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劉震

作爲山東省最爲著名的地標農產品之一,膠州大白菜曾獲得無數榮耀,千百年來也一直是膠州市的重要農作物。今年年初,膠州市三里河街道十五里夼村與當地酒廠合作研究生產了“大白菜酒”問世,幾個月的時間便收穫了不錯的口碑,也成爲探索白菜深加工產業的一次勇敢嘗試。

3月27日,記者來到膠州市三里河街道十五里夼村。村黨支部書記劉邦清告訴記者,該村位於青年水庫上游有車家河流過,土地肥沃,多年來村民都有沿河種植大白菜的習慣,雖然近年來受到城市擴張、工業發展等因素影響,大白菜種植面積越來越小,但各家各戶仍有種植白菜的習慣,目前全村每年種植白菜約300畝。“我們村的白菜品質非常好,但除了極少數能夠賣出高價,大部分白菜也只能隨行就市,遇到不好的年景,白菜價格抵不過人工費,就只能不收,把白菜直接打地裏,這些年經歷了好多次了。”劉邦清說,他擔任村支部書記多年,一直想發展白菜深加工產業,但苦於沒有好的辦法。

兩年前,劉邦清遇到了青島板橋宴酒廠老闆李光海,雙方交流中很快就釀造大白菜酒達成共識,由於該酒廠距離十五里夼村僅1公里,兩人從此經常見面研究,經過多次實驗之後,一款名爲“十五里香”的大白菜酒被研究了出來。“我們這個酒主要原料是本地大白菜、高粱、大米和豌豆,釀一噸酒大概需要1000斤大白菜。”李光海介紹,大白菜酒中保留了白菜中富含的磷、鐵、胡蘿蔔素、維生素等有益成分,又通過多種工藝去除了白菜中的“菜水味”,口感得到了衆多飲酒愛好者的認可,目前該款大白菜酒已經具備銷售資質,但尚未大面積推廣,酒廠依舊在廣納衆意不斷完善口感。

“如果我們的酒能在市場推廣中成功,就能解決周圍好多菜農的銷路問題,我最在乎的其實是這一點。” 十五里夼村黨支部書記劉邦清說,酒的銷路一旦打開,那麼建冷庫、屯白菜這些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全村的白菜再也不會出現“爛地裏”的窘境。

相關鏈接:膠州大白菜歷史光彩奪目,深加工卻一直難突破

相關文獻記載,膠州大白菜的種植歷史足有千年之久,唐代傳入朝鮮、日本並受到兩國貴族的追捧被稱爲“唐菜”。進入近代,魯迅先生在作品《藤野先生》中的隨心一筆“北京的白菜運往浙江,便用紅頭繩繫住菜根,倒掛在水果店頭,尊爲‘膠菜’”更是讓膠州大白菜名揚天下。新中國成立後,由於受到毛主席的青睞,膠州大白菜的聲譽也達到巔峯,1949年斯大林70大壽,毛主席親自指定選送膠州大白菜5000斤作爲壽禮,“膠白”作爲國禮載入史冊。

與膠州大白菜的光輝歷史相比,膠州市在白菜深加工領域略顯乏力,除了做“泡菜”之外乏善可陳。衆多的白菜合作社只能靠競爭全國有限的高端市場生存,普通菜農更多的只能“看天喫飯”,收入極不穩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