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揚子晚報

上圖:小雅在他們家的櫻花園裏

左圖:王宇(右)和司家朋(左)

近日,安徽滁州全椒縣一個小鄉村的千畝櫻花園在社交平臺火了,因其免費開放、交通便利,吸引了不少南京、揚州、合肥等地的人自駕打卡。這個櫻花園的主人是一對親兄弟,他們是返鄉創業的大學生,在11年裏培育出6個本土櫻花品種,分別命名爲龍韻、炎黃、漢風、唐韻、小雅和如山,獲得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的認證和批准。令人忍俊不禁的是,“小雅”是哥哥女兒的名字,而“如山”是兄弟倆爲感謝父親,取“父愛如山”之意。如今,兄弟倆的千畝櫻花園意外成了南京及周邊市民的新晉網紅打卡點。哥哥王宇告訴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挺意外的,沒想到會有那麼多南京人專門過來,還帶動附近居民增加了收入,感覺是爲鄉親們做了一件好事。”

紫牛新聞記者 閆春旭 實習生 趙翊彤 圖片視頻素材由記者拍攝

小鄉村成網紅櫻花打卡點 有人自駕兩小時來賞花

最近一段時間,相約賞櫻花成了不少網友週末的好選擇,南京人尤是如此。雞鳴寺是全國知名的觀賞櫻花地點,每逢花季,這裏遊人如雲,櫻花大道到處擠滿了賞花、拍花的人。今年社交平臺上“冒出”了一個新晉賞櫻網紅打卡地,位於安徽滁州一鄉村的這座“兄弟櫻花園”。

3月28日下午,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來到這處網紅打卡點,看到很多遊客自駕而來,路旁還停放着旅遊大巴車。來自南京55歲的謝先生在社交平臺上看到了這個櫻花園。他覺得雞鳴寺的遊客太多就沒有去看,看到這邊人相對較少就和老伴一起過來欣賞櫻花。

揚州儀徵36歲的付女士也在社交平臺看到了這個櫻花園,特地和丈夫一起帶着4歲的孩子自駕兩個小時來欣賞櫻花。她告訴記者:“第一次看到這麼多櫻花,感覺特別漂亮,小孩不停地讓我拍照留念。如果明年有時間,我們還會再來看。”

記者注意到,隨着櫻花園的爆火,這裏也吸引了不少商販前來擺攤。據炸串攤主丁女士介紹稱,自己一直在合肥經營店鋪,最近衝着櫻花園的氣氛火熱特意趕來擺攤。她表示,櫻花園並不向商販們收取攤位費,趕上人流集中的時候,一天的營業額能高達上千元。除了像丁女士這種特意從周邊城市趕來擺攤的商販外,也有不少當地村民自發在路邊售賣土特產。

據當地村幹部介紹,這裏距南京市區約80公里,自駕大概需要一個小時,且免費對遊客開放,所以來這兒打卡的南京遊客特別多。

這個千畝櫻花園是返鄉創業的王宇和司家朋兄弟倆意外打造的。哥哥王宇是安徽財經大學的畢業生,弟弟司家朋是青島農業大學的畢業生。談到櫻花園在社交平臺受到網友關注的事情,司家朋說:“櫻花園不收門票,在其他人看來遊客再多我們好像也沒有增加收入,但是我們挺自豪的。大家在我們園子裏面拍照賞花,也是對我們勞動成果的認可。”

兄弟倆回鄉“種地”從零開始 11年培育出6個本土櫻花品種

2012年,還在讀大三的司家朋有了畢業後返鄉創業的想法。哥哥王宇得知消息後,也辭去了城裏的工作回到農村老家,和弟弟一起創業。綜合考量後,將目光放在了苗木上。兄弟二人的選擇在當時是不被理解的。“說好聽點是大學生返鄉創業,說難聽點就是回家種地。”王宇自嘲地說道。

“我們完全從零做起,零資金、零技術、零經驗。”在初創的前五年,兄弟倆的櫻花園只有20畝,王宇用“舉步維艱”來形容當時的窘境,“我們甚至都沒有出去學習的路費,最窮的時候兜裏只有32塊錢,只能閉門造車,也走了很多彎路。”由於種植苗木的見效非常慢,他們爲了補貼家用,把皖北的水果拉到滁州來販賣。

