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經濟參考報

■中國汽車業全面轉向創新競爭

上汽大衆:守正創新才能更出衆

編者的話

2024年,邁過70年曆程的中國汽車工業站在“新十年”的起點。在貫穿2023年全年的激烈價格競爭之後,可以預見的是,2024年汽車市場的競爭將更加白熱化。無論是造車新勢力還是傳統車企,無論是外資車企、合資車企還是自主車企,只有形成可持續發展的商業模式,從各個維度建立起自己的創新優勢,才能在快速變化的汽車市場中贏得賽點。

自本期對合資車企的深度解析開始,《經濟參考報·汽車特刊》將陸續推出“中國汽車業全面轉向創新競爭”系列報道,探索中國汽車業以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的獨特路徑。

汽車業轉型大潮中,曾經在中國市場佔據絕對優勢的合資車企面臨市場份額下滑的挑戰。如何在市場變化中發現新機遇,找到新路徑,成爲擺在合資車企面前的一道考題。

可以看到,不少合資車企在快速推動產品自研、深化本地化研發之外,也在積極探索新時代下的合資新模式。在這樣的新競合時代,攜手的中外車企共同的目標並非僅僅是在中國汽車市場,而是將目光投向了更廣闊、更深遠的全球市場。正如業界形成的共識,中國是全球規模最大、也是真正檢驗汽車行業前沿優勢的市場,“在中國優秀,必將在世界出彩”。合資車企在中國市場探索的轉型新範式,將成爲全球傳統車企在新能源時代轉型的優秀樣本。

從桑塔納的傳奇故事開始,上汽大衆今年迎來了成立40週年。在充滿挑戰的外部環境下、跌宕起伏的市場競爭中,上汽大衆收穫了一個“熱辣滾燙”的龍年開局。

乘聯會數據顯示:2024年1-2月,上汽大衆累計銷量達到17.8萬輛,同比增長15.4%。其中,以ID.家族爲代表的新能源車型展現出了強大競爭力,1-2月累計銷售超1.6萬輛,同比增長123.3%,繼續領跑合資純電陣營。

都說40歲是不惑之年,歷經車市風雨洗禮的上汽大衆,以果斷的戰略調整和快速的落地行動展示了變革的勇氣。2023年以來,直面汽車電動化和智能化的浪潮,上汽大衆堅定實施“促油車、穩電車、上奧迪”的九字訣,持續提升核心競爭力、不斷拓寬新賽道。

作爲上汽集團最年輕的副總裁、上汽大衆總經理,“70後”掌門人賈健旭深諳,在車市邁向淘汰賽的新階段,必須通過以變應變,在創新轉型路上加速奔跑。

穩:守住基本盤 打出組合拳

“來上汽大衆的時候,有人問:你帶幾個人過去?我說,就一人一馬一車。”回顧起2023年2月接手上汽大衆的情形,賈健旭記憶猶新。

來上汽大衆之前,賈健旭曾經在國內零部件頭部企業延鋒集團工作20餘年,並一路升任至總經理;期間,他還有兩年多的時間參與上汽海外業務,成功“把名爵賣到歐洲”。即便有這樣的豐富經歷,接手上汽大衆對賈健旭來說仍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隨着汽車電動化和智能化大潮來襲,以比亞迪爲代表的自主品牌快速崛起,2023年市場份額已超50%。“價格戰”“白熱化”“內卷”等詞語,都不足以形容車市廝殺的激烈程度。用賈健旭的話說,要麼Go Big(出衆)要麼Go Home(出局),這是擺在上汽大衆等合資車企前面的現實命題。

沒有時間抱怨被髮到了什麼牌,而是努力思考如何打好這幾張牌。在賈健旭帶領下,上汽大衆制定了新的“九字方針”:促油車、穩電車、上奧迪,向市場傳遞出“穩住銷量、穩住基本盤”的清晰信號。

