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發展新動能課題組

□ 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是我國從製造大國走向製造強國的必經之路。傳統產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佔據重要地位,關乎着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全局。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孕育着新質生產力,同時也是我國應對國際競爭的關鍵舉措

□ 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升級改造具有廣闊發展空間,其中高端化將爲傳統產業創造新的市場前景;智能化是傳統產業升級改造大勢所趨,將提升生產效率,助力高端化升級;綠色化改造是部分高污染、高能耗傳統產業升級改造的核心命題

□ 爲進一步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我國應重視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大力發展應用技術平臺及生產性服務業,賦能傳統產業高端化升級;二是加強資金、技術、人才扶持,促進傳統產業智能化轉型;三是完善要素市場及支持政策,推進傳統產業綠色化改造

一、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是發展新動能的重要力量

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是我國從製造大國走向製造強國的必經之路。傳統產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佔據重要地位,關乎着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全局。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孕育着新質生產力,同時也是我國應對國際競爭的關鍵舉措。

(一)傳統產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佔據重要地位

傳統產業是我國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基底,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傳統產業在我國製造業中的佔比超過80%。汽車、鋼鐵、有色、石化等行業規模佔GDP的比重都在1%以上,是我國經濟的“壓艙石”。傳統產業所提供的生產生活必需品是社會經濟發展的物質基礎,對傳統產業簡單退出將造成國內產業空心化,給國民經濟帶來巨大風險。

傳統產業仍是我國外貿出口的“主力軍”,家電、紡織、傢俱、鋼鋁材及塑料製品仍然佔據着我國出口品類的前幾位。同時,傳統產業對穩就業具有重要作用,是吸納非熟練勞動力,爲低技能勞動者提供就業機會的就業“穩定器”。傳統產業不可或缺的地位決定着其改造升級關乎着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全局。

(二)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孕育着新質生產力

傳統產業改造升級與新興產業發展之間不是割裂對立的,而是相輔相成,共同促進。一方面,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是數字技術、智能製造、綠色技術等新興技術發揮應用的重要場景,爲新興產業發展提供市場空間。另一方面,傳統產業也爲新興產業發展提供原材料、零部件等基礎保障,沒有製造業爲基礎很難形成新質生產力。在新技術的加持下,傳統產業也將順應產業數字化、綠色化的發展趨勢,對原有的生產模式進行顛覆性創新,具備高科技、高效能等新質生產力的特徵。新技術、新生產資料、新生產工具等新質生產力要素進入傳統產業,將打破傳統產業邊界,形成新的產業結構、生產體系、生產關係,使新質生產力也可以在傳統產業中誕生。

(三)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也是我國應對國際競爭的關鍵舉措

當前,一些西方國家在經濟上主導與我國“脫鉤斷鏈”,一方面,主張包括紡織、鋼鐵、化工等傳統產業在內的製造業迴流;另一方面,引導全球產業鏈脫離我國,佈局印度、越南等勞動力成本更低的國家。這些國家在主導傳統產業迴流的同時,也在通過成立纖維與織物製造創新機構、推動非化石燃料鍊鋼轉型等措施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在此背景下,我國也必須加快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保持傳統產業的競爭優勢,維持產業體量和產業鏈的完整性,避免本輪全球產業鏈格局調整給我國造成經濟“脫實向虛”的風險,才能使我國產業體系在國際競爭中保持競爭優勢,鞏固並強化與發達國家產業競爭的制高點。

二、 以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爲引領,激發傳統產業新動能

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升級改造具有廣闊發展空間,其中高端化將爲傳統產業創造新的市場前景;智能化是傳統產業升級改造大勢所趨,將提升生產效率,助力高端化升級;綠色化改造是部分高污染、高能耗傳統產業升級改造的核心命題。

