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產能過剩,“電解液”老二新宙邦(300037.SZ)近8年來首次業績下滑。

4月1日晚間,新宙邦披露2023年年報,去年實現營業收入約74.84億元,同比下降22.53%;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0.11億元,同比下降42.50%。

新宙邦共有四大主營產品,其中有三大產品去年營收出現下滑。具體來看,以鋰電池電解液爲主的電池化學品業務實現營業收入50.53億元,同比下降31.74%,這是電池化學品近十年來首次營收下滑;有機氟化學品業務營業收入爲14.25億元,同比增長21.45%;電容化學品業務實現營業收入6.29億元,同比下降9.77%;半導體化學品業務實現營業收入3.11億元,同比下降3.76%。

電池化學品是新宙邦營收大頭,該產品收入下滑也是導致公司整體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2023年,電池化學品佔公司總營收盤比重從2022年的77%降至68%;毛利率也大降10個百分點,從26.11%減少至16.11%。

“受行業競爭加劇及材料價格波動等因素影響,雖然(電池化學品)銷量同比有所上升,但產品銷售價格同比大幅下降,銷售額同比下降幅度較大,盈利能力有所下降。”新宙邦稱。

從銷量數據來看,2023年新宙邦電池化學品的銷售量爲21.12萬噸,較2022年銷量增加了6.79萬噸,但收入同比減少23.5億元。以此來看,電解液價格在2023年持續大幅下滑。根據披露,2022年,新宙邦電解液價格已從上半年的6.37萬元/噸下降下半年的至4.27萬元/噸。

儘管新宙邦未披露電池化學品2023年的銷售價格,但就整個行業來看,電解液行業已經處於底部區間。

回顧來看,電解液價格在2019年確認底部後,2020年三季度開始回升,並在2021年四季度到達歷史高位,而後的2022年、2023年持續波動下調。數據顯示,2023年年初至年末,電解液價格已從5.6萬元/噸降至2.25萬元/噸,價格下滑約六成。截至2024年3月下旬,電解液價格爲2.38萬元/噸,快要穿擊2萬元/噸左右的成本線。

在此情況下,新宙邦盈利能力自2022年四季度開始下滑,近5個季度的淨利潤分別同比下滑爲27.94%、52.01%、44.91%、36.04%及32.33%。

對於業績下滑原因,新宙邦還提到,2023年,公司新增投產項目較多,且處在產能爬坡期,對公司盈利能力造成了一定影響。

在行業產能過剩之際,新宙邦也在4月1日晚間發佈了部分募投項目延期公告。

2022年,新宙邦發行了19.7億元的可轉債,其中2.6億元將投入荊門新宙邦“年產28.3萬噸鋰電池材料項目”,該項目共分爲三期建設,其中一期項目建成後可實現年產6萬噸鋰電池電解液,二期項目建成後可實現年產10.3萬噸鋰電池電解液。

截至目前,一期項目已完成建設。而考慮到當前新能源汽車電池產業鏈的市場增速較2022年有所放緩,並且荊門新宙邦已具備年產8萬噸電池電解液的產能,此產能可滿足短期內公司華中區域市場需求。新宙邦結合市場需求和自身產能情況,決定延期荊門新宙邦二期10.3萬噸鋰電池電解液產能項目,將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日期由2024年末調整爲2026年末。

截至2023年末,荊門新宙邦“年產28.3萬噸鋰電池材料項目”累計投入金額僅1303.5萬元,投資進度爲5.01%。

實際上,在行業底部時期,面對產能過剩的情況,電解液企業均選擇縮資本開支以放緩產能建設進度。

太平洋證券研究院今年2月份發佈的電解液行業深度研究報告指出,回顧上一輪週期,2016年行業需求爆發後,行業開始大規模擴張產能,電解液產能建設週期較短(1年左右),因此行業產能迅速擴張,導致電解液產能過剩,價格及盈利大幅回調。

展望這輪週期,電解液企業擴產力度相比上一輪週期更大,2023年電解液產能集中釋放,預計2024年行業新增產能建設將開始停滯(即使完成建設也可能是無效產能)。

根據高工鋰電產業研究院(GGII)數據顯示,僅2023年一季度國內電解液規劃產能就達164萬噸,已超過2023年的全年需求。

太平洋證券研究院認爲,2024年全球電動車銷量增速將放緩,電解液產能將在2024年出清,電解液價格及盈利也將在2024年下降至底部。

相關文章