促油車,就是要守住基本盤。1984年成立至今,上汽大衆推出了很多經典燃油車,包括途觀、帕薩特、朗逸等明星車型,收穫了逾2700萬名用戶。即便行業轉型不斷加速,這種成功也不會在一夜之間潰敗。賈健旭認爲,必須通過“上新不放老”等策略調整,牢牢守住燃油車8%的市場份額。

穩電車,則事關拓展新增長點。上汽大衆啓動電動化轉型的時間點並不算早。賈健旭深知,如果電動車打不響,品牌就會老去,所以要“背水一戰”。爲此,上汽大衆的佈局是“一高一低”。“低”是指現有電動車產品系列中的ID.3,通過提前釋放成本優勢,給出有競爭力的價格,讓消費者受益。“高”是指引進ID.Buzz車型,先從全進口開始,把上汽大衆的ID.品牌立起來。

上奧迪,決定着上汽大衆發展後勁。2023年7月,奧迪與上汽集團簽署戰略備忘錄,進一步深化現有合作。圍繞奧迪品牌,上汽大衆成立了油車和電車兩個專項工作組,有400名工程師與上汽研究總院聯手開發奧迪新產品。目標是藉助電動化轉型的契機,讓奧迪走到傳統豪華品牌前列。

目前來看,上汽大衆這一套組合拳,正在收穫實效:油車方面,2023年朗逸家族全年銷量達35萬輛,進一步夯實“國民家轎”口碑;“B級車標杆”帕薩特延續高位增長勢頭,全年銷量累計突破20萬輛。電車方面,2023年上汽大衆新能源汽車銷量超13萬輛,同比增長32%,挺進主流市場第一梯隊。價格進入12萬元區間的ID.3車型,連續多月銷量破萬,蟬聯合資車企純電銷冠。

既沒有驚慌失措、自亂陣腳,也沒有因循守舊、抱殘守缺。在急劇變化的汽車市場,上汽大衆依然保持着戰略定力。立足自身優勢,堅守德系造車的理性、嚴謹態度,上汽大衆通過“燃油車+插電+純電”三線並進,既穩住銷量和基本盤,也穩住信心和士氣,爲接下來的長跑做好充足準備。

快:不進則退 慢進也退

“想幹總會有辦法,不想幹總會有理由”——一年前迎來新掌舵者後,這樣的橫幅赫然掛在上汽大衆安亭工廠的入口處。

橫幅掛上的數月以來,上汽大衆上上下下都在經歷“降本增效”。人人都能感覺到,這家中國合資車企元老正在快速變革中。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不進則退,慢進也退。汽車業這一輪電動化和智能化轉型中,自主品牌奪走了不少過去屬於合資品牌的光芒。合資車企何去何從?在穩住基本盤的同時,轉型速度至關重要。

效率,這是賈健旭掌舵上汽大衆提出的關鍵詞。他認爲,企業不能“等、靠、要”,中外雙方需要大量的溝通和交流,技術研發、產品上新都要提升效率。“跟外方夥伴開會,要把所有的要求攤在桌上,目標一定要明確,速度一定要快。改進內部開發流程,以更快的速度來適應中國市場和國內消費者的變化,這是必走的一條路。”

在一次媒體溝通會上,賈健旭還提出了自己的反思。“爲什麼我們開發一輛車基本上要50個月,而有的品牌24到26個月就能做出來?這一定是在流程體系,包括在供應鏈管理方面有很大的不同,絕對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把效率提上去,上汽大衆首先從架構上開始調整。瞄準打破內部壁壘,2023年10月以來,上汽大衆採用了4個VLE(車型條線負責人)的新架構,即奧迪、電車、小型燃油車和大型燃油車。

賈健旭解釋,過去的組織架構中,每個人只管各自條線,每個條線很垂很專。設立VLE之後,條線之間逐步打通了,大家的思維模式開始發生根本性的變化。“VLE的本質是跨條線。現在我們和德方的副總談,五分鐘就能達成一致意見。大家都意識到,如果我們的成本和效率不改善,就不能滿足當前的市場需求。”

對市場的嗅覺要更靈敏,反應要更迅速。在擁有豐富零部件企業經驗的賈健旭看來,當前的車市價格競爭,表象是價格,實際上是成本和技術。“在不犧牲消費者利益的前提下,一定要通過技術方案來降本,而不是簡單的商務降本。”