(一)高端化將爲傳統產業創造新的市場前景

在生產領域,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的發展需要傳統產業提供更高質量、更高精度的材料及零部件,對傳統產業的精密製造能力和精益製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過提升產品質量、技術含量,實施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充分挖掘內需潛力,傳統產業可以滿足國內外市場對高品質產品的需求,替代西方發達國家產品。據相關測算,與高端特鋼相關的設備的製造升級以及進口替代,將帶來超過百億級的市場。而在汽車零部件領域,國外零部件廠商仍然佔據大部分市場份額,隨着國產新能源汽車產業的不斷發展壯大,國外廠商對國產汽車零部件的需求也在與日俱增。

在消費領域,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終端消費需求也已經由“從無到有”向“從有到優”轉變,對傳統產業產品的需求更加多樣化、個性化。傳統產業作爲市場消費的主要支撐產業,是擴大內需的基本盤和主力軍,其高端化升級既是提升自身價值的關鍵舉措,也是促進消費升級的重要支撐。通過科技創新,生產出符合新消費需求的產品,將改變消費者對國內傳統產業產品固有形象的認知。通過重視品牌升級和設計賦能,植入新生代的思維和品牌意識,推動品牌升級,傳統產業企業可以擺脫代工廠地位,逐漸與國際品牌競逐國內外市場,引領產業向全球價值鏈高端攀升。近年來,通過科技創新和品牌建設,國產冰箱、空調、洗衣機等家用電器已邁向世界中高端,國內外市場對“國潮”品牌認可度明顯提升。伴隨着消費品實施工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發展戰略,產業高端化正在逐步得到實現。

(二)智能化是傳統產業升級改造大勢所趨

在提升生產效率方面,通過大力推進企業智改數轉網聯,以場景化方式推動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建設,幫助企業打造生產過程的全流程數字化、可視化、信息化管理,實現精準的生產計劃;對生產環境、設備運行狀態、原材料質量等信息實現實時監測和採集,幫助企業及時發現問題,從而大幅提升傳統產業的生產效率和管理水平,使企業能夠高效完成生產任務,降低物流、損耗等方面的成本。從國家級智能製造示範工廠的實踐來看,在鋼鐵、建材、民爆等傳統產業領域,通過智能化改造,工廠安全水平大幅提升,碳排放減少約12%;而大飛機、新能源汽車、高速動車組等領域的智能化示範工廠研製週期平均縮短近30%、生產效率提升約30%。

在促進產業高端化升級方面,通過促進產業鏈供應鏈網絡化協同,打通生產端和消費端數據鏈路,增加產業鏈各部門透明度,促進產業鏈上下游生產協同創新和服務協同創新,可以發展個性化定製和柔性生產,實現與市場的高效對接和精準交付,從而滿足市場多層次、個性化、高品質需求,助力傳統產業高端化升級。

在助力綠色化改造方面,智能化設備的運用將通過精準控制生產流程,減少不必要的損耗,從而實現節能減排以及對各類資源的高效、充分利用。通過建立綠色供應鏈信息平臺,確保原材料來源可持續及環保,將推動整個供應鏈體系的綠色轉型。

在市場空間方面,截至2023年末,工業和信息化部製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和智能製造工程服務工業企業18.3萬家,約佔我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家數的38%;在已服務工業企業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達到79.6%,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到62.2%,智能化改造在工業製造企業的滲透率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三)綠色化改造是部分傳統產業升級改造的核心命題

在“雙碳”目標確立的大背景下,綠色低碳技術將對國民經濟和產業進行深度的調整和改造,其中傳統產業的綠色化改造是難以估量的巨大市場。對於高污染、高能耗的傳統產業,綠色化改造是實現轉型升級最主要的任務,其中鋼鐵、煤炭有色金屬、建材、化工、造紙、紡織印染等行業的改造升級是重中之重,國家發展改革委爲此出臺了《工業重點領域能效標杆水平和基準水平(2023年版)》,設定重點傳統產業的節能降碳改造目標。同時,新能源的規模化快速發展爲製造業綠色化轉型提供了保障,高端化升級、智能化的同步改造也將助力產業綠色化轉型。