司家朋告訴記者,他們剛開始主要種植常規的苗木,後來從外面引進新品種,但感覺自己的競爭力還是不夠。

摸索了4年後,他們找到了一條新路徑——培育本土櫻花品種。然而這件事做起來並非易事,王宇向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介紹道:“櫻花的育種是一個極爲漫長的過程,從種植到開花再到新種產生,可能最快也需要6年的時間。”在他們看來,培育新品種是場持久戰,也是技術與運氣的雙重考驗。提及到曾經培育8年新品種最終失敗的經歷,王宇只是輕描淡寫地略過:“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育種需要耐得住寂寞。我們現在仍然在持續地培育新品種,有時候可能2000個樣品都培育不出一個,這都是常見的情況。”

爲了在衆多的櫻花中挑選適合的品種,王宇和弟弟經歷了成千上百次的失敗。最終在反覆實驗後,截至2023年自主培育出了6個櫻花新品種,都獲得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的認證和批准。

兩兄弟的工作室牆上懸掛了南京林業大學、山東建築大學等高校的實踐基地牌匾,不過最令他們驕傲的是牆上張貼的六份由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頒發的《植物新品種權證書》。聊到櫻花種植與培育的相關話題,王宇如數家珍,“中國櫻花的種質資源是全世界最豐富的,希望可以利用資源優勢,在未來打造更多的本土櫻花品種。”

櫻花名字不僅有唐韻和漢風 還飽含對父親和女兒的愛

記者注意到,他們培育出的每一個本土櫻花品種都有一個美麗的名字,既有龍韻、炎黃、漢風、唐韻,也有小雅、如山等。王宇告訴記者,以“唐韻”爲例,其盛花期的花色韻味比較足,看起來有絲綢的質感,非常華美,很符合唐朝盛世的樣子。他說:“唐朝以豐腴爲美,而‘唐韻’的樹形也是同樣非常‘豐腴’,不像有些樹很窄,結合這些特點,就起了這個符合唐朝審美的名字。”他表示,“漢風”的顏色比較淺,花萼是青色,而漢朝的服飾看起來比較素,所以就起名“漢風”。

不過對王宇來說,最有意義的名字還是櫻花“小雅”和櫻花“如山”。小雅的枝條纖細,花開成一串,花柄是碧綠色的,有小家碧玉的感覺,看起來清新雅緻,所以叫“小雅”。王宇坦言,當時爲小雅取名字的時候是有“私心”的。“因爲我7歲的小女兒的名字就叫小雅。所以我取了這樣一個名字送給女兒當禮物。”得知父親培育的櫻花新品種叫“小雅”時,小雅非常高興,開心得又蹦又跳。

然而得知妹妹收到這樣一個禮物後,王宇的大女兒不高興了。她瞪大眼睛對爸爸發火:“我叫瀟文,你也要給我培育一個叫瀟文名字的櫻花。”王宇笑着說:“我給櫻花起名也是遵從近代啓蒙思想家、翻譯家嚴復提出的‘信達雅’翻譯標準,我雖然一直在幫大女兒找,但到現在都沒找到契合點。”

櫻花“如山”是王宇和司家朋歷經8年培育的新品種。在王宇看來,一般的櫻花樹能長五六米高,但這個品種能長到30米左右,就像父親在家庭的高大偉岸形象,因此取名“如山”。王宇有兄弟三個,他和三弟都是大學生。他們的父親司有松今年84歲了,曾經當過兵。

12年來,兩兄弟的櫻花園已經從最初的0.4畝增長到現在的1200畝,包括150餘個品種的櫻花。司家朋也表示,共同奮鬥的這些年加深了兄弟間的感情,對未來有了更多的憧憬。王宇告訴記者,櫻花“龍韻”從2019年獲得《植物新品種權證書》,其銷售額已經從最初的40多萬元增長到如今的80多萬元。對於接下來的發展,王宇充滿信心。他笑着說:“我們今年又申報了3個櫻花新品種,另外5個新品種也會陸續上市,接下來會從賣樹走向賣景,最終走三產融合的道路,讓更多人愛上中國本土櫻花。我們也很樂意,櫻花園成爲廣大網友們的免費賞櫻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