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新華日報

王 瑩

“大思政理念”是一種從全局上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總的看法,從根本上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總的方法。這要求高校在開展思政教育時,不僅要重視課堂教學,也要關注學生目前的實際問題。目前,部分大學生對就業環境和就業現狀的認識仍處於模糊狀態。在大思政背景下,如何將思政教育與就業指導充分結合,爲學生提供有效的就業指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是當下亟需解決的重要問題。

重視高校思政教育,落實高校就業育人舉措。就業指導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均是人,這與思政教育的育人目的不謀而合。因此,將思政教育融入就業指導,是落實就業育人的重要路徑。具體而言,包含以下兩方面內容。其一,樹立正確的就業價值觀。大學生就業價值觀具有多樣性的特點,不同的就業價值觀影響着學生的就業目標和就業道路的確立。因此,高校在開展思政教育過程中,應樹立“勞動最光榮”的就業價值理念,重視學生自我價值與就業價值的統一,強調在就業中尋找自身價值,提升未來的就業幸福感。其二,開展就業形勢和相關政策的主題教育。就業問題與多種因素息息相關,開展就業形勢和相關政策的主題教育,是思政教育融入高校就業指導的重要內容之一。高校通過開展主題教育,能夠幫助大學生了解我國國情、掌握就業形勢、明確就業現狀,爲未來就業提前做好針對性的應對措施。

緊抓專業技能培訓,追求大學生高質量就業。就業質量不僅與大學生的發展規劃、職業前途和經濟收入密切相關,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着社會經濟的發展。因此要緊抓技能培訓,幫助大學生高質量就業。首先,提高學生學習專業技能的興趣。推優樹典,高校可以在公告欄等地方展示榜樣的先進事例,以此激發大學生向榜樣學習的主動性,爲其積極學習專業技能奠定興趣基礎。其次,注重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具有自身的個性特點以及職業追求。所以,高校在開展技能培訓前,應根據學生實際能力和自身意願進行分類培養,使得技能培訓更具針對性。再次,建立個人成長檔案,明確學生的成長軌跡。在學生入校後,高校應爲每個學生建立個人專屬成長檔案,做到“一人一冊”。同時,在開展大學生就業指導過程中,以學生的個人成長檔案爲重要依據,爲每個學生制定針對性、個性化的職業生涯規劃指導,以拓寬學生的專業知識、提升學生專業能力爲出發點和落腳點,追求並逐步實現學生的高質量就業。

營造良好文化氛圍,強化學生思想武裝。校園文化有多種形態,如物質形態、非物質形態、制度形態等,均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校園內的每個人,對學生就業價值觀的形成和培養髮揮着重要作用。因此,在校園內部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在潛移默化中強化學生的思想武裝,是大思政理念賦能大學生就業指導的重要方式。一方面,高校可以利用校園內部廣播、橫幅等開展宣傳活動,使其成爲傳播科學就業價值觀的重要載體。可利用一些朗朗上口、具有時代性、趣味性的宣傳標語獲得大學生認同感,比如“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業”“我敢闖,我會創”等。另一方面,大學生就業價值觀的培養不能僅依託於就業指導,更應該與學生的升學活動、學業獎勵、院級和校級評先評優等相關制度的設計聯繫起來。通過發揮制度的導向作用,在各種活動中滲透正確的就業價值觀。除此之外,高校應建立健全校內各類教學組織、行政組織的職能,使各類組織合力有效推動大學生正確就業價值觀的塑造和確立,常態化服務於大學生就業。比如,制定大學生社團活動制度、實習實訓制度等,以充分體現對學生就業價值觀的良好培育。

重視職業道德教育,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在新時代,全社會也在弘揚培養愛崗敬業、責任感強、樂於奉獻的人才的氛圍。這就要求高校重視學生職業道德的培養和職業道德規範的提升,以此來提升大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高校可從以下幾方面開展職業道德教育。首先,在開展大學生就業指導活動中,將有關就業的法律融入其中,提高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在就業形勢嚴峻的社會大背景下,大學生會爲了自身利益,爲自己準備多種就業備選方案。於是,在實際操作中,部分同學會出現與多家單位同時簽訂就業協議書的情況。大學生已是具有民事行爲能力的成年人,這就要求高校在就業教育中,必須將法律放在重要位置,爲學生講解相關法律常識,提高其對簽訂就業協議這一行爲重要性的認識。其次,合同是保障學生和其就業單位共同利益的重要載體,但是由於大部分大學生在就業之前未深入社會,導致其在就業期間將一些招聘人員的口頭承諾當作重要依據,或在對合同內容一知半解的情況下就簽訂合同,引發合同糾紛後損害自身實際權益。因此,將法律知識作爲大學生就業指導的重要內容十分必要。一方面,教師可以在思政教育的法治專題中增添就業合同簽訂等方面的相關內容,引導大學生在就業之前掌握一定的法律常識,避免在就業過程中出現“掉坑”行爲。另一方面,在《就業導論》課程中講解《勞動合同法》的具體內容,在提高大學生契約精神的同時,使其注重提高自身的維權意識,學會在問題面前使用法律武器來保障合法權益不受侵害。

(作者單位:東南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