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環球網消息,3月26日,市場機構Mysteel在《2024年1-2月中國大麥進出口數據解讀》中援引中國海關總署數據統計稱,2024年前兩個月,中國大麥進口總量爲271萬噸,其中,澳大利亞以近160萬噸的對華出口量佔據了中國大麥全部進口的6成,成爲中國大麥最大進口來源國。數據也意味着時隔三年多,澳大利亞已重新成爲中國大麥第一大進口來源國。

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的專家表示,大麥是中澳雙方妥善解決世貿組織爭端的代表案例,澳大麥迅速返回中國市場,體現了中澳經濟高度互補且潛力巨大的特點。只有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推動兩國關係持續穩定發展,才能最大程度惠及兩國企業與民衆。

《環球時報》記者查閱中國海關數據統計發現,2018年和2019年,澳大利亞一直是中國大麥最大的進口來源國。2020年“雙反”措施實施後,澳大麥出口成本飆升,中國商戶開始削減進口。2021年、2022年直至2023年前9個月,在中國海關總署的進出口數據系統中再無澳大利亞大麥進口記錄。

華東師範大學澳大利亞研究中心主任陳弘告訴《環球時報》記者,2022年下半年,中澳雙方共同推動雙邊經貿關係逐步恢復正常。2023年4月,雙方在世貿組織框架下,就大麥“雙反”措施爭端進行了友好協商,並達成共識。2023年8月,“雙反”措施取消,澳大麥開始重返中國市場。2023年10月,澳大利亞實現向中國出口大麥31.37萬噸,是近三年來的第一次。

在大麥之後,2023年10月,中澳在世貿組織框架下,就彼此關切的葡萄酒、風塔等世貿爭端進行了友好協商,並達成妥善解決的共識。澳大利亞貿易部長法瑞爾2月27日接受採訪時稱,澳中有關葡萄酒關稅的貿易爭端或“在幾周後”得到解決。

對此,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亞東3月14日回應表示,將依法推進對澳葡萄酒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措施的複審調查,並依法按調查程序作出最終的複審裁決。同時,中方就澳對華風塔等貿易救濟措施有嚴正關切。希望澳方尊重世貿規則,妥善解決中方關注。

《環球時報》記者自商務部中國貿易救濟信息網查詢獲悉,除大麥和葡萄酒外,中澳在世貿組織下還有三項貿易爭端,分別是中國出口到澳大利亞的風塔、鐵道輪轂和不鏽鋼水槽產品,均還處於澳大利亞的貿易措施中。

不過,3月15日,澳大利亞反傾銷委員會做出決定,於2024年4月16日起,不再繼續對中國風塔產品實施反傾銷措施。何亞東3月21日在例行記者會上對此表示歡迎。他說,“希望澳方與中方繼續通過對話與合作,解決貿易領域分歧,早日終止其他對華貿易救濟措施。”

陳弘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農產品進口國,爲全球主要農產品出口國提供了穩定的超大規模市場。中澳在大麥貿易上合作了幾十年,爲兩國企業和民衆帶來了切實利益,對於澳大利亞而言,中國市場的重要性無可替代。他認爲,澳大利亞對此須有一個清醒認識,與中國保持良好的經貿關係,纔是符合雙方利益的正確選擇。

陳弘表示,最近一段時間,中澳兩國經過共同努力,不斷克服雙邊關係遇到的障礙,使得兩國關係持續改善並重回正軌。希望澳大利亞能夠珍惜並維護目前來之不易的成果,“不開倒車,不走回頭路”,通過協商繼續妥善解決中澳間的其他貿易爭端。這不僅符合兩國的共同利益,更有利於地區乃至世界經濟的穩定與繁榮。

原標題:時隔三年多,澳大利亞再次成爲中國大麥最大進口來源國

編輯:黃靈    責編:廖異    審覈:馮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