在鋼鐵行業,綠色低碳發展是產業轉型升級的首要任務。國務院要求在2025年之前完成佔現有鋼鐵產能80%的超低排放改造計劃,意味着未來我國對鋼鐵材料的大部分需求都要由改造後的高標準綠色產能支撐。降低碳排放和利用回收廢鋼鐵鍊鋼是目前鋼鐵行業節能降碳的主要方向。綠色原料和綠色能源的獲取能力日益成爲未來鋼鐵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氫代碳、碳捕集、廢鋼鐵循環等項目成爲各大鋼廠升級改造的重點內容。

在煤炭採掘行業,充填開採、保水開採、煤與瓦斯共採、無煤柱開採等煤炭綠色開採技術已經在山西試點成功並加快推廣應用,使煤礦能夠降低採煤階段的碳排放和對周邊環境污染,增強礦井安全保障。

在化工行業,新型綠色生產技術以及廢水處理與回用、有毒惡臭氣體污染控制、化工危險廢物處置利用等解決方案正在被應用到各地產業園區的改造。

在紡織行業,全國規模以上印染企業將近2000家,一年產生的污水排放超過20億噸,同時在生產和消費環節產生約600萬噸廢舊紡織品,亟需無水印染、紡織品回收利用等綠色化改造技術的推廣,解決紡織業高污染、高水耗、高能耗問題。

三、進一步強化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動能

爲進一步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我國應重視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大力發展應用技術平臺及生產性服務業,賦能傳統產業高端化升級;二是加強資金、技術、人才扶持,促進傳統產業智能化轉型;三是完善要素市場及支持政策,推進傳統產業綠色化改造。

(一)大力發展應用技術平臺及生產性服務業,賦能傳統產業高端化升級

當前,我國傳統產業高端化升級的主要痛點在於企業多數集中於產業鏈的初加工環節,特別是大量中小微企業處於無自主品牌、無研發中心、無專利產品的“三無”狀態。一是需要推進共性技術研發中心、產業創新中心等製造業技術應用平臺建設,面向傳統制造業重點領域開展關鍵共性技術研究和產業化應用示範。二是鼓勵工業設計、品牌服務、營銷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賦能傳統產業,提供高效率、精準化、個性化的技術、產品和解決方案,降低傳統產業企業實現技術升級、提高產品質量、打造品牌的門檻。

(二)加強資金、技術、人才扶持,促進傳統產業智能化轉型

傳統產業智能化改造成本高、投入大,在經濟大環境趨緊的情況下,企業難以判斷改造收益,制約了傳統產業智能化轉型升級。同時,缺乏人才及具有可行性的技術方案也是傳統產業企業智能化轉型面臨的挑戰。一是需要加強財政資金引領,對傳統產業智能化轉型給予減稅降費政策,降低企業數字化轉型成本。二是鼓勵龍頭企業共享解決方案和工具包,帶動產業鏈上下游整體推進數字化轉型。鼓勵平臺企業爲企業提供個性化方案,實現新老設備對接。三是爲傳統產業從業人員提供相關教育、技術培訓來掌握智能化技術,提升必要的人力資本。

(三)完善要素市場及支持政策,推進傳統產業綠色化改造

一是進一步擴容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及全國溫室氣體自願減排交易市場,擴大碳市場參與行業和主體範圍,完善重點行業的碳足跡管理體系,夯實碳市場運行的數據基礎,提升傳統產業企業綠色化改造動力。

二是爲企業提供亟需的技術指導、政策諮詢和信息服務。公開、共享一些傳統產業實現綠色化改造升級過程中具有必要性、基礎性的關鍵技術,爲企業綠色化轉型提供技術方案支持。

三是加大財政和金融支持力度,爲傳統產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綠色化改造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確保轉型的有序公平和包容性,減少改造帶來的短期陣痛。

(執筆人: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 徐策;中國經濟信息網 何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