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廣州日報

嘉賓在博鰲亞洲論壇2024年年會上爲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支招

可以出海建廠 在當地生產銷售

嘉賓建議,車企在出海時可以把更多目光投向新興市場。 主辦方供圖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申卉、張樂怡

在博鰲亞洲論壇2024年年會上,比起人工智能的火熱,今年對新能源汽車的討論,熱度似乎不如以往。

事實上,作爲中國出口“新三樣”之一的新能源汽車,伴隨着人們對能源轉型的關注,熱度一直在提升。

廣東、廣州是汽車工業重鎮,在新能源汽車製造和消費方面持續走在前列。面對新能源出海遭遇挑戰,要如何應對?與會嘉賓建議,新能源汽車在出海時不必只盯着歐美市場,可以把更多目光投向新興市場。在出海模式上,出海建廠也會比出口貿易更具穩定性。

中國車企出海應重視新興市場

“中國的電動車對全球產生了顛覆性的影響,且有着積極的結果。在歐洲,很多汽車行業的人都在問我們,怎麼和中國合作競爭。中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有大量的創新,創新速度非常快,這種創新對於全球大的汽車公司來說也是非常新鮮的。”論壇上,奧緯諮詢董事合夥人貝哲民如是說。

的確,從數量上看,2023年,中國生產了850萬輛新能源乘用車,其中出口了400多萬輛,比亞迪、吉利等品牌更是全球領先。“這是因爲中國人一直在努力地發展新能源的商業和技術生態系統。”約翰·考克利爾公司行政總裁馬一諾分析。

然而,發展迅猛的中國新能源汽車在出海時也遇到了挑戰。

對此,與會嘉賓認爲,中國車企不必只將目光盯着歐美市場,而要重視新興市場。“我們看到新興市場的貿易非常強勁。這些市場的特徵跟傳統汽車市場不太一樣,如何銷售、服務,如何支持這些市場,都是要重新考慮的問題。”貝哲民說,新興市場對於新能源汽車的需求增速很快,不過也存在着需求不穩定的問題。與此同時,這些新興市場的充電樁等基礎設施可能不太完備,無法支撐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因此,車企可以和當地政府合作,投資當地的充電基礎設施,這對於產業的長期發展也有好處。

柬埔寨工業和科技創新部國務祕書波索萬烈表示,柬埔寨非常歡迎與中國的合作。通過與本地企業建設合資公司,可以獲得政府提供的土地,這對中國投資者來說是一個好消息。與此同時,柬埔寨也得到了中國政府的大力支持,比如水電站、機場、鐵路等基礎設施的建設。

中國車企可當地建廠當地銷售

本土化,是與會嘉賓們提出的另一個解題思路。

過去,外國車廠在中國設廠,中國的汽車工業發展從中獲益。如今,中國出口汽車,也應該考慮本地化的問題。貝哲民認爲,中國很多領先的電動車公司與當地公司形成合作關係,比如比亞迪與新加坡、印度企業的合作,本土合作伙伴可以幫助中國公司理解本土市場的需求、法律法規以及基礎設施的限制。

馬一諾則坦言,中國的新能源車企出海,可以像特斯拉一樣,到當地建廠,再在本地市場銷售,這比出口更加穩定。貝哲民進一步補充,出海建廠,也會讓中國的新能源車企真正地成爲全球的跨國企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