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鋰下行的2023年,天際股份(002759.SZ)的業績也被“連累”下行。

年報顯示,天際股份2023年營業收入21.93億元,同比減少33.03%;歸母淨利潤3664.09萬元,同比減少93.04%。

關於淨利潤暴跌,時代週報記者致電天際股份,截至發稿未獲回覆。據年報,天際股份淨利暴跌原因之一或是佔其營收超7成的六氟磷酸鋰價格下滑。

六氟磷酸鋰(LiPF6)是鋰電池的重要原材料,其主要原材料(氟化鋰)上游爲碳酸鋰,其價格跟隨碳酸鋰價格變化,坐上了2023年的“過山車”,從當年年初的近21萬元/噸跌至當年年底的7萬元/噸附近。

天際股份以小家電起家,上市後於2016年通過收購拓展六氟磷酸鋰等化工產品相關業務,彼時對賭期限內收購標的業績在2017年~2018年未能達標,但隨着碳酸鋰價格爆發,天際股份在跨界鋰電的8年間歸母淨利潤累計超15億元。

碳酸鋰“走下神壇”的2023年,天際股份淨利潤暴跌超93%,並再次走上收購的道路,增加了次磷酸鈉及相關磷化工產品的相關業務。

天際股份能否再迎來業績大爆發?

元素週期表中的磷。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被碳酸鋰“拖累”的六氟磷酸鋰

2015年上市之初,天際股份是潮汕地區做小家電的企業,成立近20年一直從事廚房電器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是彼時國內產銷規模最大的陶瓷烹飪家電企業之一。

上市後第二年,在公司董事長、潮汕富豪吳錫盾的推動下,天際股份開始將目光投向週期性行業——六氟磷酸鋰,通過收購江蘇新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泰材料”)實現“家電+鋰電池材料”雙主業發展模式,進一步增強公司盈利能力。

天際股份現金加股權27億元收購新泰材料100%股權的同時,交易對方承諾新泰材料2016年、2017年和2018年實現淨利潤分別爲1.87億元、2.40億元、2.48億元。

新泰材料也不負衆望,憑藉多年技術積累,抓住了2016年LiPF6市場大發展的機遇,實現業績大爆發,銷售收入達5.19億元,淨利潤2.91億元,爲天際股份帶來了一定收益,天際股份實控人吳錫盾、池錦華夫婦也登上了胡潤百富榜。

不過,隨着國內六氟磷酸鋰生產廠家紛紛擴產及熱錢進入,行業出現供給過剩、價格下降的現象,並引發第一輪洗牌,部分中小企業被淘汰出局。

新泰材料也無法逃離“內卷”宿命,LiPF6價格下跌導致其2017年淨利潤僅有1.59億元,不及此前承諾的2.40億元,天際股份還因此計提商譽減值損失準備1.50億元;2018年,新泰材料淨利潤僅有7046.02萬元,天際股份再次計提商譽減值金額3.86億元。

2020年以來,恰逢新能源汽車大爆發,鋰電供不應求導致碳酸鋰價格從2021年初的5萬元/噸飆升至2022年年底的60萬元/噸,新泰材料的業績也順勢崛起,LiPF6營收從2020年的3.81億元暴漲至2022年的28.58億元,其淨利潤也從不足1億元飆升至6.24億元。

大賺一筆的天際股份在2022年宣佈新增六氟磷酸鋰產能。截至2023年末,新泰材料順利完成技改,天際股份六氟磷酸鋰總年產能從2022年末的1.82萬噸增至2.20萬噸。

然而,隨着碳酸鋰價格坐上“過山車”,2023年六氟磷酸鋰價格也劇烈波動,從年初近21萬元/噸左右震盪下行,最終跌至年底7萬元/噸。在此背景下,天際股份六氟磷酸鋰的毛利率跌破10%,創下新低;歸母淨利潤下滑至3664.09萬元,同比減少93.04%。

再次押注新能源材料週期

跨界鋰電的8年時間裏,天際股份六氟磷酸鋰的營業利潤累計超27億元,但隨着碳酸鋰行業進入週期底部,天際股份再次押注新能源行業材料週期,這一次是磷化工。

近年來,隨着國內新能源行業的快速發展,用次磷酸鈉作爲主要原材料生產的無滷阻燃劑次磷酸鋁、二乙基次磷酸鋁被廣泛應用於新能源行業的工程塑料中,市場需求旺盛,目前無滷阻燃市場已經成爲次磷酸鈉最大的需求市場。

2023年8月,天際股份以4.6億元併購常熟市譽翔貿易公司(以下簡稱“譽翔貿易”)100%股份,進而間接完成對生產磷酸鈉及相關磷化工產品常熟新特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特化工”)100%股權收購。

本次收購事宜中同樣簽訂了業績對賭協議,交易對方對於新特化工的承諾淨利潤數具體爲:2023年、2024年、2025年淨利潤分別達到4500萬元、5000萬元、5500萬元,或2023年~2024年、2023年~2025年分別達到9500萬元(兩年累計)、1.50億元(三年累計)。

在完成併購的第一年,新特化工確實給天際股份帶來了不小的收益。

據年報,2023年新特化工營收4.17億元,淨利潤4655.67萬元,不僅達成第一年的對賭業績,還爲天際股份增加2971.43萬元淨利潤其中,次磷酸鈉營收9631.83萬元,佔天際股份總營收4.39%;雙磷酸營收1857.62萬元,佔總營收0.85%。

天際股份年報數據顯示,次磷酸鈉原材料之一黃磷的價格在逐漸走低,平均價格從2023年上半年的2.47萬元/噸下滑至下半年的2.23萬元/噸,降幅接近10%。

隆衆資訊黃磷行業分析師劉陽對時代週報記者表示,多數黃磷企業表示成本壓力較大,預計未來下跌空間有限,市場簽單價格或將維持在2.22萬元/噸~2.30萬元/噸。

次磷酸鈉的價格也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生意社數據顯示,2024年3月25日,次磷酸鈉(優品級)報價爲1.73萬元/噸~1.80萬元/噸,較去年同期的2.45萬元/噸下降26.53%~29.39%。

但天際股份仍看好次磷酸鈉的市場前景。在2023年8月6日的投資者關係活動記錄表中,天際股份提到,次磷酸鈉60%的銷售規模是在阻燃劑市場,可以應用在新能源汽車工程塑料領域,相信未來隨着國內新能源汽車的不斷發展,阻燃劑市場的需求量也會變得越來越大。

而雙磷酸目前主要用於三元前驅體的除雜以及廢舊動力電池回收,天際股份認爲,隨着以後廢舊電池拆解行業不斷發展,雙磷酸的應用前景會變得十分廣闊,國內的需求接下來幾年應該會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

次磷酸鈉價格已有頹勢,新特化工能否在2024~2025年完成利潤承諾?潮汕富豪“再賭週期”,能否幫助天際股份再一次迎來業績大爆發?時間將揭曉答案。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