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

近年来,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紧紧围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主线,深化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打破“就村抓村”路径依赖,积极探索党建强村富民新模式,在组织引领、产业发展和基层治理上持续发力,推动乡村振兴拓面提质、整体提升。

坚持区域协同、联片协作,夯实乡村振兴前沿堡垒

泉港区深化拓展“三跨三联”模式内涵,通过组织重构、要素重组,促进乡村连片发展。

“一个党委”抓统筹。打破村域界限、行政壁垒,以“百万村财”村为轴心,吸纳地域分布相邻、资源禀赋相似的村、企业、合作社等组织,组建沿朝阳路、环龙马溪、临诚峰港等9个片区联合党委,覆盖36个村、78家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片区联合党委牵头抓总、整合资源、生成项目,推动村村、村企、村社深度捆绑、合力攻坚,实现优势互补、利益共享。

“一支队伍”强带动。深入实施“兴村善治头雁”培养计划,以片区为单元开展联合办班、互派挂职、同台竞技等活动,组织片区内村主干、村级后备力量在比学赶超中提升综合素质、专业本领。建立片区“人才共享”机制,按照种植养殖、产品加工、经营销售等方向,将128名善经营、懂技术、会管理的“土专家”“田秀才”分类建库、统筹调度,实现人才跨域交流、智力双向互通。

“一张蓝图”谋发展。按照“一体设计、串珠成链、连片成景”思路,统筹考虑产业、人口、交通等因素,由片区联合党委牵头编制村庄建设、土地利用、产业布局、基础配套、公共服务、乡村旅游“六合一”发展规划,推动各村融合共进、均衡发展。建立“边角料银行”制度,将各村难以产生效益的小散资源收储,合并同类项、做大资源包,策划生成锦川综合市场、鸢峰白对虾养殖基地等项目,通过资产发包、资金入股等方式,将“沉睡资源”变为“致富资本”。

坚持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注入乡村振兴源头活水

泉港区坚持高位推动、靶向发力,推动资源要素往基层倾斜、向一线集聚,加快乡村基础建设。

项目精准对接。由区乡村振兴工作专班牵头,组织各片区联合党委谋划提出项目“需求清单”,相关涉农部门根据自身职能生成资源“供给清单”,实现项目和技术、资金等要素高效对接、精准匹配。农水、城管、文旅等部门靠前服务、挂点指导,对梗阻难题及时安排专人帮办代办、疏堵解困。

力量集中投放。坚持因村定人、按需选派,从部门、企业、银行等单位遴选64名驻村干部、业务能手、金融助理下沉片区开展“组团式”帮扶,累计提供政策咨询、项目指导、信贷支持等服务。发挥离任党务工作者协会4个专委会作用,分类招募94名乡贤人才、青年创客作为“乡村振兴合伙人”,通过定向结对、巡回问诊、订单服务,破解资金不足、技术短缺等村级发展难题。

政策穿透直达。深入开展“惠农兴村”巡回宣讲行动,引导涉农部门围绕资产盘活、融资借贷、入股合资等12个类别,走村入户进行流程解读、操作讲解,推动政策精准滴灌、直达快享。针对农村生产成本高、项目融资难问题,设立专项“资金池”“金融贷”,完善资金全程监管机制,真正把“钱”用在刀刃上、花在关键处。

坚持多维聚力、多点开花,绘就乡村振兴和美画卷

泉港区坚持以点带面、示范引领,一体推进产业提级、治理提效、文明提质,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壮大特色产业链。推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四型五式”工作机制,搭建强村公司、创客空间、特产集市等36个发展平台,指导各村立足资源禀赋、拓宽致富新路,全区共新增”百万村财”村8个、较2022年翻番。发挥片区联合党委牵线搭台作用,按照“龙头+配套、错位+抱团”等模式,做长产业链条、壮大产业集群,目前各片区共布局鲍鱼养殖、杨桃种植等一批项目,带动增收200多万元。

打造文旅精品线。深入挖掘泉港寿乡文化、红色资源,开辟和美惠屿、侨乡东张、七彩樟脚等14条“海丝乡愁”旅游研学线路,引人流、聚人气,让更多游客走进最美村庄、感受振兴成果。深入开展“港市党旗红·寿乡邻里情”推介活动,制作发布39部宣传短视频,春节期间举办“惠屿诗歌电影春晚”“涂岭农场过龙年”等活动30多场次。

构建治理示范圈。扎实推进“党建+”邻里中心提质拓面,建立“134”市场化运作机制,引入欧森研学、佐海教育等25家运营机构,打造运转高效、服务优质的“15分钟便民生活圈”。深化“网格+积分”工作机制,通过设岗定责、亮榜晒分,引一批无职党员、退休干部兼职网格员,开展环境整治、文明创建、移风易俗等志愿服务,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共治格局。(王一帆 吴福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