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学习时报

朱世纯

古语云“春眠不觉晓”,可我这几天却辗转反侧,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过去的岁月,在脑海里浮现最多的就是40年前的往事。

40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那时我生活在农村,刚二十出头,充满梦想和干劲。20世纪80年代的第一个春天,也就是我高中毕业那年,大队和生产队都开会传达文件,推行联产承包,老百姓说是单干。很快,原来属于集体的所有生产资料,当然也包括农民最看重的土地和大牲口,以及道路两边高大的树木,都分到了家家户户,我家分到了8亩责任田。由于父亲在县城工作,很少回家,我就挑起了家庭重担,开始了与扬场放磙、犁耧锄耙打交道的日子。家里还搞起多种经营,饲养了500多只母鸡,种了一亩多蔬菜,房后有一沟莲藕,我整天起早贪黑干活,希望家里早日成为万元户,过上有吃有喝有钱花的日子。

就在我一门心思发家致富时,我上初中时的班主任段老师,改变了我已经习惯了的生活方式。1984年春节刚过,乡里成立业余通讯组,要求每个村指定一个人负责新闻报道,已经担任村主任的段老师记得我这个曾经的学生作文写得好,就把我的名字报上了。真是非常感激老师的信任和厚爱,让我有了接触新闻写作的机会。

从春天开始,乡里每个月都要召开一次例会,通报发稿情况。听到好几个村已经在县里的广播站发了稿子,有的还上了市里的报纸和电台,我感到非常着急,却又无从下手。

正在一筹莫展之际,村支书给我提供了一个好素材。那年三夏时节,六组的一户农民和媳妇去乡粮所交公粮,工作人员一时马虎多付了300多元,被他们当即退掉了。要知道300元在当时可是个很大的数目,乡里干部的工资每月才几十元。我听了也深受感动,觉得邻居太了不起了,就按照在书上学过的写记叙文的方法,写了一篇小通讯《小两口退款风格高》,寄出没几天,就在河南人民广播电台《农民之友》节目播出。

能从收音机里听到自己写的稿子,我欣喜若狂,也有了写稿的胆子和信心。两个月后的一天,秋雨淅沥,我去邻居家串门,看到墙上糊的《人民日报》上,有一篇介绍某地发展农村运输业的文章,就仔细看了起来。想到村上也有不少人赶着毛驴车在火车站搞运输,并且收入都不低,是不是也能写个稿子呢?回到家就动手写了一条消息,寄出不到一星期,《河南农民报》就以《火车站旁毛驴车队》为题在一版发表。

因为在省级媒体发了稿,有了点影响,引起乡里领导的注意。过了没几天,乡党委秘书来到我家,通知我到乡里当“临时干部”。一向耿直的父亲怕我水平不行难以胜任,就直接拒绝说:“他那两下子干不了!”正赶上在外闯荡多年的大伯回乡探亲,他把父亲叫出来开导说,孩子出去干不好还能回来种地,在家里干不好你叫他去哪儿?感谢大伯一句话定了乾坤,让我迈出了走出农村的第一步。

在乡里工作的那段时间,我虽然年龄最小,但责任一点也不少,和老同志一样包村,组织并参加植树造林、兴修水利、夏收夏征,接触到很多新东西。社会的发展蒸蒸日上,我感觉到处都是新闻素材,又在省市县新闻单位发了一些稿子。一年以后,县直属单位的领导把我要去写材料。几年间,我写的稿子陆续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农民日报》《半月谈》《瞭望》等中央主流媒体发表,有的还作为重要稿件配有评论,有的还在新华社发了通稿。实事求是地说,最初写的那几篇小稿改变了我的人生,决定了我的命运。

感谢不断推动社会发展前进的改革开放春风。40年弹指一挥间,岁月一去不复返,尽管今天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幸福,但那些曾经的记忆和情愫却永远留在了心底,成为生命中无法磨灭的印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