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玉溪日報

用現代設施種草莓,爲易門縣龍泉街道羅所社區的草莓產業帶來了新活力。本報記者 曾永洪 攝 本報訊(記者 李曉蘭)近日,記者在易門縣採訪春耕生產時發現,以蔬菜、花卉、水果等爲重點,一批智能化、標準化、設施化的現代農業基地,正助推易門高原特色農業產業轉型發展。

250畝花卉種植大棚裏,自動遮光網可控制花卉所需日照時長,自動卷膜系統掌握通風時長,通過這套智能氣候及水肥控制系統,可實現對花卉種植的自動檢測與調控。“我們對花期的把控可以做到正負一星期,更加緊跟市場。”易門美天嬌花卉有限公司技術主管朱宗海說。該公司自2021年落地易門縣龍泉街道羅所社區以來,已快速發展成爲全縣現代花卉種植最具代表性的企業。投資1500萬元建成一批現代化大棚和冷鏈配套設施,通過改良土壤、提供設施、訂單收購、企業化生產和工廠化管理等方式,實現了種植集約化,每年有近2000萬支在易門種出的康乃馨、菊花出口到韓國、日本和中東等地。“農業上要走得遠,現代設施必不可少。”朱宗海說。

與美天嬌基地相鄰的羅所社區有種植草莓的傳統,去年也在現代設施農業上有所行動。由村辦公司流轉低效土地20畝,改造出5個高標準立體溫室大棚發展“無土+有機”草莓種植。走進這個名爲“草莓小屋”的生產基地,記者看到,草莓分佈在7層立體種植架上,同時增加了種植面積和產量。粉玉、聖誕紅、章姬等各式草莓紅嫩飽滿,待人採摘。基地內,電動捲簾器、智能環境調控和水肥一體化灌溉系統一應俱全。“我們專門到外地學習了最新的草莓栽種技術,建起了這些大棚。像傳統的種法,靠天喫飯,很整不得喫。”羅所社區黨總支書記王金林笑着說,除了常規賣草莓,今年還推出了草莓認養、趣味採摘等體驗式銷售,收效良好。“換種方式栽草莓,今年有希望再爲集體經濟增收5萬多元。”他說。

有“滇中熱河谷 綠色果蔬鄉”美譽的十街鄉則聚焦蔬菜育苗環節發力。截至去年底,該鄉共種植蔬菜1.5萬畝以上,產值突破7000萬元,已是名副其實的蔬菜之鄉。盯緊蔬菜產業鏈前端,該鄉積極爭取項目資金,建成了高原特色糧食蔬菜育苗基地,將推行工廠化、集約化蔬菜育苗。目前,佔地8400平方米的育苗基地一切準備就緒。十街鄉黨委書記董娟娟認爲,農業現代化要突破發展,抓基地是基礎,建設施是重點。現代化、設施化的蔬菜育苗環節發展潛力大,將有力推動現有蔬菜產業鏈補鏈升級。

據瞭解,截至去年底,易門縣共有現代農業基地1254個,種植和養殖分佔五成與七成,初步形成了一批佈局合理、高產高效的現代農業基地。下一步,該縣將堅持用工業化理念謀劃農業,大力發展生態農業、設施農業、訂單農業、高效農業,加快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充分發揮農業在經濟發展中的“定盤星”作用,持續做優做特高原特色農業產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