快起來,跑起來,體現在方方面面。往年,上汽大衆都是在新年第一季度末開經銷商大會、供應商大會,2023年則改成12月份提前開。“希望新年要做的事情,在1月1號之前全部佈置好。等敲鐘的那一刻,就非常清楚要怎麼幹,一天都不會浪費。”賈健旭說。

消費者也在感受不一樣的上汽大衆。2024年第一天,上汽大衆旗下的ID.3和ID.4 X同步迎來2024款煥新上市,加速衝刺新能源賽道。其中,ID.3 2024款引入全新峽灣藍車色,更具年輕化氣息,同時上線純淨智享版和出衆版兩個車型版本,滿足消費者差異化需求;ID.4 X 2024款則推出14.98萬元起的優惠價,瞄準15萬元級純電市場。

新年,新作爲,新氣象。以時不我待的“龍馬精神”,上汽大衆開啓了龍年征程。

變:重塑企業核心競爭力

合資車企是中國汽車行業的“啓蒙者”。在中國汽車市場飛速發展的過程中,合資車企成爲外資品牌在華重要增長點,留下了雙贏的佳話。2023年上海車展上,包括大衆汽車在內的跨國車企高管集體來華,體現了對中國市場的高度重視。

最近幾年,在新能源轉型中,不少主流合資品牌掉頭難、轉身慢。高峯時銷量突破200萬輛的合資品牌領頭羊上汽大衆,也遭遇了嚴峻挑戰。如何讓大家看到一個新的上汽大衆?這是包括賈健旭在內的上汽人肩負的使命。

上任一年多來,賈健旭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電動化智能化時代,像上汽大衆這樣的合資車企,核心競爭力到底在哪裏?”

在不斷摸索甚至碰壁中,答案正在一點點明晰。在賈健旭看來,合資只是一個業務模式。過去的合資,“拿來主義”比較多。現在不但要“拿來主義”,還要“拿去主義”,以及“結合主義”。老牌汽車強國如德國,在內外飾、核心技術、操控、品牌方面依然有很深的積澱,而中國本土的造車新勢力,在智能化技術以及消費者洞察方面也有自己的優勢。

“如何把汽車行業的old money(老錢)和new money(新錢)融合在一起,把大家的優勢結合起來,才能贏得未來。這也是我們判斷的合資車企‘下半場’的打法。”賈健旭說。

大方向定了,接下來就要看行動。上汽大衆黨委書記兼銷售與市場執行副總經理俞經民介紹,上汽大衆正在加快長續航插電混動(PHEV)車型的開發。這種車型可油可電,既有成熟的技術,又讓用戶在虧電時沒有里程焦慮,能夠很好滿足消費者“既要又要還要”的綜合需求。

根據規劃,長續航PHEV車型75%的工作量都交給上汽大衆。這要求上汽大衆建立全面的研發能力,而不是簡單的“拿來主義”。只有這樣,合資車企才能翻開新的發展篇章。

上汽大衆的變革也是整個汽車行業的縮影。構建健康的車市生態,現在以及可見的未來,合資車企仍將是中國汽車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中國汽車業已走過“市場換技術”的階段,中國在全球汽車業的定位,也從“世界工廠”變成“創新中心”。舊船票上不了新客輪,合資車企只有以變應變,持續推進Glocal(Global+Local,全球化思維、本地化創新)戰略,不斷把變革的想法變成辦法,繼而落地成做法,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佔據一席之地。

這就是上汽大衆正在做的事情,一如40年前開啓汽車合資時代那樣。只是這一次,挑戰可能更大。

“當前,汽車產業正在發生深刻變革。上汽集團要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自我加壓、自我革命,時不我待、只爭朝夕推進企業創新轉型,在重點領域和環節上下更大功夫,集中精力打造核心競爭力。”這是上海市委對於上汽集團的要求。以此爲鞭策,40歲正當年的上汽大衆已經重新出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