營業務承壓

具體業務方面,2023年,亞信科技數智運營業務實現收入11.02億元,同比下降4.2%,按結果及分成付費模式的收入佔數智運營業務收入24.0%。

高唸書在3月19日的溝通會上表示:“數智運營業務經過過去幾年高速發展,去年也到了調整期,有所下滑。”他將這一變化主要歸因於兩方面因素。首先,艾瑞諮詢業務受IPO公司數量減少的影響,行業報告、諮詢等項目出現較大幅度下滑。其次,從內部層面看,2023年公司對艾瑞數智的組織結構進行了調整,將面向垂直行業的組織架構增設了區域公司,這一調整使得業務團隊需要一定的適應期,從而對業務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因此,數智運營業務的下滑既受到外部環境的制約,也受到內部調整的影響。

不過,亞信科技方面也在年報中表示,隨着“數據要素X”等相關政策的推進,公司認爲數智運營業務的市場需求依然巨大,加上組織深度變革帶來的挑戰正逐步消退,預期數智運營業務在2024年將恢復增長。

此外,2023年,亞信科技的BSS業務實現收入48.81億元,同比微降0.9%。對此,高唸書也在業績說明會上坦言:“這裏面挑戰比較大,挑戰主要來自運營商會進一步推它的自研以及運營商在IT投入方面的降低,這塊會面臨比較大的挑戰,運營商自主研發力度加大。”

但他同時也表示,運營商會關注AI領域的進展,如數據要素、算力以及大模型等。爲此,公司將加大在相關領域的投入,並積極尋求與運營商的聯合創新機會。通過將5G與AI技術疊加到原有系統中,也會產生新的機會,如數字孿生、大模型等,這些場景都會融入原有的BSS產品和系統中。同時,公司將與運營商共同推動5G+和AI+在各個領域的聯合創新和研發工作,目前已制定相關的規劃。

談及2024年的業績展望,高唸書表示,預計整體的收入增長會優於2023年,“三新”業務增長會進一步提速,在BSS行業公司會進一步保持穩定,用新的技術找新的市場機會,緩解下行的壓力。OSS領域則會進一步把5G專網推到各個行業。數智運營業務則將進一步加強在通信、互聯網、汽車、消費等領域佈局,讓其恢復到過去的增長。“公司一直關注進入新的行業發展的質量,去年我們利潤也好,回款也好,還是保持健康水平,所以我們會持續關注這些垂直行業的增長質量。”高唸書表示。

2024年是出海開局之年

據高唸書介紹,2024年亞信科技會進行海外突破,重點把5G專網、邊緣智能、隱私計算一體機、數據庫等標準化產品推到海外市場,尤其是在東南亞與中東市場,與當地渠道充分合作,推進軟硬一體的標準化產品銷售。

高唸書表示,亞信科技出海主要遵循兩大主要原則。首先,把亞信科技的數智化解決方案跟隨央、國企一起出海。其次,自主銷售,主要以標準化產品爲主。

對於海外的發展目標,高唸書則表示,2024年的目標是突破200萬美元銷售額,把路打通。公司對2028年定的目標則是希望能達到1億美元銷售額。

“對我們來說2024年是開局之年,把流程打通、國內國外所有東西都跑通,突破一個小的量級,比如千萬級銷售,基本目標就達到了”,高唸書表示,在海外市場,公司經過初期的探索、分析銷售特徵後,預計未來幾年將迎來快速發展階段。2024年的主要任務是優化流程,未來幾年會進入快速增長的態勢。

未來行業大模型可能百花齊放

亞信科技在財報中提到,2023年,公司利用AIGC、大模型等新技術對產品進行持續創新,推出了xGPT產品體系,並自主研發了多個行業專屬模型,包括通信業務專屬模型、智能運維副駕專屬模型、自智網絡副駕專屬模型和圖靈程序員自動編程專屬模型等和多個GPT認知增強工具,目前在生成式AI以及大模型方向已實現部分項目的商用落地。

“我們不做通用大模型,我們跟通用大模型合作做行業大模型,以及上面各種應用的若干工具集,這是我們自己的定位。”高唸書介紹,公司已有部分大模型相關業務落地。例如,在運營商自智網絡中已有成功部署案例。未來可能在能源和交通等其他行業進行開發工作。預計2024年將有更多的大模型項目落地實施,爲行業用戶提供新的增長動力並助力降低成本。

據高唸書介紹,公司也將與雲廠商等充分合作。雲廠商推廣通用大模型,而亞信科技則在通用大模型的基礎上,增強補齊行業大模型,爲不同行業提供服務。同時,內部則通過大模型賦能內部工程師。“今年我們能保證讓人數零增長,很大的原因就是充分利用大模型給工程師賦能,提高效率,不會依靠人的增長來提高效能”。

“可能通用大模型將來做得好的就是幾家,但是行業大模型可能會百花齊放,像ToB行業解決方案一樣,會有比較多面向不同行業的大模型。”談及大模型當下的競爭格局,高唸書表示,亞信科技不做通用大模型,考慮到當前的投入與能力,尚不具備開發通用大模型的條件。因此,公司將主要精力集中在行業大模型的研發與應用上基於通用大模型並結合行業特徵,專注打造行業大模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