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北京晚報

要談論網絡遊戲,就不能只談論網絡遊戲本身,還要談論,隨着《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等政策法規實施,國內各遊戲廠商開始積極探索人臉識別驗證等創新舉措,未成年人防沉迷工作不斷有新進展;遊戲環境不斷爲前沿技術提供測試生態,遊戲技術也在爲硬件產業和5G、XR產業提供動力和提升;以功能性遊戲賦能醫療、教育、科普、文化、青少年社會素養培育等領域,可以兼容很多行業的功能性、應用型內容,達成教育、訓練等目的。

綜合這些維度重新考量網絡遊戲,可以發現網絡遊戲已經有了文化屬性和社會價值。這也是網易遊戲始終堅持的——用未成年人防沉迷工作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環境,用正向內容、技術優勢引導價值、培育內涵,讓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在遊戲領域形成良性循環。

技術加深

防沉迷“護城河”

未成年人防沉迷工作是網絡遊戲行業繞不過的話題。無論是“史上最嚴防沉迷規定”、《條例》等的出臺實施,還是遊戲企業的技術探索與治理,網絡遊戲可以說是未成年人保護建設和治理經驗最爲豐富的行業之一。

有學者分析認爲,網絡遊戲防沉迷、防止不良信息侵害、防範大額充值以及未成年人遊戲社交風險等多個重點領域,也已經建構起較爲完備的合規體系。然而,該學者也判斷,當前網絡遊戲防沉迷工作依然存在風險,“就目前網絡遊戲領域未成年人保護的現狀來看,主要的潛在風險還是存在於未能被有效識別爲未成年人的情況,亦即未成年人冒用成年人身份使用網絡遊戲服務的情況。”

對於這一點,技術發展可以提供更高效的解決方式。例如,《蛋仔派對》在原有基礎上,對網絡遊戲防沉迷系統進行了進一步升級。

據瞭解,《蛋仔派對》已爲小米、華爲等渠道服接入AI未成年保護巡邏技術及人臉識別機制,針對大額消費、高頻消費及疑似未成年人等高風險行爲,在支付環節啓用人臉識別。同時,《蛋仔派對》針對全渠道設置未成年人退款專屬客服入口,持續優化相關流程,加快審覈及處理效率,以進一步幫助家長解決退款問題。

此外,《蛋仔派對》已上線“一鍵禁止遊戲充值”“一鍵禁止遊戲登錄”家長協管功能,家長可以通過綁定孩子游戲賬號,24小時對孩子的遊戲時間、充值情況進行全方位管理、干預。

“只要有一個孩子選擇《蛋仔派對》作爲陪伴,我們就一定會竭盡全力,給他一個更健康、安全、快樂的成長環境。”《蛋仔派對》相關負責人表示。

社會效益

承載良性生態

對於遊戲廠商來說,內容和影響力始終是遊戲的核心紐帶和增量密碼。對於遊戲產業來說,在爭創精品遊戲產品的同時,充分發揮遊戲自身的數字化演繹能力,以及對廣大玩家的影響力,對外發揮鏈接作用,踐行多元價值,傳遞正能量,使遊戲成爲中國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也正是因此,近年來,遊戲廠商開始圍繞“遊戲+”模式,持續探索遊戲與社會各領域的高效融合,以內容爲基石,促進社會正向理念加速滲透大衆羣體,助力社會效益提升。

對此,網易遊戲深以爲然。2024年3月,網易旗下《蛋仔派對》遊戲便通過“守護月”活動,探索“遊戲+公益”的發展模式。在此前,《蛋仔派對》就在遊戲內針對全體玩家發起了公益主題地圖遊玩活動,玩家遊玩公益地圖的同時獲得公益幣,公益幣將玩家在遊戲中的體驗彙集至公益基金池,由網易轉化爲100萬元的捐贈,共同投入由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發起的“童伴媽媽”項目,項目計劃一年內在貴州開設10個“蛋仔童伴之家”,扶持培訓當地“童伴媽媽”,聚焦鄉村留守兒童陪伴,實現共建鄉村兒童關愛服務網絡。

在業內看來,通過將遊戲玩法貫穿整個公益活動中,《蛋仔派對》不僅實現了玩家從玩遊戲到做公益的社會價值轉變,同時也讓公益理念潤物細無聲地進入玩家們的精神世界。

與此同時,“遊戲+UGC(用戶原創內容)”模式也成爲遊戲行業的熱門趨勢。網易遊戲方面認爲,相較於其它一些玩法,UGC形式能夠更好地培養玩家的動手能力、邏輯能力以及想象力,與青少年教育天然適配。

以《蛋仔派對》爲例,作爲“遊戲+UGC”的代表產品,《蛋仔派對》遊戲內已經擁有了超過1億張地圖,其中不乏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科普的內容,在遊戲中可以看到歷久彌新的敦煌文化,還有苗銀、豆染、竹編等非遺項目。

不僅如此,今年3月,《蛋仔派對》還正式推出了全新的教育工具APP“跟蛋仔學編程”。平臺推出的“蛋碼”功能,將後臺複雜的代碼拆分成簡潔易懂的邏輯結構,用戶只需將多個語句拼接,就能通過可視化的編輯效果,輕鬆達成創作目的,在創作中培養編程思維。

“遊戲企業作爲《條例》的落實者之一,營造更適宜未成年人成長的健康遊戲環境、打造具有文化屬性和社會意義的優質內容義不容辭。”網易遊戲相關負責人表示。 文/李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